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MBA學費連年上漲,但其“人脈”魅力不容小覷,仍吸引很多中國土豪爭相報考。
現在MBA的學費其實與國外商學院的MBA學費還是有蠻大的差距,差不多是國際商學院MBA項目的1/3左右
雖然商學院學費屢創新高,但學員報名熱情依舊。一位內蒙古某上市公司副總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坦言,盡管事業有成,但他還是選擇周末時在內蒙古和北京兩地穿梭,“在一個三四線城市結識更多人脈并不是件容易事,相比較而言,借助于商學院這個平臺則要容易得多。”
中國的商學院沒有最好只有最貴。
2014年,各大商學院學費再次上漲。長江商學院的在職金融MBA項目學費為人民幣46.8萬元,為國內同類型MBA項目最貴的。而商學教育中的“奢侈品”——EMBA,學費漲勢更是“兇悍”,目前,國內最貴的EMBA是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和美國西北大學凱洛格管理學院的合作EMBA項目,學費為15萬美元,折合人民幣超過90萬元。有網友戲稱,真正的“土豪”不是背愛馬仕,不是開法拉利,也不是在北上廣CBD區買房,而是在國內一線商學院讀EMBA項目。
為何在國內經濟環境整體偏弱的大背景下,商學院學費可以做到“只漲不跌”呢?商學院相關管理人員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國內商學院學費近年來不斷上漲,主要還是市場需求過旺所致。中國商業文化中,“人脈”是非常重要的商業基因,而商學院在這方面有獨特魅力。
最低門檻30萬元
隨著考研錄取結束后,2014年統招內MBA正式落幕,進入5月后,國內商學院也陸續開始公布2015年的MBA招生政策。統計發現,2014年主流商學院學費仍然漲字為先,如長江、中歐、北大、清華等,均有大幅增長,與此同時,一些二三類商學院也刮起漲價風。
日前,上海交通大學高級金融學院(下稱“交大高金”)啟動2015年MBA招生。《國際金融報》記者從該學院獲悉,2015年交大高金在職金融MBA的學費將高達36.8萬元,比2014年漲了整整5萬元,而全日制金融MBA為26.8萬元,也上漲4萬元。
而僅過了一周多的時間,上海交大安泰經管學院也公布了2015年MBA招生新政。盡管在招生政策發布會上,交大安泰經管學院院長周林向記者表示,“安泰的學費是每兩年調整一次,2011年、2013年都做出了相應的調整,雖然今年學費沒有變化,但2015年可能會將在職MBA的學費上調到30萬左右。”
另一所國內頂尖商學院中歐國際工商學院,2010年的學費為25.8萬元,2012年增至33.6萬元,到2014年則達到38.8萬元。
如果說兩三年前,人們還在為MBA學費步入六位數而驚訝,那么如今一線商學院MBA的學費都開始向30萬看齊。而漲價的不僅僅是這些一線商學院,越來越多的二三線商學院也順勢加入了漲價潮。
以北京二三線商學院的情況為例,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經管學院2012年、2013年MBA價格未變,脫產班(2年)和周末班(2.5年)學費分別為7.9萬元、9.8萬元,但2014年這兩種班型卻均上漲了約3萬元,分別至10.8萬元、12.8萬元。對外經貿大學的MBA共分為全日制、在職、國際班,2014年分別上漲3萬元至14.8萬元、17.8萬元、17.8萬元。除此之外,北京理工大學、中央民族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北京化工大學等MBA學費也有不同程度上調。
招7個人就“夠本”
如果說MBA動輒30萬元的價格已經令人誠惶誠恐,那么目標群是企業高管的EMBA價格近年來刷新學費紀錄的頻率則更高。
在頂級商學院,EMBA學費一般在50萬元到70萬元之間。2012年,長江商學院EMBA項目以65.8萬元居各校EMBA項目之首。2002年長江商學院秋季班EMBA學費為25萬元,十年后學費翻了2.5倍。然而,2013年,長江商學院通過漲價,將這一國內EMBA最高學費紀錄提升到68.8萬元。到了2014年,紀錄便被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與美國西北大學凱洛格管理學院共同設立的EMBA項目所刷新。于是,如今國內EMBA最貴的學費暫時停留在15萬美元(約合93萬元)。
事實上,《國際金融報》記者調查發現,一名EMBA學員真正要順利完成學業實際的花費遠不止這些。一般國際合作項目,都需要學員出國接受合作院校的教育培訓,這其中的旅費還要學員自掏腰包,并不包括在學費之內。另外,都已經參加EMBA了,總不能捧個盒飯用餐,同時,不少學員并不在上課城市工作,因此食宿又是另外一筆開銷。此外,作為一名EMBA學員,參與學院組織的社交活動,以及各種名義的慈善捐款更是“必修課”。據悉,清華EMBA學員一般的花費是學費的雙倍,長江商學院則要三倍甚至四倍,平均達到200多萬元。
“對于國內商學院而言,普遍情況是EMBA項目養MBA項目,在職MBA項目養全職MBA項目。”上海一位商學院負責招生的資深人士向《國際金融報》記者透露,“EMBA的錢是最好賺的,兩三年前一個班級只要招滿7個學員,就可以達到收支平衡了,這就意味著,從第8個學員開始,商學院便開始獲取盈利了。”
MBA學費還要漲
作為舶來品,MBA/EMBA在國外頂尖商學院中的學費情況又是怎樣的呢?
在英國《經濟學人》最新評選出的全球前100大全日制MBA項目中,美國的商學院占據了絕對的主導地位,該榜單排行榜中80%的商學院都來自于美國。其中位列首席的是芝加哥大學的布斯商學院,此外,一些耳熟能詳的大牌商學院的名字當然也在列其中,哈佛、沃頓、塔克、斯隆和斯坦福都躋身前十。
從這些頂尖商學院的學費來看,中國一線商學院30萬的MBA學費似乎還有上升空間。根據《經濟學人》的榜單分析中指出,如果沒有補助的話,哈佛商學院兩年的學費為11.2萬美元(約69萬元),而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塔克商學院和斯坦福商學院的MBA學費更高,最高的沃頓商學院,兩年需要13萬美元(約80萬元)。
而國內商學院EMBA的學費已經逐步與國際接軌。沃頓商學院EMBA的課程總費用逾17萬美元(約105萬元),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EMBA費用為15.4萬美元(約95萬元),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EMBA學費為16.8萬美元(104萬元),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EMBA課程總費用為15.7萬美元(約97萬元)。
周林也表示,“現在MBA的學費其實與國外商學院的MBA學費還是有蠻大的差距,差不多是國際商學院MBA項目的1/3左右。”
畢業后能回本
面對不菲的學費,對于學員而言,首要考慮的還是畢業后能否迅速“回本”,尤其是MBA學生,他們花高昂學費求學的目的非常明確,就是希望畢業后可以實現工資翻番、職位晉升。
英國《金融時報》發布的2014年全球MBA排行榜顯示,盡管過去5年全球經濟下滑,但全球精英商學院的MBA畢業生的薪水仍一路飛漲。約94%的畢業生對英國《金融時報》的調查表示,他們的薪水漲幅已達到了他們入學MBA課程時的預期。
從全球MBA課程百強的學生來看,那些2008年和2009年衰退開始時入學,2010年經濟衰退最嚴重時期畢業的MBA研究生,其薪水在5年內翻了一倍。其中,兩所頂級學校的2010屆MBA畢業生在畢業3年后的收入最高。斯坦福大學商學院的畢業生拔得頭籌,他們過去3年的年均薪水為18.2萬美元。哈佛商學院畢業生則捧回了17.6萬美元的年均薪水。由此可見,對MBA的學生而言,一年就能回本的“投資收益率”還是很不錯的。
而中國的MBA項目投資回報率也不低,有些項目畢業生的薪水漲幅甚至遠高于歐美頂尖商學院。根據《金融時報》的調查顯示,中歐國際商學院MBA畢業生以12.7萬美元的年薪位列中國第一、全球第30位。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的薪資增長率和就業率兩項指標分別為166%和100%,排名全球第一位。
市場供需兩旺
無論是MBA還是EMBA的學費,常年處于一種“只漲不跌”的狀態,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便是客觀存在的商學院教學成本。周林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指出,“隨著學校的國際化程度提升,各方面辦學成本也在飛速增長。比如我們要從國外請教師,那你就要用市場價格,或者是比較接近市場的價格,才能把教師招聘過來。”
法國一家頂級商學院的項目推廣人員也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我們請法國的教授到中國來給學員上課,來回機票肯定不能是經濟艙的,至少得給教授安排商務艙,入住的酒店也必須是五星級的標準,這些都是成本。”
除了這些硬性成本外,獎學金的逐年增加以及涉及范圍增大,也是學費高企的另一個原因。比如,為吸引更多優秀的申請者和鼓勵在校生報考,交大高金今年設立了高達了1500萬元獎學金,創國內商學院獎學金新高。據透露,新生入學的平均覆蓋率預計可達到90%以上。而新華都商學院2014年提供給新生的獎學金覆蓋率達到100%,每一個學員根據自身不同情況都可以獲得所對應的獎學金。
“與EMBA不同的是,MBA學生管理年限并不是很長,年齡基本在30—40歲左右,讓他們一下子拿出那么多錢有些困難,所以很多商學院采取這種獎學金方式變相返還部分學費。”北京一位商學院招生工作負責人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很多人只關注了高學費,并沒有發現MBA獎學金也是每年遞增的。”
“商學院的教育和普通大學教育不同,普通大學教育在經費上主要靠政府撥款,而MBA和EMBA主要靠學費,政府撥款只占很少一部分。”一位國內知名大學MBA負責人表示,由于商學院擔負著一定的自負盈虧任務,因此有著很強的市場化因素。
暨南大學管理學院執行院長譚躍分析,就學校層面而言,MBA和EMBA學費的逐年遞增主要歸結為三大原因:一是辦學成本越來越高,對師資的投入越來越多;二是體現在實踐與校企合作方面,如建立實習基地等;三是出國交換的機會越來越多,這些因素都不可避免地帶來了學費的上漲。
不過,在一些MBA培訓界人士看來,商學院教育高學費背后,還有一種隱性關系在維持。該業內人士介紹,目前國內的商學院教育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以MBA/EMBA為代表的學歷教育,頒發國家承認學歷;另一種是以企業培訓、創業培訓為代表的繼續教育,所發學歷國家不承認。“正規的商學院教育只占約10%的比例。能夠提供優質MBA教育的學校畢竟是少數,在供不應求的市場環境下,漲價是一種順勢行為。”
除此之外,許多人讀商學院還把它作為開拓自己交際圈子的一種方式。雖然商學院學費屢創新高,但學員報名熱情依舊。一位內蒙古某上市公司副總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坦言,盡管事業有成,但他還是選擇周末時在內蒙古和北京兩地穿梭,“在一個三四線城市結識更多人脈并不是件容易事,相比較而言,借助于商學院這個平臺則要容易得多。”
警惕成貪腐地
然而,相比MBA學員而言,EMBA學生的求學目的則不是畢業后工資上漲多少。正如上述內蒙古某上市公司管理人士的坦言,“混圈子”、“搭官員”是EMBA學員花高價讀書的普遍目的。然而,在這種需求的驅使下,EMBA在中國多少有些“變味”。
“官員就讀EMBA可能助長‘官商勾結’的不正之風。”2014年年初,民革廣東省委預備向省政協大會提交的一則提案激起業內廣泛討論。該提案稱EMBA給商界人士和黨政官員搭建了結交平臺,互相輸送利益。同時建議中紀委和監察部門頒布官員就讀EMBA的禁令;限制官員就讀純粹的企業經營管理類的學位或專業;并鼓勵官員根據工作性質進入政府學院或政治學院在職就讀MPA。
該提案援引近年《福布斯》對中國商學院EMBA項目的調查,顯示EMBA學員中政府官員所占比例平均為8.3%。其中,清華五道口的EMBA學員中,官員比例在10%以上,而長江商學院比例最高,為11%。更有報道稱,長江商學院對副局級干部全部免學費,僅需交5萬元以內的注冊費。
在廣東省民革看來,EMBA課程目標人群是工商界管理人士,并不能直接提供政府官員處理問題的必要知識和經驗,即使是為了了解企業家們的經營之道,以便更好地進行政府的管理工作,在時間有限和繁重的工作壓力之下,意義也越來越小,官員讀EMBA“實質上是不務正業”。在提案中,省民革對現實情況表示擔憂:EMBA更大程度上是給商界人士和黨政官員搭建一個以“平等身份”相互結交的平臺,互相輸送利益,“學不學、學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可以在一起混混”。
該份提案還指出,有的政府部門為就讀EMBA的官員承擔全部學費,“用納稅人的錢去干與政府管理工作無關的事情,這可能本身就違反政府部門的財務規定”。其建議,中紀委和監察部門頒布官員就讀EMBA的禁令;限制官員就讀純粹的企業經營管理類的學位或專業;并鼓勵官員根據工作性質進入政府學院或政治學院在職就讀MPA。
事實上,像哈佛、斯坦福、沃頓等國際頂尖商學院中,EMBA一直只是“副產品”,主打的招牌產品還是MBA。而中國國內EMBA盛行除了不需要參加全國統考外,更多程度依靠的是學員本身所搭建的關系網。為了讓自己的EMBA班成員“含金量”更高,國內不少EMBA班確實存在“半買半送”的情況。據了解,一般商學院對一定級別的政府官員的學費實行減免或部分減免制度,有的官員則是占用公務員的培訓費用,還有的直接由企業贊助。
然而,對于完全禁止官員讀EMBA,不少業內人士也認為有些“因噎廢食”。對于不自律的官員,腐敗可能在任何一個平臺上發生,并不會因為禁讀EMBA而不產生“官商勾結”,關閉所有官商接觸的渠道并不是整治腐敗的手段。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在職MBA學費排行榜,西南財經大學學費3萬元,授課有周末班和集中班,3年學制,獲雙證;北京林業大學學費2.2萬元,同樣授課方式與學制,也獲雙證;香港亞洲商學院學...
在職mba是什么學歷?在職MBA是國家認可的正規研究生學歷,畢業獲碩士研究生畢業證+工商管理碩士學位證(雙證),學歷層次明確為“研究生”。法律效力、社會認可度與...
在職MBA報考面試技巧包括:深入了解所申請的MBA項目、梳理個人經歷,突出亮點、模擬常見面試問題、展現團隊協作與領導力、注意儀表與禮儀、準備好問題并積極互動、冷...
在職MBA項目獎學金政策:香港亞洲商學院線下面授班最高減免1.38萬元學費。MBA、EMBA的線上、面授班都有不同額度獎學金,政策亮點多。申請攻略包括三重價值評...
本文深入探討報考在職MBA對拓展人脈的作用及核心優勢,分析其人脈圈層的多元性、資源整合價值,結合課程體系、師資力量、行業合作等維度,闡述在職MBA在職業發展中的...
在職mba報名遵循“院校自主招生、專業定向培養”原則,需完成信息提交、資格審核、繳費注冊三步驟。部分院校有特殊要求,如提供證件照、企業推薦信等,還提供團隊報名優...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