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擇校
政策解讀
010-51291557
客服熱線:8:00-20:00
去南京之前,我們就聽說南京師范大學被譽為“東方最美麗的校園”。走進南師大隨園校區,我們真切認識到它的名不虛傳。
南京師范大學擁有仙林、隨園、紫金三個校區,其中隨園校區曾是清代詩人袁枚的私人園林,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我們走進隨園校區。雖然還是早春,但校園里的參天古樹已撐起大片綠蔭。整個校園依山而建,亭臺樓閣高低錯落。如果不是三三兩兩的學生走過,不是樓門口外國語學院、法學院的牌子,我們簡直懷疑自己走進了古典園林。校園的前半部分是古香古色的中國式建筑,傳統宮殿式建筑按中軸線對稱分布,建筑物之間以中國古典式外廊相連接。再往里走,校園后半部分就完全是現代建筑了。古典美與現代感在這里得到了完美的結合。
在南京師范大學百余年的發展歷程中,著名教育家李瑞清、郭秉文、陳鶴琴等曾先后在此擔任領導,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吳貽芳、藝術大師徐悲鴻、張大千、傅抱石等諸多名家大師曾在此執教。今天,國家級教學名師朱曉進教授等一大批國內外知名的專家學者在此潛心耕耘,培育后學。
部分專業轉專業比例達20%—30%
在南京師范大學,學生轉專業比例高,范圍廣。大部分學校轉專業比例在10%左右,這里部分專業轉專業比例高達20%至30%。在專業培養上,學校充分考慮學生的興趣愛好,最大限度地給學生提供轉專業的機會。大部分專業對轉專業學生開放,甚至包括一些熱門的小語種專業。學校規定,學生進校一年后可參加轉專業選拔。
學校學生處招生科科長王龍表示,一些看似冷門的專業,也有很多學生感興趣,如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博物館學等。不少考生在填報高考志愿時考慮不成熟,或沒有考慮到自己的興趣愛好,進了大學后,發現所學的專業不適合自己,所以想轉專業。學校近幾年轉專業比例逐漸擴大,越來越多學生可以在進校后再次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業。
學校目前已發展成一所涵蓋多個學科門類的綜合性大學。師范類專業主要走精品培養路線,高年級學生將進入教師教育學院進行專業培養。師范類專業學生可到非師范領域就業;同樣,非師范專業畢業生只要取得教師資格證,也可進學校當老師。
畢業生都是復合型的“多面手”
在南京師范大學,新聞學的畢業生懂法學的相關知識,法律專業的學生英語水平很高……王龍介紹,學校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是“工具型學科+應用型學科”。全校相關專業的學生,在大二第二學期通過選拔,可進入法學和新聞學專業學習,畢業時頒發轉入專業的本科文憑和學士學位證書。學校還實行法學、對外漢語專業與外語類專業“2+2”人才培養模式的試點,對錄取到法學、對外漢語專業的學生,進校后前2年重點強化外語相關課程的學習,后2年重點學習錄取專業的相關課程。
在復合型人才的培養上,學校不僅采取跨專業復合的方式,還與國外高校合作,跨辦學實體聯合培養。學校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與英國洛桑比亞大學的電氣與電子工程或通訊與電子工程專業實行“2+2”校際間的人才培養機制,即學生可在國內讀兩年,國外讀兩年。2007年起,學校每年選拔8名學生到南京大學匡亞明學院強化班學習2年,然后回本校學習2年。2009年,數學科學學院與中國科技大學和南京大學達成駐學合作協議,每年選拔20名優秀新生直接到中國科技大學或南京大學駐學1年半后回本校學習。
既有專業知識,又有較高英語水平的復合型人才在就業時很占優勢。1999年至今,南師大畢業生的總體就業率在全省高校中名列前茅,被評為“江蘇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
今年計劃在京招11人
今年南師大將在北京招11人,投放的專業都是歷年比較吸引北京考生的專業,如社會學、哲學、舞蹈學(藝術類專業)等。學校今年新增了西班牙語專業。該專業為雙語專業,學生在英語和西班牙語能力方面將會得到很大提升。
王龍建議,考生在填報志愿時不僅要把握好院校梯度,還要把握好專業梯度。在選擇學校和專業時,要充分考慮個人的興趣愛好,不要盲目追捧名校,有的學校雖然普通,但某些專業卻很強,在全國位居前列。
本站覆蓋全國各省市專本科院校及計劃外招生院校,匯總各校招生要求及專業信息,如您今年尚未被任何院校錄取,請自愿填寫下表,我們將在全國范圍內篩選適合您就讀的大學,安排校方老師與您溝通。即刻報名,圓大學夢!
書法類專業:中央美術學院、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四川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廣州美術學院、魯迅美術學院、湖北美術學院、天津美術學院等。編導專業:中國傳媒大學、中央戲...
在人類文明起源前,舞蹈在儀式,禮儀,慶典和娛樂方面都十分重要。
陜西青年職業學院是經省*批準、國家教育部備案的全日制公辦高職院校,設計專業主要開設于文化傳媒系,主要專業有室內藝術設計、廣告設計與*、視覺傳播設計與*。
本科院校錄取控制線美術類統考:文化成績不低于328分,美術術科195分。專科不低于180分;統考合格線180分,其中至少2門科目各不低于60分。
報名咨詢電話:010-51291557
高校招生網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