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國人選擇商學院的原則。
首先,美國學生多半比較現實,有多厚錢包就讀多貴的學校。為了一個二流甚至三流學校的獎學金放棄yale,tuck, harvard, columbia的美國人絕不是稀有動物。原因也很簡單,top40的學校對于真正的美國牛人來說就業機會的差別可以通過個人network 彌補。
第二,大家會選擇真正適合自己實際情況的學校,包括教育背景,文化環境,校友網絡,項目規模,學校地點等等,而不是單獨追求排名。 認識一個姐姐同時拿到Stanford和harvard,最后選擇了前者,原因是想去一個更有entrepreneurial environment的學校。校友網絡也很重要,大家都知道MBA的就業最終還是很依賴network的,校友數量眾多不代表聯系緊密。說的通俗一些就是人多不一定辦事兒。調查清楚哪些學校的校友最辦事兒是美國同學必做的功課。
第三,學校的專業強項。這又是一個我們有時還會忽視的方面。經常看到有些同學跑去msu學marketing,purdue學finance,這種mismatch的情況下,即使可以拿到一個相關學位畢業,也很難找到這樣的工作機會。因為學校這方面專業排名不強,校友網絡不強,沒有人來招聘,機會也自然就少了。
第四,離家的距離。美國同學家庭觀念多半比較強,與我們不遠萬里去取經的心態非常不一樣,他們會考慮這個學校到底離家有多遠,過節可不可以和家人團聚。所以說很多學校的學生都有50%來自本州。
第五,就業機會。對于美國人來說商學院不代表投行,不代表咨詢公司,不代表VCPE的轉行機會。只是一個職業發展的通道。全獎的商學院升值或者轉行任一他們就可以接受。自己花錢的學校大約要求會稍微高一些。但是確實只有美國鳳凰男才會期待讀個商學院就去曼哈頓當白領。(no offense...)
二、美國人認為的top商學院。(排名不分先后)
這個我說出來可能有些同學的學校不在列,大概是因為我的樣本空間比較小,應該有聊過差不多30個人,投行的人比較少。另外有些可能他們提過我也忘記了,所以這個單子的意義在于,以下在列一定是Wow school,不在列的也不見得一定不是top的。
1. Stanford:好像從來沒聽過stanford的非議,很有意思。
2. Harvard: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歡harvard,大約因為hbs的風格非常獨特,學生以青年才俊為主。經驗派和實干派都對這種風格比較有異議。
3. Chicago:一般句型是這樣的:It's a fantastic school, people are so smart! just that do you really want to live in Chicago, I mean...(blah blah blah)
4. Tuck:這個在白人圈里尤其受推崇。所有接觸過Tuck的人,沒有負面評論。這個不出我意料。
5. Columbia:金融圈的比較喜歡這個。
6. U-Penn:這也是另一個意外,幾乎每次都是我問,才會有人說:well, wharton is good...
7. Yale:大約是yale名聲比較大,大家都一致認為,yale的同學多數叫李剛。
三、被中國申請人忽視,但是在美國商界鼎鼎有名的商學院小清單。(西部學校整體缺失,因為沒有什么認識人。。。)
1. UT Austin,就業好的不得了的學校。最近Austin城市排名又上升,德州又是美國就業率最高的州,有不少人從東海岸和加州搬去Austin找工作。機會可見一斑。
Cons是老墨比較多,城市太熱。學校比較保守。沒有校園。硬件一般。
2. Notre Dame。
這個簡直是讓我大跌眼鏡,一度收到該校無數廣告信,誤以為其是野雞大學。結果問了幾個同學,大家的表情是: can you believe it, she just asked how's notre dame?! 一言以蔽之,他們的評論是這樣的: they are super rich, their alums are VERY helpful. If you are from Notre Dame, it means you know everyone.
“nd是天主教學校。私立。商學院去年上升到20名。學校的校友網絡好也得意于天主教本身的networking。學校很有錢,人也都非常非常愿意幫助你。學生ambitious 但是不aggressive。教授都富有激情,并且有不少外聘的企業的牛人來上課。總之是個牛校。另外的好處,這個小城市成活成本低,村民都很樸實。"--VETCH, Original comments on Page 11
3. Thunderbird
這是個國際經濟和貿易非常強的學校。國人的就業情況不詳,但是學校fund ms很充足。美國同學喜歡這個是因為他們在消費品行業網絡不錯。
4. 一系列的2nd tier州立大學,比如PSU, MSU, ASU。
這些學校雖然MBA項目排名一般,但是由于有著強大的本科校友網絡,每年畢業上千名本科生安插在各大公司,一不小心就在校友庫里發現C這個C那個本科是這些學校畢業的,所以名聲還是有一些。
5. 更新:一些教會學校,比如Boston College.
教會學校有3個好處,第一學費便宜,第二校友非常緊密(God links you and them),第三資金很富裕。
BC甚至提供免費wall street journal。
四、我認為中國申請人應該著重考慮的問題。
首先必須要說,商學院是為目的性明確的人設立的機構。即便你說不出自己畢業要去哪一所公司,也應該要列出自己的dream companies,或者至少是Dream industry。如果這一點做不到,讀書期間會非常辛苦。大家都是花錢花時間來讀書的,搞不清楚自己到底要做什么的可以先選一個比較可行的,如果有好機會再轉,這樣至少可以給自己一個底線。如果底線都畫不好,以后可能會跌入無底洞。
誠然每個人的背景都不同,以下幾個問題我認為每個人都必須打聽好了再提交application;
1. 就業率,就業率,就業率。
網站上的就業率,是不足為信的,一定要打聽清楚國際學生的就業率,最好是中國學生的就業率。
如果學校無法提供中國學生的就業率,那么把國際學生人數乘以平均就業率,減去印度學生人數乘以100%, 再除以中國學生數目,差不多就是中國人的真實就業率了。毫無疑問這個會跟平均值有差別。真相大多數時候會有點殘忍。
2.招聘公司。
對于知道自己將來要入哪一行的人來說事情很簡單,尤其是投行跟咨詢,東家比較有限,路也比較簡單。
對于沒有明確自己將來的職業發展的同學,至少應該做以下2個步驟:
Step 1,給自己設定一個底線公司,然后去看看在不在學校的招聘單位名單里。
Step 2,查清楚這家公司是美國本土的就業機會還是全球就業機會。
3.學校風格和規模。
大多數中國申請人都有名校情結,這個可以理解,因為國內的機會是跟學校排名緊密結合的。
但是美國的學校并非完全如此,你會發現很多在國內你不能考慮的問題在美國都可以考慮,比如你不喜歡跟aggresive的人在一起,比如你不想過很累的生活,比如你不想生活在大城市,比如你真的很喜歡close knit的項目。
學校風格差別很大,傲慢的學校可能仍然能給你一個就業機會,但是你會過得很辛苦。duke, tuck, psu, msu這樣以nice的校友和team work著稱的學校可能會讓你有一個長久的network。
大家對文化敏感度不大一樣,所以對這個問題的選擇應該也會有所差別。
我個人認為最好的選擇,是大大學里的小MBA program。因為學校大,校友就多,而項目小,練習英語的機會就多。
4.學校的就業服務
學校的就業辦公室風格千差萬別。chicago的4 people dream team常年全世界飛為學生尋找就業機會,這才能保證chicago在最惡劣的年景也有100%的驚人就業率。Yale的career service 給校友發信,說我們希望在困難的時候大家能夠相互支持,最終幫大家爭取到很多額外的機會。我本人的簡歷是經過career service的2個advisor一個字一個字改出來的,我必須承認他們的幫助很大。
同樣也有寫office只是幫你選選專業,安排一下校友見面,公司招聘之類。每個人對于就業方面需要的aiding不同,學校的就業服務應該是一個著重考慮的因素。
5.最后一點是大家自己的英語水平問題。
商學院是個立體的教育項目,英語不好最大的受害者還是自己。network張不開口,culture events搞不懂狀況,上課聽不懂,工作面不到,這樣的一個商學院讀下來,只會讓自己簡歷上多一行字,并不能夠真正的take advantage。
差不多寫到這里好了,有些只是我個人經歷和取樣,并不是一定的原則。大家都應該多看看其他MBA candidate的心得,根據實際情況選擇自己的商學院。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在職MBA學費排行榜,西南財經大學學費3萬元,授課有周末班和集中班,3年學制,獲雙證;北京林業大學學費2.2萬元,同樣授課方式與學制,也獲雙證;香港亞洲商學院學...
在職mba是什么學歷?在職MBA是國家認可的正規研究生學歷,畢業獲碩士研究生畢業證+工商管理碩士學位證(雙證),學歷層次明確為“研究生”。法律效力、社會認可度與...
在職MBA報考面試技巧包括:深入了解所申請的MBA項目、梳理個人經歷,突出亮點、模擬常見面試問題、展現團隊協作與領導力、注意儀表與禮儀、準備好問題并積極互動、冷...
在職MBA項目獎學金政策:香港亞洲商學院線下面授班最高減免1.38萬元學費。MBA、EMBA的線上、面授班都有不同額度獎學金,政策亮點多。申請攻略包括三重價值評...
本文深入探討報考在職MBA對拓展人脈的作用及核心優勢,分析其人脈圈層的多元性、資源整合價值,結合課程體系、師資力量、行業合作等維度,闡述在職MBA在職業發展中的...
在職mba報名遵循“院校自主招生、專業定向培養”原則,需完成信息提交、資格審核、繳費注冊三步驟。部分院校有特殊要求,如提供證件照、企業推薦信等,還提供團隊報名優...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