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教育網,一站式的學習教育平臺

海爾張瑞敏:讓每個人成為自己的CEO

來源: 時間:2009-12-09 09:33:14

  打造“人單合一”的雙贏文化

  我認為:每個企業CEO的成功,不在于企業為社會制造了多少產品,而是制造了多少“CEO”,是否打造了一個讓每位員工實現自身價值、讓企業實現永續經營的平臺!

  海爾正在探索打造“人單合一”的雙贏文化。“人”,就是企業員工:“單”,就是企業具體到員工身上有第一競爭力的目標。而最后追求的結果是:員工是贏的,員工在創造社會價值和為客戶創造價值的同時,也能體現自身價值。

  2000年左右,我在稻盛和夫先生的京瓷公司參觀,發現他們在推行MMC方法。MMC是指微型公司,把每個很小的班組變成一個小公司,發揮每個員工的作用。另外,美國的全食超市為了發揮員工的積極性,也是將原來的經營單元門店變為一個門店有八個經營單元,即利潤中心。

  同時,我在多年的企業管理中也體會到:企業資產表中的有形資產都不能增值,真正能讓資產增值的是人力資源這個無形資產。如果把人力變成資源而不是負債,企業一定會充滿活力。而凡是能夠永續經營、充滿活力的企業,都會注重發揮人的積極性,而非只重視規章制度。

  我是文革的“老三屆”,是從基層一步步走上來的。我的體會是:不管哪一級,大家最希望的就是上級能提供一個公平環境和展現自身價值的平臺,希望被尊重。所以企業不能見物不見人,一定要把人的積極性發揮出來,這也是應對金融危機非常重要的一條。做到了,就如老子所說:“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企業一定會長盛不衰!

  我有三點體會。

  一、信息化時代是員工自主經營的絕佳機會

  海爾從創業伊始就一直在積極探索自主經營機制。開始我們遇到了很多困難、很多挫折。但現在是信息化時代,可以很好地實施自主經營機制了。

  創業初期,我們把抓質量放在第一位。我們學習日本的全面質量管理,當時為了扭轉員工的錯誤質量觀念,砸掉了76臺不合格冰箱。杜拉克說:“觀念的改變并沒有改變事實本身,改變的只是對事實的認識和看法。”當然,改變了觀念,還不等于把質量提高了,因為我們還缺少工人自主創新的精神和系統管理的思想。

  怎么做呢?我們力求解決員工一是創新動力不足、二是協同作戰不夠的問題,就是要把員工自主管理的積極性都調動起來。凡是在質量改善上有作為、有貢獻的員工,他的創新我們就用他的名字命名,如:“啟明焊槍”、“曉玲扳手”。另外,我們把班組劃分為“合格班組”、“免檢班組”、“自主管理班組”等。如果一個人的質量不過關就會影響整個班組,這些班組人員開始學會協同作戰,這使我們建立起了質量保證體系。1988年,我們獲得了中國冰箱史上的第一塊質量金牌。

  后來,這個方法也遇到了挑戰。當市場供大于求時,產品僅僅質量好還不行,產品的性能、設計、成本很多問題不能和市場掛鉤,仍然沒有用。于是我們進一步提出“讓每個人面對市場成為SBU”(Strategic Business Unit的縮寫),就是獨立核算單位,這是讓每個員工都直面市場競爭而全面提升競爭力。如采購人員要對采購的成果自負盈虧,不只是付款買貨;制造部讓每條線變成像一個公司一樣經營,這條線要自己核算成本;同樣,銷售人員也組成了以市場為中心的經營公司。

  推進這些機制花了幾年的時間,結果時好時壞。究其原因:第一是因為沒有形成全系統,不是流程的協同。如一個產品銷售不好,是找設計人員,還是找銷售人員?往往雙方互相推諉。二是信息化不支持,這是最致命的,不能隨時隨地取到真數,容易造假。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為我們繼續推進自主經營提供了絕佳機會。我們首先解決觀念問題,提出了“三轉”的思路:時代在轉變,企業要轉型,從制造業轉向服務業。因而個人就應該轉化:從聽命于領導到聽命于用戶,創造用戶價值。在此基礎上進而形成“人單合一”的雙贏商業模式,就是打造一個平臺,讓用戶在這個平臺上能滿足需求,員工利用這個平臺能發揮潛能,解決用戶的難題。

  二、讓員工創造價值的同時體現自身價值

  ——員工是創造價值最重要的角色

  要明確,員工在企業發展過程中有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定位,有著企業創造價值最重要的活力。有位外國記者問我:企業有三部分人——股東、客戶和員工。西方認為股東最重要,因為他們的態度決定了企業。“你們的態度是什么?”我說,“是員工。因為股東要利潤,利潤來自客戶,但沒有員工的創新,客戶會摒棄企業。美國許多企業出現造假丑聞的原因,就是光做漂亮的報表,讓股東非常滿意,高層管理者的期權也獲益匪淺,但企業最后倒閉了。”我非常佩服豐田把全員動員起來,每個人都在改善自己的工作,整個企業的競爭力非常強大。

  ——員工的創新需要一個組織平臺

  如果把員工放在第一位,就必須打造一個員工創新的平臺。在海爾,我們進行了一種顛覆,把原來的“正三角”組織架構變成“倒三角”。一般的企業是按照職能等級形成“正三角”,上面是最高領導,往下依次是部長、處長,最底下是員工。但恰恰是員工直接面對客戶,了解客戶需求。如果把客戶需求反映上去,再等領導做決策貫徹下來,就沒有辦法及時滿足客戶需求。因為信息化時代用戶的需求隨時在變化,滿足客戶需求最重要的是兩個字:速度。所以我們把組織結構變成“倒三角”,一線經理直接面對客戶、滿足需求。

  而領導的任務是給員工提供資源。以前領導指揮員工,現在變成領導和員工一起聽客戶指令;以前員工只是被動聽命于領導,現在變為主動創造用戶需求。我們從去年開始到現在做了一年多,目前最大的難度還是在觀念上。《管理大未來》作者加里。哈默說過:“管理創新最大的障礙,是對傳統管理深信不疑。”所以我們要求自主經營體一定要以員工為中心,供應鏈要提供資源,要保證經營體完全滿足客戶的需求。

  ——“倒三角”的自主經營體三準則

  我們以“倒三角”組織體系建立的自主經營體有三條準則:端到端、同一目標、倒逼體系。第一個準則,“端到端”。這是一線經理從客戶的難題出發,到客戶的需求滿足為止,從客戶端再到客戶端。第二個準則,“同一目標”。目標確定后,所有人都是同一目標。如果研發人員說要三個月,那不可以,研發時間必須在保證用戶需要的兩個月之內完成。競爭對手承諾三天送貨,海爾承諾一天送到,物流就必須改變現有的經營狀態,保證能夠在一天送到。第三個準則,“倒逼體系”。就是從所制定的目標,倒逼這個團隊當中的所有人做到。

  在金融危機中,倒逼體系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比如:海爾目前在“家電下鄉”中占有40%的份額,就運用了倒逼體系。我們考慮到,在城市銷售的產品直接拿到農村去會有問題,比如農村的電壓不穩,于是我們提供了停電還可以保證兩天不化凍的電冰箱;有些地方沒有自來水,我們就提供沒有自來水也可以使用的洗衣機。這樣,農民感到非常適用。

  進軍海外市場也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雖然海爾產品在海外銷售量逐漸增加,但高端產品銷售比較困難,于是我們把歐洲作為了突破口。比如:巴黎有一個高檔百貨連鎖店,我們先去推介。客戶不要,店員說我無權說了算。我們就把這個任務給了自主經營體,目標是進入這個店并賣到一定的量。他們就把店周圍20個公交站的路牌做了廣告,具體介紹海爾冰箱:這是高檔冰箱。消費者在公共汽車站看到之后,就到店門口看,然后再到店里問你們這有沒有廣告上的這種冰箱。客戶覺得有消費者需要海爾冰箱,也開始動心了,最后提出一個條件:海爾冰箱進來兩個月的時間賣的量必須超過法國一個知名品牌,差一臺就永遠不要進來了。隨后,這個自主經營體想了很多辦法,和用戶溝通,宣傳產品,最后銷量超出了原來目標,真正進入這個渠道了。

  ——“人單合一”有真正持久的競爭力

  商業模式和模型有什么區別?我認為兩者有本質區別,商業模式是從過去很多次失敗中摸索出來的,是動態的,它能保證在未來的市場變化中以變制變、變中求勝。而管理模型往往生搬硬套。像豐田的看板管理,美國汽車廠把豐田所有動作全部錄下來,全部分解,還是學不會。原因在于管理思路不對,不是全員動員起來。

  我們現在正在打造“零庫存下的即需即供”商業模式。我們創業之初“砸冰箱”,現在是“砸倉庫”,庫存天數已經降到5天。根據公布的數據,中國企業的平均庫存天數大概是35天。

  企業都有三張表:損益表、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現在我們正在推進讓每個員工都有一張表,把企業資產變成員工個人資產。比如:銷售100萬的產品,這是企業資產,最后員工應該銷售出120萬,那20萬才是增值,再扣除員工的費用,剩下的才是利潤。利潤中留下行業平均利潤,剩下的分成。這就像聯產承包責任制說的“先國家,后集體,剩下都歸自己”,這樣員工肯定愿意干。

  美國會計協會和我們已經交流過很多次,他們認為這是對美國管理會計一個非常大的突破。沃頓商學院一個教授仔細研究了我們的模式后,說這不是方法而是對傳統管理的顛覆。

  三、商業模式創新是對領導者的挑戰

  我認為:一個企業的管理模式能不能創新、做好,不在于員工而在于主要領導,領導必須處理好變與不變的關系,天天挑戰自己。正如稻盛和夫先生所說:竭盡全力拼命工作再加上天天反省我在哪個地方做得不對。因為我們的成功會遮住自己的眼睛。

  10月22日,我在上海和戴爾公司創始人邁克。戴爾會談,專門探討商業模式創新。我認為戴爾創造了一個信息化時代最需要的商業模式——直銷模式。我對他說:直銷模式的本質不是直接銷售,而是直接面對用戶的需求,解決用戶難題。戴爾本人在2004年后退居二線,他認為他的商業模式已經非常好,員工只要照著做就行了。但后來戴爾業績直線下滑,2007年戴爾再次復出。我問他你自己對這個商業模式怎么理解的?他說:我現在必須對這個商業模式,在新的時期再創新。

  我希望能打造一個模式,讓創新的基因融入到每一個員工身上,給員工創造一個平臺,每個人都在為客戶創造價值的同時,實現自身的價值。互聯網時代,“輕公司”非常多。過去創造一個名牌可能要做幾十年,但在互聯網時代幾年就出現一個大公司。公司可以一個工廠都沒有,用互聯網銷售創造一個品牌,而找別人來代工。這種輕公司的概念就是整合資源的概念,整合多少資源就等于擁有多少資源。如果每個人都可以整合資源,就都是一個輕公司,企業不但能夠高速發展,而且可以穩定發展、永續經營。

  最后,我想借用《紅樓夢》里的一句話:“韶華休笑本無根,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

結束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閱讀全文

一站式擇校服務!【免費領取】專業規劃&擇校方案

*學生姓名 :
*手機號碼 :
*意向專業 :
 意向院校 :
*當前學歷 :
免費領取 :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

用戶評論
500字以內
發送
    在職研究生報考條件評測
    相關文章推薦

    在職MBA熱門關注

    免費咨詢

    在線咨詢 報考資格測評
    掃碼關注
    在職研究生微信公眾號二維碼

    官方微信公眾號

    電話咨詢
    聯系電話
    010-51264100 15901414202
    微信咨詢
    用手機號進行搜索添加微信好友
    15901414202

    張老師

    15901414201

    張老師

    15811207920

    育小路

    一對一免費咨詢

    張老師
    返回頂部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综合久 | 亚洲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欧洲美洲在线观看 | 亚洲天堂在线免费观看 | 日本免费高清最新不卡视频 | 亚洲熟女少妇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