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準備,網申所需的所有材料事先務必準備妥當。
1)推薦信標準建議
選兩位推薦人,一位單位領導,一位社會關系。建議跟推薦人事先做好溝通,和推薦人之間充分的溝通對你的面試有幫助,如果與推薦人之間關系足夠好,可以擬好讓對方復制、粘貼。
【小貼士】
推薦人足夠牛,肯定好。但是,如果推薦人不足夠了解你的情況,建議就免了。
如果是找領導寫推薦信,其實總監和CEO對高校來說沒多大區別,普通企業的領導和馬云、王石才有區別。
如果推薦人和你所需面試的學校能扯上關系,建議重用。原因在于這樣的推薦人更了解相關高校更喜歡怎樣的生源,且推薦側重也會更傾向于高校招生的意圖。
2)個人材料
材料上傳的時候,如果有過獲獎經歷一定要寫上。獎狀掃描,獎杯拍照,上傳。如果有參加社會活動、公司活動、文體特長等,統統寫上,給你舞臺一定要展示,老師們喜歡全才。很多時候,背景已經決定了大部分分數了,研究生有優勢,211、985院校畢業的有優勢。 500強,高層管理有優勢,面試學校就是畢業學校的更有優勢。
3)個人優、劣勢
劣勢一點就夠了
4)十年規劃
可參考:1—3年,是安泰讀書時期,要怎么樣用功讀書;3—5年,讀好書,事業或職位達到一個什么樣的高度;6—8年,再做什么樣的充電或鍛煉;9—10年,事業或職位再達到一個什么樣的高度,為企業、社會、國家貢獻什么。
【小貼士】
大目標分解成小目標,既好寫,又湊夠字數。
2.面試話束
個面是由2分鐘中文自我介紹、面試官提問作答、3分鐘英語抽簽作答組成。
組面60分鐘,形式為無領導小組討論。
【小貼士】
面試當天的穿著打扮一定要干凈,清爽,職業。女孩子化淡妝,扎頭發,職業裙裝;男孩子西裝領帶西褲皮鞋是標準。
1)2分鐘自我介紹,一定要出彩。
寫好對著鏡子練習脫稿,請反復練。在職班是中文自我介紹,自我介紹和材料中優、劣勢之間邏輯關系一定要理順,老師提的個問題往往就是圍繞你陳述的自我介紹內容展開的。
2)面試官提問作答
當天,面試官三位,一個是在職教授,一個是企業考官,一個是往屆校友或牛人組成。
面試老師喜歡思路清晰,能自圓其說的,面試官提問作答環節的問題都來自于你遞交的材料:比如如果你是公司CEO怎么做?你怎么看職業發展的?你有沒有打算轉行(換個公司發展)?你若說喜歡讀書,那最近讀了哪本書?等等,以及行業熱點問題?是否會創業?等等。
個面問題需要根據自己的職業和行業先列出來,想好答案,上了考場才不會冷場。每個問題答案不要過短,考官也有時間指標,面不滿10分鐘他們要絞盡腦汁繼續發問。不如每個答案用先總后分的結構,概括一下,然后講個例子證明自己的觀點。既豐滿,又讓面試官們好交差。
【小貼士】
個人認為,每個答案的結束要好好斟酌用詞,這可以引導面試官們的下一個問題方向。準備充分,方可掌舵。
3)3分鐘英語環節
面試官會讓你上前去抽簽,放一排紙條,抽一張出來上面有3個問題(英文),選2個用英語回答。每個問題回答不要超過1.5分鐘。英語環節對語法、詞匯量沒有太大要求,keep talking 即可。
4)60分鐘組面環節
是無領導小組討論,所以除了知識點的準備,氣場也很重要。面試前一定要把自己的最閃光點都找出來,反復對自己強調我是最棒的,帶著的狀態去面試。一般來說拿C的都是組面環節發言多的童鞋。但注意是有效發言,有效發言的含義是:包含了論點和論據。
如果你的話被別人打斷,你是否能搶回來繼續說又不失風度?如果你的觀點被別人反駁你該怎么做?提前想好,有條件的同學找搭子練練更好。
知識點的準備看看李哲老師的微信,她發過很多案例,建議你全部拷貝下來,打印出來好好看看,每一個案例總結歸納一下,總結歸納很重要。因為1個小時的組面由10分鐘寫觀點(每人發一張四聯單,復寫紙,200個格子,寫好以后交上去3份,自己留一份),40分鐘無領導自由小組討論,10分鐘總結陳詞組成。如果你爭取到了總結的角色,不要急著跟老師說,一定要先跟同學們過一遍,取得大家的一致認可后,再正式向面試官匯報討論結果。
組面時候能爭取到總結陳詞的機會一定要抓住,這個角色做的好容易彩。
【小貼士】
看到這么多注意點,有的童鞋就說緊張了。但現在緊張總比面試那天才緊張的好吧。組面中先發言的一般有優勢,所以考試那天簽到盡量早到,早上場的8點到,下午場的12點到,早點開始排隊。1-8號是按照排隊順序,先到排前面,個面先面完有充分等候時間,組面也可以先發言。
面試類型
個人面試
這是大多數商學院所采用的面試形式,以簡答、論述為主,也可能加入主題演講、情景分析等內容。通用流程如下:
(1)自我介紹 有些院校也會將這部分放在英文面試中進行。
(2)工作經驗考查 面試官會根據你的簡歷有針對性地提出一些問題,一方面考查你簡歷的誠信度,另一方面了解你的實際工作經驗。
(3)管理情景分析 給你設定某一管理事件,讓你作出闡述。這主要考查你的管理潛質。
(4)經濟管理常識問答 主要考查你的知識面。
顯然,簡單的問答式面試已經不適應MBA面試的要求,但這種面試方法還是有許多可取之處,主要是便于操作,如果單純地去追求形式而忽略執行的可能性,那么這種面試注定要失敗的。現在,許多商學院越來越不滿足于僅僅問一些傳統的面試問題,他們希望利用有限的時間更深入地了解考生。如何增強這種面試的考查力度呢?我認為相關院校還可以增加以下環節。
1.行為面試
行為面試(Bevaivoral Event Interview,簡稱BEI)方法是由哈佛大學已故心理學教授麥克米蘭博士及其研究小組于20世紀70年代初期首創,當時美國政府委托他們尋找駐外聯絡官,麥克米蘭研究小組就是用行為面試法收集信息,總結出杰出者和勝任者在行為和思維方式上的差異,從而找出對外聯絡官的核心資質,并進一步確定最終人選。
行為面試法是通過一系列問題如“這件事情發生在什么時候?”“您當時是怎樣思考的?”“為此您采取了什么措施來解決這個問題?”等等,收集考生在代表性事件中的具體行為和心理活動的詳細信息。基于考生對以往工作事件的描述及面試人的提問和追問,運用素質模型來評價應聘人員在以往工作中表現的素質,并以此推測其在今后工作中的行為表現。
通過對所收集信息的對比分析,可以發現杰出者普遍具備而勝任者普遍缺乏的個人素質即資質,也就是我們經常說到的冰山模型中水面以下的那部分素質。行為面試法可以較全面、深入地了解考生,從而獲得一般面試方式難以達到的效果。因而這種方式也就越來越多地被商學院面試人員所應用。
當然,也并不是每個人都會使用這種方法,這需要經過專門的培訓和大量的實踐;同時,由于行為面試法更多地在于了解考生的素質,所以面試考官還需要對MBA學員所需要具備的素質有深入的了解,對一些通用素質模型也需要具備基礎知識。否則,很難掌握這種面試方法,即使掌握了方法,但如果對素質模型不了解,也很難通過與考生的行為談話來判斷考生的管理潛質。
既然行為面試方法是一項技術性很強的工作,這其中有沒有什么規律可循呢?事實上,行為事件面談法也有一定的步驟,遵循這個步驟,再通過大量的內部實踐練習,是可以掌握這種方法的。
(1)基本步驟 行為面試法的基本步驟如下:
介紹和解釋。這個步驟一般不需要很長的時間,3分鐘左右即可,但這個過程卻是不容忽略的,其目的是與考生建立信任關系,創造融洽和諧的談話氣氛,使其感到輕松、愉快并愿意講出自己的事情,同時強調面談資料的保密性。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河海大學2018年MBA預面試申請正式開啟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