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擇校
政策解讀
電子科大 電子信息工業的“排頭兵”
雖然只有短短50多年歷史,但這并不妨礙電子科技大學成為電子信息工業類大學的“排頭兵”。年輕的學校一樣有無窮的魅力:該校不但是首批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同時也是國家“985工程”重點建設大學,更值得一提的是,該校還是“985工程”學校中唯一一所以電子科學技術為核心的學校。
該校現有中科院、中國工程院院士7人,招辦主任方曼說,雖然總數可能不算多,但都是電子信息領域的佼佼者。
一校之中兩座公園
電子科技大學的校園很美,置身其中,仿佛走進的是一座公園,而不是一所大學。主樓前,上百棵銀杏樹已成林,初秋時節,滿目金黃,奪人眼目。方曼說,每到銀杏葉黃,學校就成了景點。許多成都市區的游人會攜妻帶子,拿上相機,到這里盡情地留下美好記憶的影像。
穿過主樓,一座小山丘映入眼簾,沿鵝卵石鋪就的小路緩步而上,兩側綠芽初綻,清脆婉轉的鳥鳴不絕于耳。繞過森林公園、圖書館,又是另一番美景:溪流潺潺,黑質土壤上綠色蘆葦錯落有致,一葉輕舟未曾系纜,慢悠悠地漂蕩其上,這是學校的濕地公園。
除兩座公園外,校園里的花也多。櫻樹、梅樹、桂樹成片成簇,每到花開時節,絢爛繽紛;含笑、紫薇,輪番上陣,四季花香,常開不敗。大三學生楊舒佳說:“最美的是每年六七月份,雪白的梔子花開滿校園,撲鼻的香味讓人留連,就像青春的味道。”
電子信息類專業“旗艦店”
學校擁有兩個國家重點一級學科,電子科學與技術、通信與信息系統,其中,電子科學與技術學科全國排名僅次于清華大學。兩個一級學科下設全部6個二級學科也都是國家重點學科。在這些學科領域中,學校擁有的博士點、國家重點學科、國家重點實驗室數量均居全國首位。
學校現有45個本科專業,62個碩士點,36個博士點,完整覆蓋了電子信息領域中從微觀的材料、元器件到宏觀的整機和系統,只要學生有興趣,就能找到自己理想的專業,并且能在學校一氣呵成地完成從本科到博士,甚至是博士后的學習。方曼說:“在綜合性大學,這樣的專業只是一兩個,而我們學校就像一個‘旗艦店’,每個專業下門類都劃分得很細。”
前兩年大類培養 轉專業不受限
學生入校的前兩年課程差異不大,接受統一電子信息領域基礎類專業培養,從大三起再細分專業系統學習專業知識。學生還可在大一到大三的任何時間,申請轉任意專業,學校不設比例門檻。每個學期末,學生都能對想轉專業所在院系提出申請,接受學院自行測試,一旦通過,即可轉專業。
這樣分大類培養、隨意轉專業,會不會讓學生的專業課學習受影響?方曼的話給考生吃了顆定心丸:“由于學校開設專業基本都是電子信息領域,專業之間的界限并不特別明顯,學生前兩年接受通識教育,即使后兩年轉專業,也不會有太大影響。”她說,學校之所以這么做,是因為以前曾有學生因為對專業不感興趣,學得不好甚至最終退學,以后這樣的情況會越來越少。
三成本科生可進入科研一線
作為一所工科院校,動手實際操作、科研實踐很重要。學校為學生提供了眾多平臺,如學校每年都會接到大量科研項目,很多項目實驗都會吸納本科生進入。學校每年有30%的本科生可以進入科研一線,有親自動手實踐的機會。
學校還成立了科技創新中心,能容納全校80%的學生參與其中。有興趣的學生還可以參與各類科研競賽,在更高層面上得到培養。為鼓勵學生多思考、多動手,學校特意設立了創新學分,學生在大學四年必須完成一定量創新學分,才能順利畢業。創新學分可通過參加科研實驗、社團組織和發表論文等途徑獲得。
“我們學院要求每個人都要有創新項目。”2008級電子工程學院的學生杜威說,他和兩個同學一起做的關于“小型化引動平面天線”的實驗,就申請到了校級基金6000元。
每年有30%的本科生能申請到校級的創新基金。學生可以3—5人為一組,向學院提出創新基金申請。學生提出自己的想法,設立項目,學院篩選后報給學校。學校會聘請相關專家評估審核這些項目,如果具有可行性,專家會鼓勵學生繼續完成項目,并給予一定的經濟資助,資助金額3000—10000元不等。方曼說,學校并不過分看重學生科研項目的結果,而是鼓勵學生要有創新理念,項目的驗收方式也放在了考核學生實驗中對知識點的掌握和應用上。
今年新增5個專業
在國家的戰略新興產業相關領域中,國家首先提到的就是新能源產業和信息網絡產業,而學校恰恰在這些產業中有優勢,因此,今年學校在此基礎上新開設了物聯網工程、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和傳感網技術、空間信息與數字技術、電氣信息工程5個專業。
“特別需要說明的是,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專業2011年作為微電子與固體電子學院的專業進行招生。”方曼說:“想要報考物聯網工程專業和傳感網技術專業的考生,要經過通信工程和信息顯示與光電技術的大類培養后,再根據自己的愛好進入相關專業就讀。但不管是哪種模式,都能成為國家戰略新興產業相關領域的拔尖人才。”
從今年起,學校除“電子科技大學”外,還將使用“電子科技大學(沙河校區)”的名稱在重點本科批次招生,招生專業為“軟件工程”。下設軟件技術、嵌入式系統、信息工程、大型主機4個專業方向。
在京只招理科考生
學校每年在京計劃招收50人左右,今年在京只招理科考生。近幾年,學校錄取的北京考生分數呈上升趨勢,一般不接收二志愿考生。
“平行志愿的考生在填報志愿時,要拉開級差大膽填報,但要選好保底院校,不管填報哪個學校都要選擇服從專業調劑。”方曼還建議北京考生和家長,選擇高校時,首先要注重考生興趣,其次要注重考生在行業的發展和學校能為考生提供的環境以及今后的發展。“電子科技大學學生的就業不是問題,學校看重的是學生的就業質量。畢業生一般在頭一年11月就已基本找到工作。北京籍的考生如果畢業后想回京找工作,也比較容易。”方曼自信地說。
“成電英才計劃”優中選優
“成電英才計劃”實驗班打造的是電子信息領域的頂尖人才,每年該班在部分省份提前批錄取。北京生源不用在填報志愿時填寫“成電英才計劃”實驗班,而是從考進學校的北京生源前2%左右的考生中進行選拔。
從今年起,學校在新生中只做少許選拔,根據高考成績確定初選名單后,學生可自愿選擇是否進入,學校不設筆試,只有面試,主要考查學生對學科興趣和自身潛質。大部分英才計劃學生是在入校一年后選拔,學校主要考查這一年里學生的學習成績和面試表現。
進入實驗班的學生將實施動態管理和導師制培養。導師都是長江學者和特聘教授,每個專業每個學科都有很“好”的教師。在大三時,學生可以選專業方向和導師,還可在全校范圍內任選專業。如果學習過程中未被淘汰,學生可100%獲得保研資格。
進入成電英才實驗班的2008級北京學生周圣云說,他當年的高考成績是642分,在北京算得上高分了。入校后,他在科研實踐過程中,發現自己喜歡上了3D影視制作,現在正申請一些相關技術的專利。成電英才實驗班給了他一個展示自我的舞臺。
本站覆蓋全國各省市專本科院校及計劃外招生院校,匯總各校招生要求及專業信息,如您今年尚未被任何院校錄取,請自愿填寫下表,我們將在全國范圍內篩選適合您就讀的大學,安排校方老師與您溝通。即刻報名,圓大學夢!
報名咨詢電話:010-51291557
高校招生網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