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讓我們看看樂團的管理模式:樂團指揮站在一個高高的臺子上,而其他的人則集中站在一個叫“樂池”的地方。指揮家控制全場,所有音樂家在下面聽他指示行動。一曲結束,樂團指揮轉身鞠躬謝幕,如果指揮家示意,則音樂家們跟著起立謝幕。
那么問你,如果你愿意有人像樂團指揮那樣指示你,使你按部就班的工作嗎?應該不會吧?
雖然不想這樣被領導,但是我們倒可以從中學習到一些內容。指揮家MarinAlsop說:“我站在那里只是揮動我的雙手,嘴巴并不發揮作用。所以說,我的指揮只是把人們原先會的去引導出來而已。”
是的,她斷然不會在表演過程中從臺子上跳下,搶過小提琴自己拉起來。即使她能拉的比小提琴手要好千百倍,但是這肯定不會發生。
你也不能去搶下屬的工作,你的工作是幫助他們學習怎樣表現的更好,你的工作是指導他們,鼓勵他們,你的工作是做一個老板。
咋看指揮家的工作極其容易,因為你看不見他怎么招優秀的音樂家,怎么排練,怎么貫徹紀律,以及怎么讓他們進步,你看不見為了一個晚上演出的炫目,選擇合適的音樂家在合適的位置,然后讓這些個性彰顯的人如何彼此適應是多么困難。是以上每個環節的完美疊加才有閃爍的一幕。(這也可以看出為什么在很多優秀的組織企業中,許多績效卓越的員工不被彰顯。)
作為領導者,你若能像指揮家一樣,將各個環節優化,我相信,一定也有炫目的成果。
另外。指揮家的工作之一是樂隊的外交官,作為領導的你,也有這樣的工作,將你的團隊呈現給上司,給同事,給其他所有的人。
Marin Alsop說,好的指揮家和好的老板,都把幫助員工成功作為他們的工作。
簡單的做個比較,算是拋磚。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