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麥考瑞大學語言學系Eddy Ronowicz教授來華招收翻譯學碩士。麥考瑞大學的語言學系一直在澳大利亞首屈一指,該系知名度在世界上名列第三。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就是能夠培養國際化的同聲傳譯人才。
Eddy Ronowicz教授告訴筆者,同聲傳譯人才屬于全球稀缺人才,也是最難培養的人才之一。為此,麥考瑞大學語言學系翻譯學碩士不得不改為兩年制。此次在中國招生主要考慮2008年北京奧運會對這類人才將有非常大的需求。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專業的同聲傳譯人才僅25至30人左右,大多在北京、上海和廣州等國際交往頻繁的大都市。至于國際上流行的在經貿、科技、政法等各個領域學有所長的專業型同聲傳譯人才仍是一片空白。因此,同聲傳譯近幾年已被政府部門列為“二十一世紀第一大緊缺人才”。
同聲傳譯是翻譯工作中難度最大的一種,主要是因為比交替翻譯更加省時,目前正成為國際性大會中流行的翻譯方式。當前,世界上95%的國際會議采用的都是同聲傳譯的方式,如在上海舉辦的亞太經合(APEC)會議等都是采用了同聲翻譯。國際會議口譯員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onference Interpreters,簡稱AIIC),是會議口譯這一專門職業惟一的全球性專業協會,AIIC的會員身份被廣泛認為是會議口譯員的最高專業認證。目前,全球AIIC傳譯人數合計不過2600多名會員。
所謂同聲傳譯(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就是指口譯員利用專門的同聲傳譯設備,坐在隔音的同傳室里,一面通過耳機收聽源語發言人連續不斷的講話,一面幾乎同步地對著話筒把講話人所表達的全部信息內容準確、完整地傳譯成目的語,其譯語輸出通過話筒輸送。這種翻譯形式可以同時有幾種語言,如聯合國大會就有6種語言的同聲傳譯。由于我國同聲傳譯人才的奇缺,聘用的價格也一直居高不下。
業內人士指出,目前一組同聲傳譯的報酬通常在每天12000元人民幣,一般每組3人合作,每人每天可得4000元。若平均每星期做兩次同聲翻譯,一年下來也能賺個四五十萬元。但是,同聲翻譯對人才的各種綜合能力的要求也都非常高。同聲傳譯要求譯員頭腦清晰,反應靈敏,翻譯時要緊跟說者的思維節奏,兩者相隔時間不能超過半分鐘,耳朵聽進去嘴巴就要立刻翻譯出來,這一點是令許多學外語的人望而生畏的。同時,傳譯的短期記憶力要非常好,不僅要快速記憶演講者的演講內容,還要牢記大量與翻譯內容相關的術語及平日積累的知識、語法、翻譯技巧等,在知識方面要是個什么都懂一點的“通才”。
業內專家一致認為,同聲譯員的素質要求首先中英文兩種語言能熟練應用,口、筆表達的能力要強,口齒的清晰度要好,反應的速度要快,聲音要悅耳。其次,要有很好的心理素質,包括上場時做到不緊張、遇到突然情況能夠及時調整、能夠接受各種挑戰、對自己的錯誤有清晰的認識,善于顧全大局。還要具備一些演講才能,在各種紛亂的場合都要有全神貫注的能力。因此,同傳專業對譯員專注能力的要求非常高,要求譯員把自己的注意力100%地集中在邊聽邊說上。
從事同聲傳譯的人除了要有較高的英語水平,還要有非凡的毅力和過硬的身體素質,在外文和中文方面都非常出色,還要掌握豐富的背景知識。另外,即使再有經驗的同傳也要認認真真地做前期準備工作,包括和會議組織者進行良好的溝通、了解整個大會的宗旨和所要翻譯的主要內容、事先背誦一些需要知道的專業術語等。業內人士認為,目前從事同聲傳譯職業的多為本科外語專業畢業生,北外等院校錄取的考生也多為英語專業的學生。但是,各大院校仍鼓勵非外語專業的學生報考,若想成為一名優秀的同聲翻譯,不一定要接受正規大學科班訓練,當然良好的英語是基礎、對漢語要有很好的把握能力,并且能夠游刃有余地在兩個語種間切換。要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和現場應對能力,還要有廣博的知識面,會議主題千變萬化,要求同聲翻譯在很短的時間內迅速掌握這個領域相關常識。關鍵是在于實踐,時間做久了經驗積累也就豐富了,但是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同傳還需要自身在學習上刻苦努力。
目前國內沒有對同聲翻譯有任何資格認證,畢竟要想劃分等級也并非是件容易的事情。我國現在還沒有一個固定的機構來負責同聲翻譯的相關事宜。目前,翻譯市場在我國還處于發展階段,但在國外已經形成了一個成熟產業。據了解,目前全球年翻譯產值超過了130億美元,亞太地區占30%,中國市場約為127億元人民幣左右。美國權威機構對世界翻譯市場的調查顯示,翻譯市場的規模將在2005年達到227億美元,中國將達到200億元人民幣的銷售額,發展空間巨大。但是與巨大的翻譯需求不協調的是我國翻譯市場的不足。目前,中國的翻譯市場規模在100多億元,而現在的翻譯公司的消化能力在10至15億元。由于無法消化來自國際的信息流,導致中國失去了大量的商業機會。
由于對同聲傳譯人員的專業要求較高,國內師資力量又存在緊缺的問題,而國內培養同聲翻譯人才的僅有北京外國語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高級翻譯學院、廈門大學、大連外國語學院、廣州外語外貿大學等為數不多的高等院校開設有對同譯人員的專業培訓班。據悉,為了滿足社會和市場的需求,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和歐盟也聯合辦起了同聲翻譯班。但是,同聲傳譯人才問題仍不能得到解決,尤其是缺乏具備AIIC這種尖端的傳譯人才。隨著我國加入WTO,與各國的貿易往來也就更加密切,各種國際會議日益增多,對同聲傳譯人員就更加需求了。加上一些媒體在做與外語有關的活動時也時常需要同聲翻譯,雖然同傳的適應范圍非常廣泛,但目前這方面人才的急缺已經造成了人才構成上的脫節,并成為一個日趨尖銳的問題。
招生咨詢電話:010-51268840或010-51268841
(責任編輯:yux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