快速擇校
政策解讀
010-51291557
客服熱線:8:00-20:00
讀《弟子規》的“讀后感”,居然是中山大學留給新生的“暑假作業”,這自然引來了網友的關注和熱議———
不久前,中山大學網站上掛出一則公告,提醒新生入學報到時須向院系輔導員提交“公益囊”和“悅”讀感。公益囊是指暑假期間本人參與公益活動的客觀記錄;“悅”讀感則是指暑假期間本人閱讀《弟子規》的經歷和感想。中大學生處負責人說,在眾多傳統經典中選中《弟子規》,是因為其談及道德教育深入淺出,明確指出了為人處世應具備的禮儀與規范。這份讀后感將屬于“第二課堂”的內容,希望新生們在專業學習的同時勿忘學習立身做人的道理。之所以取名“悅”讀感,是希望這是一個愉悅的閱讀過程,歡迎學生和父母、朋友一起賞析,在輕松的氣氛下交流傳統經典對當下的意義。
反對:《弟子規》已過時
中山大學校方讓新生閱讀《弟子規》一事,首先遭到了一些知名學者的質疑和批評。有專家認為,一本17世紀的蒙學教材,一下子上升為大學生必讀的“經典”,力度太大了。至于稱其“可操作性強”,那就更好玩了。在他們看來,《弟子規》中的很多規定都是在培養奴性,并非培養獨立自主的公民,而這兩點,恰恰是前現代教育和現代教育的分水嶺。在持這種觀點的專家看來,有人認為《弟子規》傳授了“為人處世應具備的禮儀與規范”,那么,一個合理的疑問是:為人處世的禮儀與規范要不要發展變遷呢?21世紀的現代公民為人處世與17世紀康熙皇帝治下的臣民總有點區別吧?它諄諄教導:“人有短,切莫揭……揚人惡,即是惡;疾之甚,禍且作。”———做個什么人都不得罪的好好先生,儒家先賢尚且不齒,又怎能把21世紀的大學生納入這個“規范”?總之,把300多年前五六歲小孩念的課本吹捧為經典,要今日的大學生誠惶誠恐去學習,本身就是一個大笑話。這個笑話出在著名學府,令人心痛。
長江網網評員曲征也認為,大學生讀《弟子規》是教育內容倒置。這種讀物,如果要讀,也只是適合小學生讀。當然,大學生也不是不能讀,如果是自己愿意翻翻、讀讀倒也無可厚非,但倘若由一所高校硬性要求,就顯得不倫不類,也反映出大學教育的淺薄。
支持:有利于道德建設
紅網網友徐大發認為,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盡管一些表述不太“現代”,但在道德建設方面,《弟子規》的意義不容忽視。其作用主要體現在有助于增進學生尊老敬長意識,有助于培養學生誠實守信的良好品德,有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健康的價值觀念,有助于培養學生積極健康的人生態度和良好的交往能力。這與我們今天的教育完全合拍。如果通過誦讀,學生們能夠重溫這些樸素的道理與準則,并糾正自己的行為方式,那又何樂而不為呢?總之,對一些古代文明精神財富,我們都應該奉行“汲其精華,去其糟粕”的態度,繼承弘揚其具有積極意義的一面,而不能將其一棍子打死。
中國新聞網網友張玉勝認為,《弟子規》的確是童蒙讀物,但其中的道理,大學生就完全明了、完全做到了嗎?現在的孩子不尊老,不愛幼,沒有禮數,缺少親情的也很多,學習一下這方面的道理實有必要。而且,要相信大學生已經具備了獨立的判斷力和免疫力。認為大學生讀一本《弟子規》就會“中毒”與“讀了《弟子規》,立馬懂禮儀”的提法同樣不可思議。
深思:關鍵在于如何“讀”
中國未成年人網網友苑廣闊認為,對傳統文化經典,要批判性地看。如果有選擇地挑揀里面的“精華”加以贊揚,認為不容置疑,或專門就其中的“糟粕”說事,而無視其正面價值和意義,顯然都有失客觀,不夠公正。包括《弟子規》在內的傳統文化經典,現代人當然可以讀,但其中的關鍵是“如何讀”的問題。
如何讀?一方面,不管是對大學生,還是小學生,我們不能只滿足于要求他們讀,還得去講解,去引導,幫助他們去偽存真,找出傳統經典中能夠與現代社會相接軌的精髓,擯棄那些與時代脫節,屬于封建殘余和落后文化的東西。另一方面,既然我們擔心大學生在閱讀這些傳統經典的時候可能會受到其中封建糟粕的影響,那么我們何不結合現實生活和學生實際去編著一本新版的《弟子規》?
四川新聞網網友前溪則認為,問題的重點不是大學新學生讀《弟子規》,而是“學校如何組織引導學生讀《弟子規》”。如果接下來學校能夠舉辦相應的系列活動,比如讓專家學者辦個講座,或是針鋒相對地進行辯論,如此無疑能夠產生“持續效應”,讓學生能夠對傳統文化有全方位的認識,從而擁有一個完整的“大學第一課”。如果大學對學生上交的作業不了了之,甚至不對各界的批評和質疑作出回應,那么,這一舉動的初衷就可能無法實現,甚至有可能產生負面的影響。
從一定意義上說,有無必要讓大學生讀《弟子規》,《弟子規》是否一無是處,這些均是“偽問題”。大學教育,重點不是給學生一個結論,更不是墨守成規和一錘定音,而是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精神和能力,讓他們能夠以自己的方式思考生活,思考文化,這才是最重要的。
本站覆蓋全國各省市專本科院校及計劃外招生院校,匯總各校招生要求及專業信息,如您今年尚未被任何院校錄取,請自愿填寫下表,我們將在全國范圍內篩選適合您就讀的大學,安排校方老師與您溝通。即刻報名,圓大學夢!
報名咨詢電話:010-51291557
高校招生網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