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中國商學院的學費終于“眾望所歸”地登上了世界之巔,中國商學院“富人俱樂部”的名號似乎再次得到了印證。中國商學院果真只是這樣嗎?它面紗下的真面目到底是什么樣?
EMBA教育是是一種獲取學位并且注重學習實踐相結合的在職培訓,它對升至公司中上級而又無MBA學位的管理人員很有意義。這是一種立足商業實際、針對高端商務人士的能力提升課程。
中國最著名的EMBA班是兩所商學院——長江和中歐。而王石正是香港富豪李嘉誠創辦的位于北京的長江商學院的學生。王石的“校友”,便有阿里巴巴集團董事長馬云、中石化董事長傅成玉;中歐商學院EMBA班的“學生”則包括北京中坤投資集團董事長黃怒波,中國中化集團總裁劉德樹,大眾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兼董事長張興,青島啤酒董事長金志國,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潘剛等。
除此以外,在長江和中歐的EMBA班上,還可以看到娛樂明星的身影,除了飾演《甄嬛傳》里敦親王福晉的田樸珺--王石的新歡,還有趙本山、李亞鵬、陳魯豫、李湘和任泉等。于是,從誕生之日起,這些EMBA班就有了中國成功人士俱樂部的意味。當然入門費也在水漲船高--長江商學院EMBA學費便從2010 年的58.8 萬元漲到2012 年的65.8 萬元;中歐商學院2011 級EMBA課程的學費為45.8 萬元,2012 級EMBA課程的學費為53.8 萬元。
這樣的財富效應和強大聚攏社會高端的資源能力,也吸引了各大公立名校趨之若鶩,拼名斗富,煞是熱鬧。不能否認,這些班的師資資源都相當雄厚,不少老師都是社會知名的學者,但僅僅靠這些名教授顯然不能引起這些高端學生的興趣。
除了學學知識、聽聽講座、拿張普通人無法企及的高端文憑之外,這些學生更看重自己的同學,并對構建一個幫助自己從成功走向牛逼的圈子充滿向往。
專家分析,讀EMBA一般為了如下幾件事:建人脈、找商機和鍍層金,演藝明星的加入還疑似增加了另外一個功能--婚外情。真是一幅活脫脫的當代浮世繪。這首先說明,即使中國已經改革開放33年,加入WTO十多年,但中國商業的主導力量仍是圈子和關系。
過去,在中國體制變革加速期,社會流行語是:21世紀什么最重要?人才啊。現在改成了人脈。雖然一字之差,內涵卻相去甚遠-——人才是能力的象征,是一個公平競爭環境下的核心要素,人脈的濫觴卻是階層固化、改革停滯、法治無力的挽歌。
“人脈經濟學”的流行,代表著全社會商業精英銳氣的消弭和信仰的缺失。與之配套,與大學EMBA班配套,全社會為權貴服務的機構如雨后春筍般成長--“貴族幼兒園”、“貴族小學”、“貴族中學”再到各種屏蔽平民的醫療設施、政商一體的會所和娛樂機構。人脈的塔尖是權力--苦差事都攔不住的國考熱就是一個活生生例證,而EMBA班本質就是靠金錢建圈子,靠圈子謀求特權的一個生動案例。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在職MBA學費排行榜,西南財經大學學費3萬元,授課有周末班和集中班,3年學制,獲雙證;北京林業大學學費2.2萬元,同樣授課方式與學制,也獲雙證;香港亞洲商學院學...
在職mba是什么學歷?在職MBA是國家認可的正規研究生學歷,畢業獲碩士研究生畢業證+工商管理碩士學位證(雙證),學歷層次明確為“研究生”。法律效力、社會認可度與...
在職MBA報考面試技巧包括:深入了解所申請的MBA項目、梳理個人經歷,突出亮點、模擬常見面試問題、展現團隊協作與領導力、注意儀表與禮儀、準備好問題并積極互動、冷...
在職MBA項目獎學金政策:香港亞洲商學院線下面授班最高減免1.38萬元學費。MBA、EMBA的線上、面授班都有不同額度獎學金,政策亮點多。申請攻略包括三重價值評...
本文深入探討報考在職MBA對拓展人脈的作用及核心優勢,分析其人脈圈層的多元性、資源整合價值,結合課程體系、師資力量、行業合作等維度,闡述在職MBA在職業發展中的...
在職mba報名遵循“院校自主招生、專業定向培養”原則,需完成信息提交、資格審核、繳費注冊三步驟。部分院校有特殊要求,如提供證件照、企業推薦信等,還提供團隊報名優...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