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擇校
政策解讀
010-51291557
客服熱線:8:00-20:00
從陜西省招辦獲悉,三本、貧困地區定向招生單設專科、高職(專科)志愿,將于8月1日8時至3日24時在陜西招生考試信息網上進行填報。
三本、單設專科批次和高職(?疲┤圆扇【W上填報的方式。三本、高職(?疲┡螢槠叫兄驹改J剑瑔卧O專科批次為梯度志愿模式。
三本批次設置4個院校志愿,單設?婆卧O置3個院校志愿,高職(?疲┡卧O置6個院校志愿。三本和高職(?疲┡蚊總院?商顖6個專業志愿,單設專科批次每個院?商顖4個專業志愿。均設有“愿錄取到其他專業”的服從調劑表態欄,不設“愿錄取到其他院校”的表態欄。
省招辦表示,三本是本科錄取的最后一個批次,參加該批次錄取的院校,包括獨立學院和獨立設置的民辦本科院校,共240所,總計劃34970名,其中文史類14590名,理工類20380名。貧困地區定向招生的單設?婆斡媱濅浫100名,其中文史類10名,理工類90名。高職(專科)批次共681所院校參加錄取,總計劃118185名,其中文史類47472名,理工類70713名。
三本8月4日開始錄取,7日正式投檔,8日22時至9日24時征集志愿,11日錄取結束。貧困地區定向招生的單設專科批次8月12日錄取。高職(?疲╀浫8月13日開始,15日10時正式投檔,17日12時至18日20時征集志愿,預計20日錄取結束,該批次將視錄取實際情況決定是否進行第二次征集志愿。
三本和高職(?疲┡握酵稒n后,考生可憑本人準考證號和身份證號,登錄陜西招生考試信息網查詢個人錄取動態信息。
據了解,省教育廳給西安工程大學高職(?疲┱{增700名計劃,其中文史類1個專業,80名;理工類5個專業,620名。新增專業計劃公布在陜西招生考試信息網上,請考生注意查詢。
省招辦提醒考生,要謹防進入假冒高考網站填報志愿,或者把在某高校招生網站注冊或登記當成填報高考志愿。務必直接登錄“陜西招生考試信息網”,進入“2013年高考網上志愿填報系統”填報志愿。
志愿填報時規避三個誤區
每年三本和高職(?疲╀浫。济媾R考生志愿分布不均衡的難題,以及很多上線考生不填報志愿,導致大量入學機會被浪費。省招辦昨日提醒考生,填報志愿時規避三個誤區,把握來之不易的升學機會。
■誤區一:填報志愿時盲目沖高
三本和高職(?疲┓謹稻距離二本線差距較大,總分處于三本(或高職)與二本線中間部位的考生,常認為“我的分數比三本(或高職)線高出這么多,怎么樣都要選擇一個比較理想的學校”,結果可能出現“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
省招辦提醒真正想上三本和高職(專科)院校的考生,一定要正確認識自己的分數所處的位置,填報志愿時不要盲目沖高。
■誤區二:志愿扎堆降低了錄取概率
志愿扎堆一是集中在省內院校。其中三本志愿主要集中在省內的獨立學院,尤其是知名度較高的獨立學院;高職志愿主要集中在省內本科院校招收的高職(?疲┖凸k職業技術學院。這一現象使得省內院校錄取分數居高不下,而省外院校少人問津。二是集中在熱點地區,比如京、津、滬、大連、青島、蘇、杭等地的院校,錄取分數線普遍較高。
省招辦提醒考生,在院校選擇方面視野盡量開闊一些,以提高錄取的機會。
■誤區三:考生主動放棄就讀機會
連續幾年,都有許多分數達到三本或高職(專科)最低控制線的考生不填報志愿,有的選擇了復讀,有的則考慮家庭經濟狀況等因素,選擇了直接就業。
省招辦提醒考生,走向社會參加工作需要知識武裝自己,考生不要輕易放棄學習深造的機會。此外,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體系目前已比較完善,高等學校將根據對新生家庭經濟困難情況的核實,采取不同措施給予資助,幫助完成學業,所以家庭經濟狀況不好的考生不要輕易放棄。
編輯推薦:
報名咨詢電話:010-51291357 51291557
本站覆蓋全國各省市專本科院校及計劃外招生院校,匯總各校招生要求及專業信息,如您今年尚未被任何院校錄取,請自愿填寫下表,我們將在全國范圍內篩選適合您就讀的大學,安排校方老師與您溝通。即刻報名,圓大學夢!
陜西高考?品謹稻呈現出了高度的穩定性,預估2025陜西高考?品謹稻在150分左右?忌鷤冊趨⒖挤謹稻的同時,還要關注各院校的招生政策、專業要求等信息。不要僅...
高校招生網了解,一分一段表是高考成績公布后,各盛直轄市、自治區統計的以1分為遞進單位的每一分段人數以及每一分段以上的累計人數。陜西高考分數線2024一分一段將會...
2025年陜西高考時間為6月7日-6月9日,6月7日9:00-11:30考語文,6月7日15:00-17:00考數學,6月8日9:00-10:15考歷史/物理,...
2025年陜西高考總分為750分,采用“3+1+2”模式。其中,3門統一高考科目使用原始成績計入考生總成績,每門滿分150分;選擇性考試中首選科目(物理或歷史)...
報名咨詢電話:010-51291557
高校招生網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