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被稱為民族英雄,天可汗,天朝千古一帝,可見他的豐功偉績,李世民不論武功和政績在中國歷代皇帝中都是出類拔萃的。唐太宗李世民在位23年,使唐朝經濟發展,社會安定,政治清明,人民富裕安康,出現了空前的繁榮。
在一次朝會上大臣們夸贊李世民的功業,雖然每個大臣都挖空心思大加贊揚,但唐太宗認為大家夸的不夠透徹不得要領,最后自己總結說:“朕之所以能達到這樣的成就,主要因為五個原因。第一,自古以來帝王多嫉恨那些比自己強的人,而我看到臣下的優點,就像自己也具有這些優點。第二,人的品行、能力,很難兼備,我能舍棄其短處,而取其所長。第三,身為君主的,經常見到賢者就想拉攏為心腹,見到品格較差的就想徹底摒棄,而我則是見到品德優良的就敬重之,見到差一些的就愛憐他們的不幸,這就讓賢與不賢,都能各得其所。第四,古來君主大多厭惡正直人士,或公開殺戮,或暗中陷害,沒有一個朝代沒有這種事。我登基以來,朝廷上站的一個挨一個的都是正直之士,從沒有罷黜斥責過一位正直的人。第五,自古都是看重中原人士,而貶低周邊民族人士的,而我對各族的愛護是一樣的,所以各民族依附我都像子女對父母一樣有深厚情感。這五條,就是朕成就今日功績的理由。”
唐太宗的五條管理經驗,對我們日常的管理也有很強的借鑒作用,我把它總結為職業經理人應具備的五大心態。第一,要心胸開闊能容得下比自己更強的人,敢用比自己更強的人,要站在大局的角度來用人。第二,要用人所長,不觀人所短,我經常問我的下屬你們部門的員工怎么樣,我聽到的大部分信息是員工的不足之處,我在培訓的過程中也經常出現這樣的情況,有的經理人甚至認為自己之所以管理的不好是因為自己的員工太笨。我認為說員工蠢的管理者你比員工更蠢,所以用人所長,天下無不用之人;用人所短,天下無可用之人。第三,是把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位置,垃圾是放錯位置的人才。第四,作為管理者要在團隊中營造公平、公正的工作氛圍,對于好的要激勵發揚,對于壞的要處罰控制。第五,不拉幫結派,要對事不對人,在工作中不要厚此薄彼。對待員工只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把他裁掉,第二種是盡量的去幫助他,決不能出現我不裁你我就看你不順眼,非把你整死不可的現象。
實戰指南:
只要是真正的智慧它不會過時的,關鍵是我們如何結合實際的情況去利用它,唐太宗的很多管理理念對我們還是有很強的指導意義的。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