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弄清楚閱讀B和閱讀A的不同之處:閱讀A的重點在于準確理解,相比之下B部分更側重的是對文章的結構的把握。弄清楚這一點是至關重要的,因為這種本質性的差異使得作A、B兩部分的方法大相徑庭!
步驟一:速讀文章(4-5分鐘之內),找出中心論點和各段主旨,重點注意blank出的上下文并簡單猜測一下此處大概內容。
這一步看似簡單,其實其中有很多技巧。讀和讀不一樣,比如你看我這篇帖子和看報紙上的新聞時候都在讀,但側重點不一樣。現在你是在精讀,看報紙是瀏覽罷了。但要注意的是,讀閱B的時候不能用看報紙一樣的那種瀏覽來速讀,而應該始終記得自己的目的:觀察文章結構!比如:段提出現象,第二段提出相關評論和作者論點,第三段給正例,第四段給反例,最后一個結論。當然,我舉這個例子太俗,也沒什么代表性,我只是為了說明一種文章內部一定有某種結構。
限于時間和條件我就不舉具體的例子來說明了。各位可以多練習一下,每次讀都要在頭腦中替作者構思該怎樣寫,怎樣銜接,怎樣才能更有說服力,漸漸的你就可以在很短的時間里迅速掌握文章的結構了。
這里有一點要特別注意:千萬別被作者把你的思路帶進文章里面。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某篇文章講如何才能獲取女孩子的芳心(我假設的),至今仍然沒有女朋友的你(當然也是假設的)可能對這個話題就很感興趣,對其中的細節若有所悟,文章所要傳達的內容基本都被你吸收了。如果這是閱讀A的文章,你就賺到了,回答問題可能也很輕松;可若是閱讀B的文章,你就倒霉了,津津有味的讀了半天,結果結構上的特點一點沒領會。明白我的意思了沒?
步驟二:從A到G仔細的看每一個選項,看一個確定一個,并對不能確定的選項作簡單標記(4-5分鐘)。
有了步驟一的基礎,你可能很容易便能確定某選項的位置了,甚至沒看到這個選項的時候你大概已經想到這個選項應該是這個樣子的(這種幾率很小),也可能對某幾個還有些猶豫。不要緊,還有時間,繼續下一步。
步驟三:仔細觀察文章blank處的上下文的每一個細節(連詞、特定名詞etc),回到選項群按細節排查(4-5分鐘)。
這時真正考驗功力的地方了。所有的疑惑和難點都在最后這幾個不好確定選項里面隱藏著。我的建議是通過細節部分進行排查。比如,在此blank之后文章中出現了一個之前從來沒出現過的名詞,而這個詞在某個選項中被介紹過,那么此blank估計就該添這個選項了。細節有時候很難發現,這就需要你不斷的把可以選項帶回去試驗(有點像方程驗算)。其實只要精神足夠集中,且無根本性的單詞障礙,最后這幾個絆腳石也是應該很容易被弄掉的!
步驟四:不放心的話按照自己添的重新看一遍文章,而且注意,還是要速讀!一般來說只要進行重點閱讀就夠了(1分鐘之內)。
不過一般本人都省略這一步,因為我覺得最后這步意義不大。畢竟文章不是你寫的,你選出來的選項可能在你看來還是不夠,于是你會緊張,甚至又重新的去排查一遍……結果可能一無所獲,在浪費了n多時間之后還把自己弄得很煩躁。得不償失。
相關推薦: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英語是在職MBA必考科目之一,在基礎復習階段你該怎么備考呢?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