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管理”的通常理解是,管理是通過計劃、組織、指揮、協(xié)調及控制等方式,配置好人力、物力、財力、信息等資源,以期高效地達到組織目標的過程。相比較而言,陳春花教授的“管理”定義更加簡要:管理是通過員工及其他機構內(nèi)的資源,達到共同目標的工作過程。
簡單分解:管理者身為決策者,就要讓員工明確什么最重要,讓員工及機構的活動更有效;管理有規(guī)律可循,是一個過程,沒有對錯,只有好壞、高低之分,是面對事實解決問題;管理只對績效負責,管理是“管事”而不是“管人”;管理作為一種分配,就應該讓一線員工得到并可以使用資源。
管理相比組織,更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存在的常識性誤區(qū),一點也不比“組織”這部精密儀器少,因為組織若是一部精密儀器的話,那么管理無疑是儀器高效運轉離不開的實現(xiàn)過程。尤其是在中國企業(yè)組織里,管理的常識性誤區(qū)也頗有中國特色。
比如,中國企業(yè)的領導者常常贊賞有“悟性”的員工,換句話說,能夠深刻領會領導者意圖、準確揣測到領導者心思的員工,中國職場上往往受青睞,并被視為高智商和高情商的結合體。又比如,組織或者人力資源管理總是關心那些提意見、不安分的員工,考核指標偏重于效果(比如出勤打卡、活動積極性)、態(tài)度,而不是效率、能力。再比如,管理和經(jīng)營的目標錯位,在經(jīng)營追求薄利多銷時,管理強調流程改造而不是規(guī)模和控制成本,在經(jīng)營確立服務制勝時,管理在抓規(guī)模和控制成本而不是最簡化流程,在經(jīng)營樹品牌時,管理又跑去控制成本而不是強化品質。
我們的管理者常常認為,下屬在崗位上已經(jīng)工作了那么多年,經(jīng)驗積累也該讓他自己明白怎么辦了;蛘,有的管理者以為:“下屬跟隨自己多年,我的脾氣、想法他難道還不明白嗎?”再么,有的下屬在沒有接收到明確的指令時,會覺得這是領導者對自己的信任或者考驗吧?若是再問,不是辜負了領導者的期望,就是顯得自己太笨,所以實在難以啟齒。
可是事實上,這都是讓管理效果難以到位的想法,也是嚴重損傷管理效率的觀念和行為。身在管理者的位置上,就要明確一條:管理者身為決策者,就在于讓下屬明白什么是最重要的。
咨詢行業(yè)流行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咨詢顧問到一家公司去,老板非常高興地說:‘你來得正好,幫助我培訓員工,因為他們笨得像豬一樣,我說什么他們也聽不懂’。接下來這個顧問去培訓員工,但是員工卻對顧問講:‘你快去培訓我們老板吧,他講的全是鳥語,我們根本聽不懂’。
這里講得幾乎是許多企業(yè)的真實狀況:老板和員工根本無法對話。管理者有時喜歡把事情變得復雜不易理解,以顯示自己卓爾不群且富有深度,但是管理者是要做決定并讓所有人執(zhí)行這個決定。如果對下屬做什么不做分析和明確安排,結果只能是每個人憑借自己對這份工作的理解、對企業(yè)的熱情、對職責的認知來完成任務,結果很難統(tǒng)一和符合標準。
一個員工即將離職,人力資源管理者趕緊追問為什么離開,是因為薪水還是因為職位?但這往往是無用之功。對于確定要走的人而言,講真話不可能有什么好處,有可能說出來人家根本就不采信,有可能被采信但想到自己都走了也享受不到福利,所以,幾乎所有能講出來的離職理由,都并非離職的真正原因。這堪稱人力資源管理的一個規(guī)律總結。
不過,這并不是意味著沒有必要做離職面談或者離職調查,也不意味著為了減少人員流失,對于那些時常提意見、要求升職加薪的人投入更多關注,相反,這是要提醒管理者注意兼聽則明,并且,不時自省一下:是否又忽略了悶聲干活、默默工作的員工?
與之相應,管理還有一個規(guī)律:管理是一個過程,是面對事實解決問題,以結果評價。管理沒有對錯只有好壞、高低之分,重點也在于以組織目標吸引到一群人,并且讓這群人愿意在一起將事情做出一個結果。
好的管理一定只對績效負責,并且保證一線員工有資源可用。如果在苦勞和功勞、態(tài)度和能力、品德和才能三對要素中,讓管理的天平做傾斜選擇,那么好的管理過程,應該始終傾向后者。重視對組織有功勞、有能力的人,是因為功勞和能力對組織績效更有效。
舉例來講,有的企業(yè)員工在組織里呆了30年,最后自我評價說“盡管沒有什么貢獻,但是我把一生都獻給了它”;也有的員工每天準時上下班,嚴格遵循公司的規(guī)章制度,和同事合作時,又常常承擔后勤服務工作,總之,要論態(tài)度絕對良好,但就是工作能力平平,無法擔當重任。你身為管理者,顯然難以認同這樣的管理效果。
有人會質疑說,在能力和品德之間,怎么能優(yōu)先看重能力呢?就如同這個比喻:一個有能力有品德的人是上等品,一個沒能力沒品德的人是廢品,一個有能力沒品德的人是危險品,一個沒能力有品德的人充其量也就是個殘次品,F(xiàn)實的情況,是往往難以得到上等品,不愿意接納廢品,而在危險品和殘次品之間,好的管理應該選擇危險品嗎?
好的管理,還體現(xiàn)在始終為經(jīng)營任務服務,不會出現(xiàn)如前所述的管理和經(jīng)營目標錯位。除此之外,便是能將權力、利益、責任分配清晰,這會影響到企業(yè)健康而持續(xù)的經(jīng)營。管理的最理想情形,則是組織和員工個體目標合二為一,而這離不開管理補上組織之不足,即對人性的關注。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wǎng)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chuàng)"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wǎng)",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溝通解決。
在職MBA學費排行榜,西南財經(jīng)大學學費3萬元,授課有周末班和集中班,3年學制,獲雙證;北京林業(yè)大學學費2.2萬元,同樣授課方式與學制,也獲雙證;香港亞洲商學院學...
在職mba是什么學歷?在職MBA是國家認可的正規(guī)研究生學歷,畢業(yè)獲碩士研究生畢業(yè)證+工商管理碩士學位證(雙證),學歷層次明確為“研究生”。法律效力、社會認可度與...
在職MBA報考面試技巧包括:深入了解所申請的MBA項目、梳理個人經(jīng)歷,突出亮點、模擬常見面試問題、展現(xiàn)團隊協(xié)作與領導力、注意儀表與禮儀、準備好問題并積極互動、冷...
在職MBA項目獎學金政策:香港亞洲商學院線下面授班最高減免1.38萬元學費。MBA、EMBA的線上、面授班都有不同額度獎學金,政策亮點多。申請攻略包括三重價值評...
本文深入探討報考在職MBA對拓展人脈的作用及核心優(yōu)勢,分析其人脈圈層的多元性、資源整合價值,結合課程體系、師資力量、行業(yè)合作等維度,闡述在職MBA在職業(yè)發(fā)展中的...
在職mba報名遵循“院校自主招生、專業(yè)定向培養(yǎng)”原則,需完成信息提交、資格審核、繳費注冊三步驟。部分院校有特殊要求,如提供證件照、企業(yè)推薦信等,還提供團隊報名優(yōu)...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