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我國每年有600萬初中畢業生不能升入高中,200萬高中畢業生不能升入大學,渴望升學、渴望讀書,成為社會最為關注的熱點之一。我國在校大學生數僅占同齡青年的6%左右,90%以上的青年人沒有上大學的機會,影響了勞動者素質的提高。但由于政府財力有限,在教育方面,心有余而力不足。民辦教育的發展正是解決此難題的途徑之一,民辦教育的存在還可能促進教育領域的競爭,民辦學校之間的競爭,民辦學校和公立學校之間的競爭。只要這樣的競爭是通過正當的手段進行的,就肯定會促使整體教育水平有所提高,讓更多的孩子享受優質教育。
但在有些人眼里,民辦大學還像"后娘養的孩子",很多方面受到歧視。國家規定公辦學校和民辦學校的學生享有同等待遇,但從目前現狀看,公辦學校和民辦學校的關系問題不清,使民辦教育長期處于配角的地位,并在學生升學就業、助學貸款、教師待遇等許多方面受到一定程度的歧視。
為解決民辦教育的地位問題,讓我們一起來關注《民辦教育促進法》。 讓我們從觀念開始,從制度開始,把充滿敬意的目光投向他們。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