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見到冉蘭是在南京證券舉辦的一場投資理財論壇上,在僅僅10分鐘的演講中,冉蘭清晰地闡述了他對市場樂觀的態度及對圓融投資團隊的信心。嚴謹縝密的邏輯思維,專業、獨到的看法,清新自然的表達風格,讓這位風度翩翩、溫文儒雅的投資人在那刻又頗具講師風范。干練的作風及專業的素質也許和冉蘭本身所具有的深厚理論功底和豐富的實戰經驗密不可分。
工作心態決定生活態度
冉蘭有個博客,里邊除了他對市場的分析外,還有一些有關他個人生活的文章,文筆清麗淡然,感悟頗多。言語間就能體會到冉蘭對生活和工作的態度,正如他所說,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工作的目的是為了更好更快樂地生活。
緊張的工作節奏是每個基金經理的工作表情,冉蘭也不否認在看盤的時候也會感到壓力。然而工作之余,冉蘭表示自己的大部分時間都陪家人了,用輕松的方式快樂地過日子。此外,冉蘭在工作之外同樣喜歡看投資、管理之類的書,如《股票作手回憶錄》、《三國演義》等等,他說自己喜歡歷史和哲學,也很愛聽歌。
工作中的冉蘭很沉穩,生活則很隨性,他對工作對生活的這些感觸跟他在資本市場的經歷無法分開。
冉蘭從中南財經大學投資系畢業后就直接進入武漢新蘭德咨詢機構工作,后來輾轉到了深圳新蘭德總部,接著又供職于金元證券研究所,從事證券分析,直到去年成立自己的私募團隊圓融投資。也許是近10年間的職場三部曲,10年的股市風云和牛熊循環,讓冉蘭感慨頗多。冉蘭說,最讓自己難忘的還是剛剛進入這個行業的初期,當時剛工作,并沒有很偉大的人生理想,考慮更多的是如何生存。“我剛入行頭一個月是做市場,一天打100個電話,每天很頭疼但必須得打。不過現在想想那也是經歷,至少我后來跟陌生人聊天能很快切入主題。并且那段日子有大量的時間去學習更多的理論,如技術分析、宏觀經濟等,為自己以后在這個行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10年前低迷的行情讓剛出校園的冉蘭一開始就了解了股市的殘酷一面。也正是在那時的熊市中,讓他確定了以后的發展方向,并且這一堅持就是10年,不管市場遇到什么困難,調整心態,從不放棄。
角色轉變依托市場發展 將冉蘭的名字跟私募扯上關系讓原本熟悉冉蘭的媒體也有些新鮮。在成立圓融投資公司之前,冉蘭以分析研究員的身份在諸多媒體上發表過很多對市場的犀利獨到的見解,深受投資者喜愛。據相關媒體稱,冉蘭曾經發表的《藍籌股:來自QFII的機遇》、《長電上市將引發藍籌股“二次革命”》等文章,較早提示了藍籌股機遇已經到來,并重點推薦招商銀行(600036,股吧),又捕捉到了龍頭長江電力(600900,股吧)。此外,冉蘭在2005年6月6日,滬綜指破千點,創歷史新低,人心惶惶時,力排眾議,大膽撰文《行至千點處,坐看行情起》,提出中國A股市場歷史性機遇已經到來;并于2005年底在年度策略報告中以《2006年,新牛市起點》為題,前瞻性地指出這一史上最為波瀾壯闊的牛市行情。
然而在這些光環后,冉蘭卻在2007年扎進私募大本營。對此,冉蘭認為角色的轉變是依托這個市場的經濟不斷向前發展,以及所帶領的團隊不斷成熟和壯大,市場為專業投資者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舞臺。冉蘭始終相信中國未來的經濟是繁榮的。“其實中國的經濟并非如媒體上看到的有那么多的憂慮。我認為中國的牛市格局還沒有改變。牛市的第一波行情已經在傳統性的周期性的行業中體現出了非周期性的繁榮,但牛市還有第二波。因此市場仍有很多的投資機會,而如今疲軟的市場正是機會的開始。”冉蘭強調。
做大自己的私募蛋糕
這兩年的私募機構就像雨后春筍般在資本市場頻頻亮相,經過短期牛熊的循環,整個私募行業也是良莠不齊,隨著股市的單邊下跌,很多私募機構的裸泳者已經浮出水面,被打回原形。當然,也仍然有不少出類拔萃的靠業績和對投資者的回報來說話的專業私募者。
對此,冉蘭表示,圓融團隊是選擇好做的時候來進行操作。結合私募領域機制靈活、利益捆綁等優勢的特點,冉蘭準備帶領著自己的投研團隊堅持同時兼顧安全邊際和成長性的價值投資,盡可能發揮團隊的專業性和獨立性,尋求階段性的投資回報。“我們的投研團隊都是經歷過牛熊循環的,知道市場情緒是怎么樣的,市場的機會風險在哪里。我們靠專業的分析,獨立地調研,用自己的判斷贏得回報。”冉蘭邊說邊向記者展示出他心中圓融未來的藍圖。“我們希望幾年后,投資人會由衷地說,感謝我的合作者冉蘭先生和他的圓融團隊!”
結束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