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擇校
政策解讀
1984年,兩個大學生在北京大學32樓232宿舍暢談“愿望”。一個說“我最大的愿望是擁有一輛嶄新的永久牌自行車”,另一個說“我最大的愿望是擁有一輛保時捷轎車”。
25年過去了。2009年12月,這兩個同學在北京大學相聚,他們現(xiàn)在擁有的財富已經(jīng)遠遠地超過了當初的“愿望”。想要“永久牌自行車”的是俞敏洪,他如今是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想要“保時捷轎車”的是周華,他如今是澳大利亞亞太投資集團總裁。
海外創(chuàng)業(yè):從不斷“歸零”開始
18年前,曾是一名中國駐澳大利亞外交官的周華,放棄了在使館從事了3年多的工作,從外送比薩餅開始了在澳大利亞的創(chuàng)業(yè)歷程。
上大學前,周華自稱是一個“很簡單,但不服輸,靠自己本事做事的人”。他強迫自己把認為值得做的事情做得很好。在北大讀書期間,他要求自己每天早上5點起床練習英語口語。四年大學畢業(yè)的時候,他已經(jīng)從不敢張嘴說英語到班上英語口語最好的學生之一。
1991年,周華與妻子何小葉懷揣著4000澳元移民澳大利亞。在舉目無親、毫無人脈資源的情況下,周華選擇過賣保險,做過直銷,甚至曾身無分文。
剛到澳大利亞,周華去面試過好幾份工作,但都因沒有“當?shù)亟?jīng)驗”而失敗。后來,他申請到為一家比薩餅店送外賣的工作,另外,他還“帶著極大的熱情”負責關店門和擦洗地板。晚上送比薩餅,白天去挨家挨戶敲門賣貨,他至少每天要敲200戶人家的門。
“幾個月前我還是一個在外交場合被稱為‘閣下’的人,現(xiàn)在卻在大街上挨戶敲門販貨。”“我曾是外交官,可現(xiàn)在什么也不是了,有什么好抱怨的呢?”周華堅信:“不管被拒絕多少次,永遠去敲下一道門。”
改變了人的思維,就改變了人生。從1991年以后接下來的7年,周華做過保險生意,做過各種小本生意,生活雖然有了明顯的改變,但他認為這種生活并不是“理想”的,于是,他一次次地放棄。
“如果在合理的時間內(nèi)達不到想要的結果,就該考慮要么在做事方式上、要么在渠道上需要有所改變,但永遠不能放棄你的夢想。”
本站覆蓋全國各省市專本科院校及計劃外招生院校,匯總各校招生要求及專業(yè)信息,如您今年尚未被任何院校錄取,請自愿填寫下表,我們將在全國范圍內(nèi)篩選適合您就讀的大學,安排校方老師與您溝通。即刻報名,圓大學夢!
報名咨詢電話:010-51291557
高校招生網(wǎng)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