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MBA近幾年的發展形勢一直都會有考試們來關心,那么我們接下來看看大家關注的工商管理碩士招生新聞!
美國商學院的MBA(工商管理碩士)因吸引力的就業前景一直備受推崇,不光是留學生競相報考,美國學生也很熱衷,名校MBA一度被視為就業市場的金字招牌。但最新統計發現,去年大多數美國商學院兩年全日制MBA項目的申請人數下降。MBA在美國是否正在降溫?為何申請人數下降?《環球時報》記者在美國就此進行了相關采訪和調查。
MBA是商學院授予的最常見的一種碩士學位,主要是為企業培養中高層管理工作的復合型和應用型人才。根據英國《金融時報》的數據,全球最大的500家上市公司中31%的CEO是MBA,其中美國畢業的MBA占75%以上,絕大多數畢業于斯坦福、哈佛等名校的商學院,因此名校MBA在美國通常意味著成功、財富、地位和權力。
但據英國《金融時報》日前報道,管理專業研究生入學考試委員會(簡稱GMAC)的最新數據顯示,在美國,開設兩年全日制MBA項目的商學院當中,有53%的學院報告2016年申請人數下降,只有40%的商學院報告申請人數增長。同時,全球范圍內報告申請人數增加的商學院比例連續第三年下降,2014年是61%,2015年降至57%,今年進一步下降至43%。GMAC是總部位于美國的非營利性教育協會,也是管理專業研究生入學考試(GMAT)的運營管理者,其成員包括世界各地的知名商學院。
報道稱,申請人數下降表明,由于就業不安全感上升以及赴海外或在線學習機會增加,人們對商科教育的態度發生了變化,一些原本可能攻讀兩年全日制MBA項目的學生選擇了學制更短的項目,同時,商學院的申請人數增加。一家商學院入學咨詢機構的主管馬特·西蒙茲解讀說:“人們更加關注機會成本,美國典型MBA所需的兩年全日制學習似乎讓許多人望而卻步。”
面臨多方沖擊
由于MBA和企業經營直接相關,從MBA畢業生的數據可一窺美國經濟發展的興衰。1975年到1990年這15年是MBA發展的個黃金時代。里根總統上臺后經濟獲得長足發展,企業的各個階層都需要大量管理人才,形成申請就讀MBA的小高潮。后來美國經濟在老布什總統任內不斷下滑,修讀MBA的學生人數在1990年-1995年出現小幅下降。1995年互聯網個現象級公司Yahoo成立,美國經濟也伴隨互聯網的興起獲得新生,MBA從1995起出現又一個長達15年的發展,并于2010年達到高峰,成為最熱門的碩士專業(25.6%)。但進入2010年后,MBA(特別是兩年全日制項目)開始感到迎面襲來的冷風,其中的重要原因是受經濟下行大環境的影響。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的MBA畢業生吳先生告訴《環球時報》:“在美國,對MBA 最大的需求一直是華爾街投行與管理咨詢公司,而華爾街的需求逐年下降是肯定的。”
傳統兩年全日制MBA的市場吸引力下降,取而代之的是金融工程、數據科學等專業碩士。對于學生而言,這些專業碩士學位不需要工作經驗,大學畢業可直接申請,且學費相對低廉,尤其適合數理和計算機背景強的學生;從雇主角度看,這些專業碩士比MBA具備更加定量和專門化的技能,大部分畢業生具備極強的編程能力,數據分析和統計學方面的訓練也更完善,在強調大數據和流程智能化發展的大環境下,能更好地適應工作。來自哈佛肯尼迪政府學院與麻省理工斯隆商學院雙學位的在讀MBA鄭先生對《環球時報》說:“MBA在中美就業市場上的價值有所降低,很多專業碩士更容易找到工作。而且MBA學費還在上漲。”
除了高昂的學費外,離開工作崗位全職學習所需的2年時間成本也是很多人的顧慮。為滿足市場需求,各個商學院紛紛推出一年制MBA,加上在線課程的不斷完善,商學院相繼開設在線課程,這也給傳統MBA項目帶來沖擊。GMAC的數據也證實了這點,在全球范圍內提供一年制MBA項目的商學院中,有57%報告申請人數增長,而2015年的這一比例是51%;《金融時報》的數據顯示,全球MBA排名前50中一年制占到26個。USNews、福布斯等機構也都相繼推出在線MBA排名,使得在線MBA項目的選擇更加清晰。
現在赴美讀MBA,對中國學生的吸引力也不如以前高。一位2013級哈佛大學商學院與肯尼迪政府學院聯合培養的MBA畢業生告訴《環球時報》說:“一方面是中國最近幾年機會很多,二是去美國讀MBA的機會成本很高。其實現在很多職位不用MBA也可以,還有很多同學哈佛畢業最后還是回中國發展了。其實在美國MBA畢業后找一個工作并不難,但是現在H1B(在美工作簽證)抽簽越來越困難。再說,MBA在美國就業,從行業選擇范圍來說,也沒有中國大。”哈佛大學亞太校友會主任、“問校友”APP創始人孫玉紅女士在接受《環球時報》采訪時說:“現在創業大潮洶涌,似乎不那么需要MBA學位。但每個人只要能在這個時代抓住機會,都可以成為成功者。”
優勢依然明顯
從數據上看,美國MBA畢業生占碩士畢業生比例從2010年的25.6%下降到2014年的25.1%,但仍是最熱門的碩士專業。名校的MBA無論從申請的競爭程度還是就業前景、薪酬、發展潛力都有贈無減,含金量十足。《經濟學人》的數據顯示,雖然全球排名前15位的商學院(美國占11所)平均學費高達11.2萬美元,但幾乎所有學生一畢業就都能找到工作,且基本工資超過10萬美元。現在哈佛商學院就讀MBA的戴同學對《環球時報》說:“如果是哈佛或其他學校的MBA,就業是不成問題的。到哈佛讀MBA要交20多萬美金的學費,但是投入和產出是成正比的。”
MBA的優勢依然突出。一名在美國長期從事教育咨詢行業的顧問對《環球時報》稱,MBA職業選擇的靈活性更高、社會流動自由度更大。主要就業方向為人力資源、信息技術、金融、咨詢、初創企業以及政府等公共服務領域,大部分稍具規模的企業都有對MBA的需求,同時具有一定工作經驗的MBA也更容易跨領域換工作。另外,MBA通常具有良好的人脈資源,很多商界風云人物都是名校的MBA校友。
2014年度商學院院長、常青藤盟校達特茅斯學院塔克商學院院長保羅·戴諾斯稱,“我相信全職MBA項目是年輕人發展自身領導才能的渠道,只有這樣才能更好適應將來商業環境中出現的巨大挑戰”。《哈佛商業評論》主編殷阿笛在研究大公司CEO和MBA的關系時發現,排名前10的大公司CEO里有6個有MBA學位,他認為,“MBA是通往CEO的兩大途徑之一”,另一個是工程碩士。從雇主角度看,專注于健康領域招聘服務的B.E.Smith公司人力資源主管克里斯廷·里奇在接受美國媒體采訪時說,“MBA現在幾乎可以說是必需的,因為機構會給你壓力,讓你回到學校去拿一個MBA學位”。
溫馨提示:歡迎加入2017年在職MBA備考QQ交流群:511504268
歡迎關注育路MBA微信公眾號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報考人數能夠直接影響著最終錄取比,所以影響著MBA報考人數的因素也會直接影響著最終的錄取比,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影響
正值2018年全國研究生網報階段,根據一項調查顯示,越來越多的考生傾向于報讀專碩,主要有以下原因:一、專碩更偏向實踐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