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愛他,就讓他去讀MBA,因為那是精英的通行證;如果你恨他,就讓他去讀MBA,因為那是婚姻的墓志銘。
近日,深圳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王石真正實踐了這句戲謔之語。半個甲子的年齡差距阻擋不了他離開前妻轉而牽手四線女星田樸珺大方亮相。問美女與富豪情為何物,直叫人莫衷一是。唯一能夠肯定的恐怕只有二人結識于長江商學院這一點。于是一“石”激起千層浪,長江商學院被拍在沙灘上,其LOGO被揪出來“批斗”:“橫豎都是小三,中間還有一對正在糾纏不休”;MBA更是躺著也中槍,從民眾心目中精英的徽章一落千丈演變為浮華名利場。
MBA舶來品的中國變異
要問MBA中槍為何無人申冤反倒眾人叫好,就得從舶來品MBA蓋上“中國制造”印章后的效仿與變通說起。
MBA,即工商管理碩士,市場經濟的產物,旨在培養中高級職業經理人員及企業管理人才,1908年誕生于大西洋彼岸的美國。第一批吃螃蟹的是8位躊躇滿志并完成學業的經理人。他們成為哈佛大學第一批工商管理碩士畢業生,組成了日后世界最頂尖的商業俱樂部。西方MBA今天的輝煌天下皆知,在其百年發展歷程中遭遇的孤獨卻無人問津。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在對企業管理人員需求驟增的拉動下,MBA的春天才真正到來,但隨之暴露出其教育模式上的缺陷。1958年,影響頗廣的結構化課程體系基本確立,MBA教育進而于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再次迎來大發展。進入80年代,MBA教育狀況再遭批評,引起管理教育界的反思,最終促成了統一的教育套路,向國際化、重實踐、創新型模式的轉變。美國目前擁有工商管理學院1300多所,每年的MBA畢業生達七八萬人。
相比于美國百年的穩扎穩打,中國21年的MBA之路可謂高歌猛進,可以劃分為上世紀90年代初期狂熱、末期低潮、近幾年再起高潮等3個階段。1989年,原國家教委對于在我國設立MBA學位和試辦MBA教育的可行性組織專家進行研究。包括清華大學(招生辦)在內的首批9所高校開展試點工作,于1991年正式招生,1994年成立全國工商管理碩士教育指導委員會。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2年,全國已有234所院校對外招收MBA,其中不乏被授予招生資格不久的院校。除了將MBA、EMBA(高層管理人員MBA)操練得爐火純青,還自行研發設計了中國升級版本SMBA(特設MBA)、IMBA(國際MBA)、FMBA(金融財務MBA)、PMBA(實戰MBA)等。MBA系列產品在中國的成功推廣背后當然少不了實行市場經濟以來對于工商管理類人才與日俱增的剛性需求,但不可否認的是,MBA乃至商學院通過搭建名利場而形成的引力,也是MBA繁榮幕后的重要推手。
浮華競逐名利場愈演愈烈
與剛性需求相對應的是一批嚴謹的學者、企業嚴肅地探索著行之有效的中國特色MBA培養模式。正如清華大學經管學院教授錢小軍在接受筆者采訪時所說,雖然在關注硬知識的同時重視溝通、領導能力等軟技能是當今國內MBA的培養趨勢,但這絕不意味著一流商學院應淪落為名利場。為了培養學生的國際化視野,增強其實踐應用能力,經管人在改進招生方式、培養方案上做出的努力不應被忽視。不過,她同時指出,處于MBA市場“長尾”部分的院校、機構確實有不少走上了高學費、濫招生、低質量的惡性循環之路。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在職MBA學費排行榜,西南財經大學學費3萬元,授課有周末班和集中班,3年學制,獲雙證;北京林業大學學費2.2萬元,同樣授課方式與學制,也獲雙證;香港亞洲商學院學...
在職mba是什么學歷?在職MBA是國家認可的正規研究生學歷,畢業獲碩士研究生畢業證+工商管理碩士學位證(雙證),學歷層次明確為“研究生”。法律效力、社會認可度與...
在職MBA報考面試技巧包括:深入了解所申請的MBA項目、梳理個人經歷,突出亮點、模擬常見面試問題、展現團隊協作與領導力、注意儀表與禮儀、準備好問題并積極互動、冷...
在職MBA項目獎學金政策:香港亞洲商學院線下面授班最高減免1.38萬元學費。MBA、EMBA的線上、面授班都有不同額度獎學金,政策亮點多。申請攻略包括三重價值評...
本文深入探討報考在職MBA對拓展人脈的作用及核心優勢,分析其人脈圈層的多元性、資源整合價值,結合課程體系、師資力量、行業合作等維度,闡述在職MBA在職業發展中的...
在職mba報名遵循“院校自主招生、專業定向培養”原則,需完成信息提交、資格審核、繳費注冊三步驟。部分院校有特殊要求,如提供證件照、企業推薦信等,還提供團隊報名優...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