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潔公司在中國發展20年,占據中國化妝洗滌業的近半壁江山,國內企業經歷十幾年雖然已經達到數億元的規模,相比之下業績平平微不足道,寶潔公司的發展奇跡完全取決于企業的發展戰略,因為戰略是助力企業發展的運載火箭。
企業的老板層面必須意識到,戰略是企業發展的指南針,是品牌提升的全球定位儀,更是營銷From EMKT.com.cn團隊工作的導航燈塔,企業無戰略就沒有方向與目標,相當于沒有燈光的汽車也是脫離航線的輪船,與地面失去聯系的飛機難以順利到達目的地,所以戰略就是企業的命脈。
化妝品終端知名品牌老是在初級層次打轉轉,依托廣告提高品牌知名度,依靠品牌代言人走渠道推廣,品牌具備一定的影響力開始壓經銷商,經銷商壓專賣店,如果感覺經銷商不努力,要么自己設立辦事處,要么拋棄經銷商直接與店鋪合作,如果還不能達到自己的期望就自己開專賣店,可謂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品牌還是難以突破時發展瓶頸的時候,就再生產一個新的品牌,采取同樣的操作模式周而復始沿襲老路,終端日化的品牌運作模式基本如此。
企業軟肋之一營銷戰略:無營銷戰略無路線圖無執行計劃表,無專人負責推進修正戰略計劃,無戰略規劃無品牌戰略無營銷戰略,倒是企業與企業的品牌最終在底層難以突破。
品牌三年規劃五年規劃目標,老板是第一負責人負責推進實施路線圖,朝著品牌的終極目標前進。無戰略無規劃品牌發展速度,市場推廣速度更慢,品牌發展無方向左右搖擺,今天看到A品牌發展快趕快模仿,明天看到B品牌受歡迎又馬上復制。
企業的最高領導戰略意識還不夠強,只要能發展能夠從市場上拿錢回來就行,簡單的賺錢思維,導致品牌的渠道戰略只能固定在 專賣店,品牌打拼多年無起色還是專賣品牌,知名度還不夠美譽度差得遠,品牌給人的感覺就是大路貨,停留在大眾化的初級層次。
但是老板的思想覺得還不錯,每年都有幾千萬甚至一兩個億的進賬,已經是成功企業成功品牌成功人士了,什么品牌不品牌只要能賺錢就是好品牌,還停留在靠專賣店渠道主推簡單賺錢的層次。
有些企業制定了營銷戰略但是執行比較差,企業的戰略掛在墻上的靜止層面,品牌戰略由老板口頭制定,高管知道有戰略員工不知道什么是戰略,這樣的戰略僅僅是花架子,品牌表現有名度無美譽度,有影響力無消費偏好目標顧客容易收到競品的影響。
企業軟肋之二老板的思想:老板的思想決定企業的興衰決定品牌的存亡,老板的思想左右品牌的成長,老板是企業的靈魂品牌的真正代言人。由于老板的職業素養不高專業水平較低,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法提升品牌層次,很多老板只會做兩件事關注廣告緊盯回款。
老板本身就是小富即安的想法,慢慢發展把錢賺夠就行,如果將來有機會被跨國公司收購最好,拿著大把的鈔票去享清福。當然有些老板也想打造一流品牌,苦于缺少人才缺乏方法難以有所突破。
品牌達到一定的高度做到幾個億的時候,缺乏突破業績瓶頸與渠道局限的方法,實在無計可施干脆再生產一個品牌,再重復以前的老辦法與老路子,或者干脆自己開專賣店,形成產供銷一條龍的模式,繼續停留在最初級的營銷層面。
企業軟肋之三品牌規劃:大眾化品牌大眾化定位,經銷商專賣店是企業的搖錢樹,企業所有的品牌都是為大眾化服務,30元左右的低檔品牌告訴經銷商哪里都能賣,40—120元品牌告訴經銷商適合工薪層大眾化,也是店鋪最最主要的支柱品牌,80—200元的高檔品牌,告訴店鋪老板還是賣高檔品牌賺錢嗎。
只在產品價格方面作文章,品牌要成功要深入市場,研究銷商對品牌的要求,在消費需求方面多下功夫,品牌營銷定位鎖定目標準顧客,滿足目標顧客的需求為第一要務。
換換包裝換換瓶子就是一套新產品,一夜之間品牌落地如此容易,這樣的早產兒到市場容易感冒,難以經歷風雨務任何競爭力,企業只好從銷售政策方面下功夫,政策豐厚配送豐厚返利豐厚,靠利益吸引經銷商,品牌用大利益換去換小利益。
企業軟肋之四品牌營銷訴求模糊:國產品牌明顯的特色就是無訴求,表現在無營銷訴求無銷售訴求無概念訴求,品牌無個性產品無特色,銷售無賣點推薦無概念,一切都在無中生有傳播信息五花八門,概念不統一難以塑造成大品牌,曾經盛極一時的螨婷品牌,白大夫品牌都是靠明確的訴求得到消費者的認可,如今快速崛起的瑾泉品牌,依托鮮明的營銷訴求,肌膚保鮮我用瑾泉,三年時間趕超終端一線品牌。
可以分析一下國內的終端化妝品牌,從第一品牌到第十名哪個品牌有獨特營銷訴求?所有的正在做廣告的品牌都是看代言人的臉蛋而已。
企業軟肋之五渠道定位:廣告品牌,優勢品牌,知名品牌,都擁擠在專賣店,所有的品牌都去追捧專賣店,萬品擁擠獨木橋前后左右都堵塞,所以的品牌都把專賣店當成提款機,因為專賣渠道回款快又省心。
企業要發展必須提高品牌的層次,向高端挺進是品牌發展的必由之路,戰略發展絕非是萬事具備以后再去做,是提前嘗試練兵探索經驗,為全線出擊發起戰略總攻做準備,絕非等企業有錢有實力以后再考慮以后的發展。
化妝品行業的門當戶對格局決定,大點的品牌進大店,中級品牌進優勢的店鋪,小品牌只能進小店鋪,企業營銷的重點是經銷商,經銷商再去營銷專賣店,專賣店去營銷顧客,國內化妝品牌離真正的終端還有兩級的距離,根本沒有深入到終端,所以品牌難以在競爭激烈的商超渠道有所建樹。
所有的品牌擁擠在店鋪不能自拔,不敢去觸碰更高層次的商超渠道,首先不熟悉終端運作的要領,其次缺乏終端運作專業人才,品牌影響力還不夠在商超渠道難以存活。
品牌在專賣市場具備競爭優勢,品牌僅僅達到初級層次,店鋪為封閉式銷售,顧客到店鋪很可能所有營業員都推薦一個品牌,顧客受品牌左右因素小受營業員的影響比較大,專賣渠道業績好不能代表品牌的真正實力。
終端知名品牌僅僅停留自靠經銷商推薦的初級層次,如果離開經銷商的努力推廣,專賣店的大力推薦,品牌難以實現幾個億的規模。
品牌離開經銷商離開專賣店業績馬上下滑,經銷商專賣店拋棄品牌以后,對經銷商專賣店沒有產生任何不利影響,充分說明品牌離開推薦馬上黯然失色。
品牌要要升級挺進更高的層次,首先要到超市渠道經歷風雨,如果品牌在超市在賣場具備競爭優勢,超市半封閉半開放式經營,促銷活動非常多顧客接受信息量大,顧客受品牌影響大受促銷員影響小,選擇購買80%的因素是品牌的力量,說明品牌已經初步進入拉動型品牌行列,因為超市半開放型銷售模式,促銷員不能爭搶顧客,必須等待顧客到專柜跟前才可以推薦,如果在超市賣場能夠挺住,說明品牌已經具備自我生存的能力,
如果品牌在商場能夠占一席之地,才真正代表品牌的實力與影響力,因為商場的力量是分散的,到商場消費的都是品牌的忠實顧客,高端顧客根本不接受促銷員的推薦,另外BA小姐再積極也不能出柜迎接顧客,只能用眼神期待顧客的光臨。
顧客的消費主張不受其它品牌影響,立足商場的品牌已經進入高端品牌行列,品牌知名度影響力美譽度都達到很高的高度,與世界一流品牌同場競技毫不遜色,說明有忠實的消費群體支持品牌,說明品牌具備很強的影響力,具備很高的美譽度與消費偏好已經形成。
商超賣場是品牌提升的平臺,也是品牌發展壯大的的階梯,更是高端品牌的主戰場,國際品牌在一家商場年度幾千萬到上億的回款,一個專柜頂一個品牌全國市場的業績,國產化妝品牌必須敢于到大商場與洋品牌爭高低,必須具備亮劍精神才能打造超一流的品牌。
如果在縣級城市商超業績很好,不能體現品牌的拉動實力,如果在地級城市商超業績不錯,說明品牌已經具備初級拉動實力,如果在省級城市商超站穩腳跟,說明品牌已經具備進軍以及城市的實力,如果品牌在北京上海一類城市取得佳績,真正體現品牌的競爭實力與拉動實力,才成為真正的國內一線品牌。
打造一線品牌有方法,可以借鑒國際大牌的營銷方式,通過學習借鑒拿來主義少走彎路,也可以聘請跨國公司的職業經理人,用國際大品牌的經營理念與營銷模式,快速提升品牌實力提升品牌層次,縮小與國際大牌的差距。
創新營銷模式,通過本土優勢發覺優勢,整合資源趕超世界一流品牌,改革開放30年,中國超越西方國家百年發展歷程。
其它行業的品牌成功案例:聯想集團通過收購IBM個人PC業務,借助IBM個人全球銷售網絡成為世界級跨國企業,完成企業走出國門的第一步計劃,通過成為奧運會全球合作伙伴,成為世界級的一流品牌,完成世界級品牌建設的第二步,兩步計劃讓聯想集團成為世界500強企業,完成企業必須進入世界500強的目標,企業的三步走讓聯想集團成為,中國十大挑戰西方的企業,代表中國品牌去賺全世界消費者的錢。
聯想品牌的成功給化妝品企業諸多的思考,化妝品企業必須意識到“終端為王品牌為帝”的法則,必須著力打造一流品牌。
企業的老板也要努力成為一流企業家,懂資本運營領導為合格的老板,用信譽運營企業的是優秀的老板,用品牌運營企業的老板是超級老板,因為企業用品牌名字用品牌的力量,用虛的物質換取真實的真金白銀,這難道還夠不高名嗎?
化妝品企業必須制定發展戰略,制定品牌規劃,通過營銷方式完成企業的目標,不能停留在專賣渠道的初級層次,要向著更高的層次邁進,以超越洋為目標打造一流民族品牌,走出國門到洋品牌的老家去爭市場,讓洋品牌向中國的品牌看齊,是國產品牌企業家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