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擇校
政策解讀
2009年9月10日是我國第25個教師節,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隆重召開教師節慶祝表彰大會,表彰為學校發展建設做出突出貢獻的教職員工,充分展現廣大教師教書育人,敬業奉獻的精神風貌,大力弘揚人民教師無私奉獻的高尚師德。表彰大會的主題是“弘揚高尚師德,履行神圣使命”。
校黨委書記王玲、校長施建軍,黨委副書記楊逢華、陳建香,副校長徐子健、劉亞、胡福印、林桂軍、張新民出席表彰大會,施建軍校長主持大會。
劉亞副校長宣讀校級獲獎表彰名單。在過去的一學年,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在教育教學科研各方面取得豐碩成果,涌現了一批先進教師,學校先后評選出“2009年度優秀教師”、“2009年度優秀教育工作者”、“2009年度優秀科研先進個人”、“2009年度首屆優秀本科指導教師”和“2009年度優秀研究生導師”。
崔鑫生、郝旭光、何麗芬、賈文浩、荊濤、馬特、王強、徐俊賢、許靜、趙星秋、莊芮等11人榮獲“2009年度優秀教師”稱號;
季京玲、李步梅、李潔、彭建華、王穎、徐天鵬、于晴、袁恕、趙淑源等9人榮獲“2009年度優秀教育工作者” 稱號;
桑百川、丁志杰、黃勇、林漢川、夏友富、吳衛星、葛嬴、竇衛霖等8人榮獲“2009年度優秀科研先進個人”稱號;
董保民、郭紅玉、蔣屏、付濤、付蔭、崔鑫生、王國軍、韓琪等8人榮獲“2009年度首屆優秀本科指導教師”稱號;
李兵、錢愛民、王立非、唐宜紅、蘇號朋、邱兆祥、徐永彬、王國軍、張漢林、劉樹林、奉立城、王強等12人榮獲“2009年度優秀研究生導師”稱號。
徐子健副校長宣讀2009年度省部級以上獲獎表彰名單。楊言洪獲“北京市教學名師”榮譽稱號;
湯谷良、吳衛星獲“北京市優秀教師”榮譽稱號;
王穩獲“北京市優秀教育工作者”榮譽稱號;
王玲獲“北京市優秀職工之友”榮譽稱號;
丁志杰、張杰獲“首都教育先鋒教學創新個人”榮譽稱號;吳衛星、湯谷良獲“首都教育先鋒科技創新個人”榮譽稱號;徐宇航獲“首都教育先鋒管理創新標兵”榮譽稱號,李鳳民獲“首都教育先鋒技術創新能手” 榮譽稱號。英語學院通用英語系大學英語教學部、國際商學院會計系獲“首都教育先鋒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教學成果類,國家級精品課程3門,國際企業管理(負責人范黎波)、商務英語(網絡教育,負責人謝毅斌)、營銷學原理(網絡教育,負責人傅慧芬);
國家級雙語教學示范課程1門,國際財務管理(負責人蒲軍);
北京市級特色專業建設1門,電子商務(負責人陳進);
北京市級精品課程2門,財務會計(負責人王秀麗)、國際經濟合作(負責人杜奇華);
北京市級優秀教學團隊3個,管理系列課程教學團隊(負責人范黎波)國際貿易教學團隊(負責人趙忠秀)、金融學專業課程教學團隊(負責人吳軍);
北京市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個,文科綜合自主學習中心(負責人許德金)、國際商事仲裁實驗教學中心(負責人王曉川)。
2008年北京市優秀教學成果獎一等獎3項,“財經類專業本科生畢業論文英文寫作指導模式的探索與實踐”(負責人冷柏軍)、“<中小企業管理>的三層次課程體系創新與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負責人林漢川)、“突出國際化特色,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經貿人才--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化本科人才培養”(負責人劉亞)。
2008年北京市優秀教學成果獎二等獎10項,“新型國際化經貿法律人才培養模式”(負責人沈四寶 )、“面向國家公共信息服務的現代商務實踐體系建設”(負責人陳進)、“<國際貿易>課程建設與創新”(負責人薛榮久)“金融學院本科實踐教學體系的建設”(負責人吳軍)、“工商管理碩士培養模式的創新與實踐”(負責人張新民)、“廣泛開展國際合作,培養全球化工商管理類人才的探索與實踐”(負責人王麗娟)、“創新大學英語教育:高級商務英語聽說課程建設”(負責人陳準民)、“復合型商務英語人才培養與專業建設”(負責人王立非)、“以人為本,構建全方位、服務型信息化教學管理體系”(負責人祝傳臣)、“財經類<電子商務>公共課程建設研究和立體化教材建設”(負責人曹淑艷)。
科研成果類,王永貴《顧客資源管理:資產、關系、價值和知識》、雷光勇 《證券市場審計合謀:識別于規則》、 盧進勇等《國際投資條約與協定新論》獲得教育部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著作類三等獎,范黎波參與編寫的《中國品牌發展報告(2006)》獲得教育部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研究報告類三等獎。
北京市優秀教育工作者、保險學院院長王穩,首都教育先鋒先進集體、英語學院通用英語系大學英語教學部張菁作為獲獎代表發言。
王穩院長發言表示,取得了一些成績,黨和國家卻給予了無上的榮譽,心中充滿感激和感動。學校舉行如此隆重的表彰會,是校黨委對教師莫大的鼓勵和鞭策。王穩代表獲獎教師對各級領導和全體師生表示衷心的感謝,獲獎教師只是優秀的貿大教師群體的一分子,榮譽和獎勵屬于全校師生。王穩號召全校師生攜起手來,在學校黨委的領導下,揚帆理想,揮灑激情,在各自的崗位上,齊心協力,奮發進取,為學校更美好的明天而共同努力。
張菁發言,匯報英語學院通用英語系的工作,并向所有關心、支持、幫助、指導大學英語及英語專業基礎教學和科研發展的領導、同事表示衷心的感謝。
王玲書記代表學校黨政全體領導,向全校教職員工致以節日問候,并向獲得表彰的教師致以熱烈祝賀。
王玲書記說,這次表彰有幾個明顯特點,一是獲獎覆蓋面大,二是獎勵導向清晰,三是教授參與,民主推薦,不搞照顧與平衡,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同步進行。
王玲書記指出,“優先發展教育”必須“首先發展教師”,這應該成為我校貫徹實踐科學發展觀、建設有特色高水平大學的戰略。我校兩次召開人才強校工作會議,“人才是學校發展的基礎和根本”觀念在我校師生員工中得到廣泛認同。在學習實踐活動中,學校建設著力推進的“七大工程”中第一項就是“師資隊伍建設工程”,提出具體推進教師“優先發展”戰略舉措。特別是施校長到任后,抓住落實整改方案的機遇,明確提出把學院辦成獨立辦學實體,采取一系列舉措,把教授治學落在實處。全校上下形成共識,為教師“優先發展”營造良好環境。學校黨政職能部門各項工作都要明確“以人為本,服務教師”的理念。通過制度設計,擴大教師在教學科研、人才培養、隊伍建設、利益分配等重大事項中的參與度,使教師享有充分的發言權、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營造民主自由的學術環境,保證教師學術民主和學術自由;我們即將于下半年推進的各項改革也將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提高服務教師的質量與效率;重視教師利益訴求,努力改善教師工作生活環境。
王玲書記要求:第一、進一步加強師德建設、恪守職業道德和學術規范。 “教師優先發展”,師德建設是重要的基礎工程,要放在我們工作的首位。學校還要表彰在我們身邊默默奉獻的優秀教職工,比如:金融學院在西藏大學掛職的齊天祥教授,經貿學院在新疆石河子大學掛職的門明教授。經貿學院李青老師、英語學院武姜生老師,身患重病,始終堅持在講臺上為學生授課,直到住院治療。還有外語學院趙鳳琴后勤處趙廣和兄妹,在母親病危去世期間依然堅守國慶游行訓練崗位。我們要把他們的這種奉獻精神轉化為師德建設的生動題材,成為師生員工的榜樣。我們還要進一步規范職業道德,杜絕學術造假、抄襲、剽竊現象,一經發現,嚴肅處理,絕不姑息。第二、要強化育人意識。全體教師要提升專業能力和業務素質,提高教學、科研質量與水平。從教學、科研、后勤、管理、服務全方位強化育人意識。育人首先是育德,在教學、學術、課堂中,要落實“學術研究無禁區,講課、講授有紀律的要求,絕不為錯誤思想思潮提供傳播渠道。要加強教風建設,嚴肅教學紀律。第三、全面推進學習實踐活動整改方案的落實。采取有效措施,進一步改善教學工作條件,改進服務流程,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為教師全面發展營造寬松、民主、和諧的良好氛圍。
王玲書記強調,經貿大學今天的發展,得益于幾代經貿大人發揚“甘于奉獻、勇于創新、爭創一流”的精神。當前,我校正處于發展史上最好的時期,也是關鍵時期,改革發展任重道遠。希望全體教職員工精誠團結,在按照科學發展觀確定的發展思路指引下,一心一意謀發展,聚精會神搞建設,把學校各項事業推向嶄新的高度,為把我校建設成為有特色高水平大學而努力奮斗。
施建軍校長在大會總結講話時表示,今年的表彰大會是一次振奮精神的大會,是一次團結奮進的大會。學校利用教師節契機,召開這次大會,目的在于表彰先進,營造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教師的良好氛圍,進一步增強廣大教師的光榮感、責任感和使命感,激發教師愛教樂教,教書育人的熱情。
施建軍校長就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三個問題向廣大教育工作者提出工作要求。
第一,要培養一流的人才。人才培養是學校的根本,我校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能愛崗敬業、無私奉獻,與時俱進、開拓進取,大膽探索、銳意創新,為一流人才培養默默奉獻。這一點值得表揚,但我們還要進一步開展教育教學改革,反思我們的培養方式,教學方式,勇于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創新教學方法,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第二,要進行高水平、一流的科學研究。沒有高水平科學研究就沒有高水平的大學,要成為高水平的大學,我們科研力量不強,高水平成果還不多,研究質量還不高,關鍵科學研究成果數量還不多?蒲惺巧暾埐┦奎c、碩士點、重點課題的基礎,是學科建設的基礎。今年學校將加大對科研的獎勵,通過數量發展再質量發展的過程,逐步提高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科研水平。施建軍校長希望全校所有的教師,要用沉寂的學術心態,力戒浮躁,不圖功利,真正做得住冷板凳搞科研,搞高水平科研、國家戰略導向、國際視野的大科研。為提高學校的學術水平、學術聲譽做出貢獻。
第三,要加大社會服務力度,實現科研成果的社會轉化。學校將籌建社會服務部,加大對外合作與交流力度。要向社會拿課題,拿項目,為推動區域經濟、社會經濟發展做出貢獻,通過加大社會服務力度提高學校的聲譽和影響力。
本站覆蓋全國各省市專本科院校及計劃外招生院校,匯總各校招生要求及專業信息,如您今年尚未被任何院校錄取,請自愿填寫下表,我們將在全國范圍內篩選適合您就讀的大學,安排校方老師與您溝通。即刻報名,圓大學夢!
報名咨詢電話:010-51291557
高校招生網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