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擇校
政策解讀
010-51291557
客服熱線:8:00-20:00
“當你一個人獨處時,你是不是會感覺到焦躁不安?”“周末來臨時,你是不是常常覺得不知道該干什么?”“你逛超市時,是不是經常把不必要的東西買回家?”這是記者日前在一場招聘會上見到的心理測試題目,據一家企業的人力資源部經理介紹,這些題目旨在考察應聘者的心理穩定性、活躍性以及自信程度等性格因素,是企業進行人員招聘的參考指標之一。
心理測試是招聘選拔的第一關
春節剛過,許多高校的應屆畢業生們開始四處奔波,尋找就業機會。內蒙古農業大學 2010年應屆畢業生王飛告訴記者,從去年 10月份開始,他和周圍的同學就四處獵取就業信息,投遞應聘簡歷,最近幾天,他們開始陸續接到一些企業的通知,與以往不同的是,一些企業不是通知他們參加面試,而是讓他們在網上進行一次心理測試,只有測試合格才能參加下一輪的選拔。“我上次參加的企業招聘選拔測試約有 200道心理測試題,需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心理測試是招聘選拔的第一關,通過了就可以參加面試。”王飛說。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今年許多企業在招聘人才時新增了心理素質測評環節,而測評報告對測試者得出的性格結論,成為企業選聘過程中的一個重要指標。據介紹,心理素質測試可以幫助企業減少招聘和選拔人才的成本,所以一些大規模招聘人才的企業選擇這樣的方式進行初級選拔。
許多應屆畢業生心理測試遭淘汰
參加過某大型集團的一次招聘測試的內蒙古大學應屆本科畢業生張小龍對這樣的心理測評心有余悸:“在網上登錄招聘選拔系統后,我做每一道心理測試題都很謹慎,盡量呈現出自己外向、有能力、有上進心的形象,可沒想到還是沒有通過測試,也就沒有獲得面試資格。”
對此,某企業人力資源部負責人表示,這種心理測驗題中有不少題目都是“測謊”題,比如在之前某一道題中已經出現過的內容,在后面的題目中還有可能出現,為的就是檢驗被測試者是否真實地將自身的情況反映在答題中,過分的謹慎也許會失掉個人性格的真實性,反而不會通過測試。“一旦被測試者說謊太多,那么這次心理測試的結果就會被系統作廢,招聘公司就有理由懷疑求職者的誠信。”專家建議求職者,“遮遮掩掩或者逆意而為,有可能會僥幸通過,但卻很有可能為自己選擇了一個不適當的職業,對個人的職業發展極為不利。在面對心理測試問題時,求職者應該以自己最真實和即刻的想法去應對,表達出一個真實的自我。”
心理測試不該是最重要的參考
“心理測試是根據人的行為推測人的心理,它是間接的而不是直接的對人的了解,所以這樣的了解是有偏差的。企業在招聘人才時增加心理測試內容,如果是作為參考,無可厚非,但如果把它作為重要的參考內容,或者僅憑幾百道測試題就決定取舍對于我們來說是不公平的。”內蒙古師范大學的畢業生曹霞這樣認為。
一位食品公司的老總對記者說:“企業十分看重求職者的心理素養,但學歷、工作經歷、健康狀況、年齡等一些其他的客觀條件也不可忽視。”
有專家建議,企業在招聘時可以把心理測試的量表作為一個參考標準,但是切勿把它和員工的工作能力、技術水平完全相結合。
本站覆蓋全國各省市專本科院校及計劃外招生院校,匯總各校招生要求及專業信息,如您今年尚未被任何院校錄取,請自愿填寫下表,我們將在全國范圍內篩選適合您就讀的大學,安排校方老師與您溝通。即刻報名,圓大學夢!
有關于高校就業或某專業就業的問題,一直以來都是家長們關注的焦點。比如最近就高職大專就業前景如何的問題,咨詢的比較多,我們從高職大專生所學專業特點為您詳細解釋。
報名咨詢電話:010-51291557
高校招生網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