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擇校
政策解讀
010-51291557
客服熱線:8:00-20:00
偌大的刺繡間,46名清一色的年輕女孩正在飛針走線,多彩的絲線,在她們靈巧手指的撥弄下,慢慢變成了一幅幅活脫脫的圖案,一件件精美的繡品。與過去的繡女不同,這46名女孩是省湘繡研究所與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通過訂單培養的首屆“湘繡工藝與設計專業”畢業生,經過短短1年的實踐,已全部成為省湘繡研究所的工藝美術員,她們的作品還多次在評比中獲獎。這是近日記者在省湘繡研究所了解到的新鮮事。
據介紹,擁有幾千年歷史的湘繡,其刺繡技藝傳遞一直是“師傅帶徒弟”,進行“口傳心授”。這種傳藝方式固然有它的優點,但也存在一些弊端。一是傳藝者因“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難以讓學藝者領會其精髓。二是學藝者因缺乏系統學習,成長緩慢,10年磨一劍是常有的事。而刺繡又是一個年齡要求很嚴的技藝,一般超過40歲就會因視力下降等身體因素,難以勝任。培養時間過長,導致繡女青黃不接。以省湘繡研究所為例,上世紀80年代,該所有熟練繡女200多人,時至今日,只有50多人,呈快速萎縮狀態,且年齡基本上超過了35歲。此外,傳藝者技藝水平不同,容易使學藝者技藝“參差不齊”。
近年來,湘繡產業取得了較大的發展,2009年年產值接近10億元。而繡女成長緩慢,人才青黃不接,成了湘繡產業進一步做大的瓶頸。“如果不加速人才培養,湘繡和湘繡產業的發展都將面臨困境”,省湘繡研究所所長周策擔憂地表示。
2006年,省湘繡研究所和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達成意向,利用該院工藝美術教育的優勢,新開“湘繡工藝與設計專業”,用現代職業教育的模式,訂單培養繡女。說起合作的初衷,周策說:“刺繡不是簡單地將繪畫作品用針線表現出來,而是需要刺繡者通過對繪畫作品的深刻理解和再創造,是一個藝術性、創造性都很強的工作。提高繡女的綜合素質,使其具有較高的文化素養和對作品的美學理解,往往能使繡品增色,更富有詩情畫意。”
學院式培養繡女,這是一個全新課程。為此,研究所和學院的負責人頗費了不少腦筋。雙方共同擬定了教學大綱,確定了教學計劃,設置了課程。研究所派出兩名高級工藝美術師擔任專業教師。經過兩年的文化、繪畫、刺繡等相關課程的系統學習,2008年6月,全國首屆湘繡工藝與設計專業學生順利畢業,并全部被研究所接受。
“經過一年多時間企業再培養,這批學生成長迅速。”周策說:“現在這批同學都可以說已經成為優秀繡女了,可以預測,不久將來在她們中肯定會出現一批湘繡名師、大師。今年我們又與學院簽下了培養繡女70人的訂單。”
素質高、悟性好是這批繡女的最大優點。1年中,這46人每人都有七八幅以上的繡品,有些繡品還非常優秀。去年5月在廣州舉行的“瓷光繡韻――醴陵釉下五彩瓷・湘繡藝術展”上,湘繡有200多幅參展,其中60多幅出自這批畢業生之手,占三分之一強。去年12月,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主辦的學院獎上,來自全國各地的600多件刺繡、陶瓷、雕塑等作品參加角逐,其中湘繡就有100多件,唯一獲大獎的繡品《幽谷飛歌》,就出自這批畢業生之手。目前,這46名畢業生全部都評上了工藝美術員的職稱,這在以前也是不可想象的。“以前的很多繡女,10年還難達到這個水平。”周策說。
而據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院長助理汪泳波介紹,這種訂單培養繡女的模式已得到社會的認可,湖南湘繡城、沙坪金球湘繡等湘繡企業紛紛與該院合作培養繡女,該專業也從當初的中職兩個班發展到現在中職、高職各兩個班規模,正有越來越多的訂單培養的“時代繡女”成為湘繡產業發展的生力軍。
本站覆蓋全國各省市專本科院校及計劃外招生院校,匯總各校招生要求及專業信息,如您今年尚未被任何院校錄取,請自愿填寫下表,我們將在全國范圍內篩選適合您就讀的大學,安排校方老師與您溝通。即刻報名,圓大學夢!
報名咨詢電話:010-51291557
高校招生網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