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力在職場上是與團隊合作能力同樣被看重的一項能力,但在現實工作中,老板們還是會因為員工們執行力差而發飆。于是,各個企業給員工們做了多次“提高執行力”的洗腦,市場上做執行力培訓的比比皆是。但是,執行力差的問題從未解決。員工們還是一樣的散漫成性,領導們還是一樣的心急如焚。
員工的執行力為什么不強?有兩個原因。原因之一在于對執行力的定義不清晰。如果弄不清楚執行力的定義是什么,提高執行力就無法完成。原因之二,恐怕是管理者的心理,在于管理者的控制欲。他們崇拜“沒有任何借口”式的軍事化執行力。他們希望自己能呼風喚雨,一呼百應,令行禁止。這種軍事化管理思維需要徹底改變,因為它已經無法適應現代企業或知識型企業的發展需要。知識型員工不可能沒有自己的想法,而他們的想法未必與上級一致。如何讓知識型員工改變自己的想法,按照上級意圖完成任務則是的領導力問題。
要想真正提高執行力,首先要定義什么是執行力,定義什么是執行力先要定義什么是執行。
做任何一件事情都是一次執行的過程,既然是一個過程就必須有兩次創造。次創造是在思維或想象力層面完成的,第二次創造是在操作層面完成的,例如建造一棟樓房,蓋樓首先要有圖紙,圖紙的設計是在思維和想象力層面完成的。設計人員要根據自己的想象力,將結果落實在圖紙上,樓的外觀,樓的結構等。此乃次創造。
圖紙設計完成并非大樓蓋好,還要由施工隊按照圖紙要求進行施工,此乃第二次創造。通常企業理解的執行力是指第二次創造。大多數企業理解的執行力是“按質按量地完成上級交代下來的任務”。
然而,兩次的創造是由不同的群體獨立完成的。設計人員不施工,施工人員不設計,他們各自有各自的工具和語言。其間有一個重要的環節非常重要,就是溝通。如果溝通不暢,不能夠完全理解任務的目的與要求,執行過程一定會出問題,表現就是“執行不利”。溝通需要清晰的表達,而且要用對方能夠理解的語言表達。
經營管理好一家企業,做好一件事情也是一個執行的過程,也必須遵循二次創造的原則。決策層制定戰略,操作完成實施。但是在實施過程中要進行良好的溝通。
企業一般可以分成三個層面:決策層,協調層和操作層。三個層面的溝通必須在同一個水平。決策層的想法是通過協調層傳遞給操作層的。在信息傳遞的過程中難免損失很多信息。上級的要求到了操作層人面前可能已經打了折扣,通訊行業稱之為“信號衰減”。下級接受信息時,是否能夠完全理解,又使得信息損失一部分。如此下來,操作層面的員工只能用一半的信息來完成任務。難怪做出來的結果令決策層不滿意。但是因為決策層不知道問題真正的根源在哪里,于是乎只有抱怨。
要想提高企業的執行力,必須提高企業不同層面的溝通效率。提高溝通效率的方法不僅僅在溝通技巧,更重要的是明確各自的任務,明確共同的目標,改善決策的流程。
企業管理者的控制欲源于對企業管理的原始定義:計劃、組織、協調、控制。很多企業家與管理者視控制為管理要義,他們尤其怕失控。的控制方法就是要求員工“沒有任何借口”地執行上級的命令。如果不如此就是執行力不強。但是他們忽視了這樣一個事實:知識型的工作需要創新,需要充分的自由度,的執行是做不到的。因此,管理者需要改變自己的思維方式。
總而言之,企業執行力不是某一個層面的能力,更不僅僅是操作層面的責任,而是決策,協調,操作三個層面的綜合能力。知識型企業的管理需要給員工更多的自主創新機會,而非簡單地按照上級的意圖完成任務。管理者需要做出正確的決策,制定好企業的愿景與目標。至于如何實現目標,要允許員工下屬自主創新,而不是要求他們按照某一個方法完成任務。
提高執行力的培訓,要從“管理是什么”做起。
溫馨提示:歡迎加入MBA備考交流群:511504268
歡迎關注育路MBA微信公眾號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