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教育網,一站式的學習教育平臺

MBA關注:假新聞背后的嚴峻現實

來源:網絡 時間:2017-03-18 10:24:24

  哈福德:不少人認為,特朗普贏得美國大選,假新聞功不可沒。但研究顯示,假新聞并非人們想象得那樣影響重大。

  2014年,Facebook的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曾表示:“我們的目標是為世界上每個人打造的個性化報紙。”這份報紙將“讓你看到最令你感興趣的內容”。

  在許多人看來,這番話說明了為什么Facebook是一個如此糟糕的新聞來源。

  BuzzFeed的一項分析顯示,美國大選前的3個月,Facebook上最熱門的單條新聞是一則宣稱教皇方濟各(Pope Francis)已表示支持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的“假新聞”。如果這就是該網站算法選定的令人感興趣的內容,那么它根本稱不上是一份“的報紙”。

  難怪扎克伯格在特朗普當選后發現自己陷入了不利境地。特朗普勝選后不久,扎克伯格就宣布:“有人認為Facebook上的假新聞——只占內容極小一部分——多少影響了大選……我覺得這是一個相當愚蠢的想法。”他此番評論遭到了公眾的嘲諷。

  在此,我應該坦白自己心中的偏見。人們常常因隱私權、市場支配力、分散注意力、假笑社交等原因瞧不上Facebook,這些也都是我瞧不上Facebook的原因。而且,作為英國《金融時報》忠誠的專欄作家,我幾乎不需要指出,您此刻正在讀的就是一份的報紙。

  但即便如此,我還是要支持扎克伯格,他最近發表了一篇5700字的文章為社交媒體辯護。他在文章里講的給人的感覺是,他一定講錯了,但文中數據表明他是對的。假新聞可以激起個別的仇恨和暴力事件。但在整個媒體版圖中,無論是假新聞,還是算法驅動的“過濾氣泡”(filter bubble),都并非主要力量——至少暫時不是。

  “假新聞”本就是一個貶義詞。一個貼切的定義是:假新聞是一種將自身包裝為新聞故事的完全捏造的報道。這排除了偏見報道、諷刺作品和政客們的謊言。

  乍看之下,此類假新聞在Facebook上似乎無處不在。BuzzFeed的分析發現,最熱門的5篇虛假報道比最熱門的5篇真實報道影響力更大。(這些真實報道包括《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刊登的《梅拉尼婭•特朗普(Melania Trump)女女不雅照流出》(Melania Trump’s Girl-on-Girl Photos From Racy Shoot Revealed),提醒人們不是所有主流新聞都可能贏得普利策獎(Pulitzer)。)

  但假新聞也并不像上述分析顯示的那么影響重大,部分原因在于Facebook并非美國人的主要新聞來源(主要來源仍是電視新聞);另一部分原因是,真實新聞通常被幾十家媒體以不同形式報導,這將稀釋任一版本報道的普及度。但每條假新聞都是的。最熱門的真實報道敵不過最熱門的假新聞就不足為奇了。

  2017年1月,經濟學家亨特•阿爾科特(Hunt Allcott)與馬修•根茨科(Matthew Gentzkow)發表了一項針對大選前假新聞究竟多么泛濫的研究。他們用巧妙的辦法測試了人們對假新聞的記憶力,并與真實新聞報道和“安慰劑”報道(兩位研究人員編造的假新聞)進行比較。人們并未記住多少假新聞,而且聲稱記住了不少安慰劑報道。總而言之,似乎沒有足夠多的假新聞來左右選舉結果——除非內容的確勁爆,即便劑量很小。

  根茨科告訴我:“大選前,平均每個選民會看到一條假新聞報道。這一數字可能與你從公共討論中得到的印象大相徑庭。”

  更令人擔心的是,Facebook(及其“令你最感興趣的”算法)提供了迎合每位用戶意識形態偏見的新聞。毫無疑問,我們在社交媒體上把自己包裹在與我們持相同看法的人群里。但這并不能說明Facebook的算法是這方面的最大問題。即便在沒有使用任何算法的時候,Twitter在政治上也處于兩極分化。而報紙同樣也存在意識形態偏見。

  塞思•弗拉克斯曼(Seth Flaxman)、沙拉德•戈埃爾(Sharad Goel)和賈斯汀•拉奧(Justin Rao)最近就在線新聞閱讀進行了一項研究,他們獲取了微軟(Microsoft)的瀏覽器數據,并據此研究人們如何在線閱讀新聞。他們發現了一個復雜現象:社交媒體的確似乎在推送那些距離政治譜系中心較遠的報道,但它們也向人們呈現更多樣化的意識形態觀點。這很有意義。畢竟,每天閱讀同一份報紙也是一種過濾氣泡。

  根茨科與經濟學家同事杰西•夏皮羅(Jesse Shapiro)合作,利用2004至2009年的數據對線上和線下新聞之間的差異進行了研究。但他們發現,幾乎沒有證據表明在線新聞消費比傳統媒體消費更加極化。但情況正在飛快變化。“我的猜測是,人們之間的分隔顯著而切實地提高了,”根茨科說,“但仍不算嚴重。”

  現在感覺像是一個重要時刻。假新聞還未遍地都是,但或許會有這么。過濾氣泡可能不比過去幾十年更糟,但這種狀況同樣可能迅速改變。

  “很多事最終取決于美國選民的動機是什么,”根茨科說,“人們真的那么在乎獲知真相、得到準確信息嗎?”

  他從心底希望,人們看新聞、讀新聞是因為他們想了解這個世界。但如果選民真正想要的是哄騙,那么Facebook最不該成為我們的難題。

QQ圖片20170303191245.jpg

 

結束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閱讀全文

一站式擇校服務!【免費領取】專業規劃&擇校方案

*學生姓名 :
*手機號碼 :
*意向專業 :
 意向院校 :
*當前學歷 :
免費領取 :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

用戶評論
500字以內
發送
    在職研究生報考條件評測
    相關文章推薦

    在職MBA熱門關注

    免費咨詢

    在線咨詢 報考資格測評
    掃碼關注
    在職研究生微信公眾號二維碼

    官方微信公眾號

    電話咨詢
    聯系電話
    010-51264100 15901414202
    微信咨詢
    用手機號進行搜索添加微信好友
    15901414202

    張老師

    15901414201

    張老師

    15811207920

    育小路

    一對一免費咨詢

    張老師
    返回頂部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一级理伦性理伦a在线 | 亚洲午夜在线观看首页 | 中文字幕国内自拍 | 亚洲熟女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 | 永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 天天做天天摸天天爽精品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