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已經連續四個季度回落,從去年一季度的9.7%回落到今年一季度的8.1%.經濟增速的連續回落會不會影響就業市場,進而影響每個人的職業生涯?
2012年4月25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召開新聞發布會,新聞發言人尹成基表示,中國一季度城鎮新增就業人數,以及城鎮登記失業率與去年底持平。他還表示,經濟增速回落對就業的影響尚未充分顯現。
與此同時,很多經濟學家表示,中國經濟將很可能在今年二季度探底,然后重回增長通道。但我們不能忽視一個更大的背景:即整個中國經濟處于轉型關鍵期,轉型在某種程度上跟經濟增長一樣重要,甚至更重要。
在經濟大轉型的大背景下,每個人的職業生涯要不要重新規劃,甚至要不要轉型,如何轉型,這更令人關注和糾結。
對于那些剛進入職場5年左右的新人尤其如此,因為他們正面臨又一個人生關鍵期。有專家指出,從職場第一個5年到職場第二個5年,這個時間窗口的特殊意義在于,如果堅守原有的職業跑道,該怎么加速?如果想換一條跑道,該怎么轉型?而更多的人已經開始面臨堅守與轉型之間的糾結。
對于這些問題,美歐等發達國家似乎已經找到了一個理想的解決方案,那就是讀MBA.一百年多年來,MBA教育長盛不衰,其道理大抵如此。
中國自1991年9所院校經教育部批準試辦MBA以來,如今擁有MBA教育資格的院校已經超過200所,年入學人數從最初的不足百人到如今接近4萬人。雖然MBA教育一直伴隨不少詬病,但不可否認的是,20年來,MBA院校為中國企業輸送了大量的職業經理人。
「MBA還值得讀嗎?」
問題是,今天的MBA還算是精英教育嗎?它對學員的增值到底如何?這種增值究竟體現在何處?是知識教育、管理能力、校友網絡、轉型機會,抑或人生思考?
4月22日,在北京大學未名湖畔國家發展研究院的朗潤園,北大國際(BiMBA)請來了職業教練、企業HR等多種角色的嘉賓,近百位聽眾、媒體及職場人士,舉行了一個專場討論,從話題設定到嘉賓討論,直指問題核心:辭職讀MBA究竟值不值?
記者在現場對與會嘉賓和聽眾做了一個小小的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人依然高度認同MBA教育的價值,但同時也承認,隨著越來越多的院校開設MBA課程,尤其是隨著一些院校只為收費而辦學,一些人只為學位而讀書,MBA教育確實面臨著泛精英化的風險。
但他們同時都表示,像北大國際、中歐,以及光華管理學院、清華經濟管理學院等名校還依然秉持著精英教育的傳統和品質要求。
據MBA招生的資深人士Mary介紹,國內MBA教育其實已經明確分為兩大序列,一個序列是傳統聯考院校的本土MBA項目,代表院校是北大光華、清華經管,上海復旦等,另一個序列是自主招生的國際MBA項目,代表院校為中歐和北大國際(BiMBA)。
一些MBA教育的家也表示,泛精英化大多出在聯考系列的院校,尤其是二類甚至三類院校,像北大國際、中歐這種自主辦學的國際MBA項目,反而在不斷向美國歐洲等優秀的國際MBA教育看齊,其與聯考類MBA院校的差距正逐步拉開。
這從前不久剛剛發布的《福布斯》中國大陸商學院排行榜上已經有所體現,在這份排名中,北大國際占據在職MBA第一名,中歐則在全日制MBA中居首。據悉,這兩家商學院已經“霸占”這一排名的冠亞軍多年。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行業匹配MBA院校選擇的關鍵是“行業需求×院校優勢”雙向匹配。中外合作辦學MBA適合深耕本土行業人群,國際MBA適合全球化或快速晉升人群。還對比了統考與免聯考M...

在職MBA報名材料清單的準備分網報、審核確認、復試三階段。網報需準備身份、學歷學位、工作相關及特殊情況材料電子版;審核確認要核驗材料真實性;復試除基礎材料,還需...

天津在職MBA落戶政策優勢顯著:年齡45周歲以下、持教育部認證碩士學位(含中外合作辦學)可通過“海河英才計劃”直接落戶,無需積分排隊;積分落戶中碩士學歷加20分...

廣東在職MBA落戶政策對碩士學歷傾斜,國際MBA文憑認證后,深圳可走學歷入戶或留學生入戶,廣州可走學歷入戶或積分落戶。文中推薦3個深圳地區項目,還介紹了落戶流程...

北京在職MBA有同等學力申碩(課程班本站報名,申碩統考學位網報名)、非全日制研究生(研招網報名)、國際碩士與中外合作辦學碩士(本站報名)四種報考途徑,各途徑北京...

在職MBA學費排行榜,西南財經大學學費3萬元,授課有周末班和集中班,3年學制,獲雙證;北京林業大學學費2.2萬元,同樣授課方式與學制,也獲雙證;香港亞洲商學院學...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