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BA,高層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MBA的升級版。 2002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國內30所高校開辦EMBA教育,2009年又批準了32家高校,加上體制外的中歐商學院和長江商學院,目前中國已有64家開設EMBA教育的機構,其中上海有復旦、交大、財大、同濟、海事、華東理工、東華大學以及中歐商學院8家。 EMBA從它在中國誕生那天起,就與“天價學費”聯系在了一起。從2002年公布的國家指導價20萬元,到今年秋季北京大學“挑頭”宣布今年秋季EMBA提價到53.8萬元,使得同一梯隊的不少高校紛紛醞釀上漲,可能突破50萬元的大關。 EMBA真正核心的教育實質,在一片漲價潮聲中,似乎已被忽略。
學費“瘋”了 從開始的20多萬漲到近50萬
明年EMBA又要漲價了。昨天,記者致電上海某高校EMBA辦公室,被告知明年EMBA學費可能會突破50萬元,而另一所學校也明確表示不排除上漲到50萬元的可能。明年一場EMBA的漲價風將再次不可避免地刮起。
EMBA教育進入中國的9年時間里,從未停止過漲價的腳步,尤其是被稱為“第一梯隊”的北大、清華、復旦、上海交大等學校的學費,更是你追我趕的向上漲。2003年的起步階段,這幾家多數都維持在21萬-23萬元左右,但到了2004年就普遍上漲到26萬元左右,到2008年,幾乎全部徘徊到30萬元。從去年到今年,學費更是進入一個不可思議的瘋漲階段。北大2010年的學費45.8萬元,今年秋季就一下漲到53.8萬元;清華大學EMBA的學費從2010年春季的38萬元漲到現在的45萬元,明年還可能上調到55萬元;復旦大學去年的學費還是41.8萬元,今年秋季就一下漲到了49.8萬元;上海交大去年秋季學費為38.8萬元,到今年春季也漲到了45.8萬元,學校宣布今年秋季學費不再漲,但不排除明年可能會跟漲。
而作為體制外的EMBA教育機構,長江商學院和中歐國際工商管理學院近幾年也漲價不斷。長江商學院EMBA學費更是多級跳,從2010年的58.8萬元漲到今年62.8萬元,明年可能還會漲;中歐EMBA今年春季的學費為45.8萬元,秋季為49萬元左右,明年也不排除突破50萬元大關的可能。
復旦管理學院相關人士昨天表示,復旦EMBA目前的學費為人民幣49.8萬元,其中包括聽課費、兩個異地住讀模塊住宿費、一次赴海外教學模塊的住宿費、教材講義費、翻譯費、學校和學院圖書館、計算機中心的使用費、論文答辯費、上課期間午餐和課間茶點等費用;不包括赴海外學習考察的機票、平時上課期間的交通、住宿等費用。
同濟自2002年開辦EMBA至今,學費一直是人民幣21萬元,9年沒有變過。但校方昨天表示,2012年EMBA學費很可能上調,至于調整幅度,目前還在醞釀中,漲價原因在于師資及各種教學資源成本的上升。
學校“怕”了 不漲價擔心影響品牌
一名2002年最早就讀EMBA的學員看著每年瘋漲的學費大呼看不懂:“我當初讀的時候學費是21.8萬元,現在都漲到接近50萬元了,整整翻了一倍半了,但這10年來GDP并沒有翻倍漲啊。”對此,上海一家高校EMBA的負責人坦言,漲價有成本上漲的原因,但也有跟風的因素,“其實我們不想漲價,但是別的學校漲了,如果我們不跟進,會被看作是‘二流品牌’。現在各商學院都將學費作為顯示自己品牌的的關鍵要素,一些學校為了顯示自己的品牌更優質,往往漲得更猛。”
無獨有偶,昨天上海另一家高校EMBA的負責人也坦言,他們學校其實壓根不想漲價,“但是別家都在漲,你不漲,外界就會認為你的品質或地位下降了,所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該負責人感嘆,EMBA現在儼然成了奢侈品,“學費越貴身價越高,來讀的人也就越多。”
對此,上海交大經管學院院長助理趙心耘表示,漲價一定需要學校提供的服務支持,否則就是自降品牌。“我們現在已開始在做研究,征求各方意見,就課程體系改革等在做研討,希望為學生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上海財經大學2002年開辦EMBA項目至今,每年招生在200人左右。上海財大商學院副院長駱玉鼎昨天表示,EMBA2012年學費目前已確定為國內班27萬元,全球班人民幣39.8萬元,與2011年持平。
面對國內眾多商學院EMBA紛紛漲價的形勢,駱玉鼎坦言“并非沒有壓力”。“但是高等教育必須嚴格按照教學成本定價,不能辦成‘學店’”,駱玉鼎說,上海財大近幾年來引進了很多經管方面的海歸教授,自有師資越來越多,也省去了去國外請師資的高額成本,“成本的壓力在逐步內化,我們也不想以盈利為目的”。
學員“精”了 轉戰香港EMBA更劃算
有業內人士表示,中國EMBA這股漲價之風是從美國一直吹到中國的,因為全美排名前十的商學院中,有8家今年都宣布了漲價。像著名的芝加哥商學院,2011年6月開始,EMBA的費用為14.8萬美元,比去年漲了6000美元。“師資、課程、市場宣傳等成本的增加是造成學費上漲的主要因素,其中師資占了很大一部分。”該業內人士表示,因為根據中國的規定,至少要有30%的外籍講師,這些從國外商學院聘請優秀的老師屬于全球飛來飛去的,除了講課費,還要安排住宿、機票等。對此,上海交大也表示今年師資的成本漲了30%左右。
學費大漲,關鍵還是要看學員是否買賬。由于漲價過快,據一些學校統計,現在很多國企送高管讀EMBA相較前幾年已有所減少。“國企的預算不多,不會緊跟學費漲價。所以現在反而是第二梯隊的學校招生形勢不錯。”一名業內人士透露,華東理工大學每年的招生計劃為100人,但今年卻招到了120多人,該校商學院院長吳柏均說,學校現在的EMBA學費為22萬元,并沒有因為不漲價而致使招生困難。
一些民營企業的教育經費不受預算控制,更愿意送高管讀EMBA,但他們開始轉向中國香港、新加坡等地的大學就讀。就讀于香港科技大學EMBA的上海一家民營企業的研發經理葛新表示,“現在就讀的香港科技大學EMBA學費是63.8萬港元,換算成人民幣和上海的一些高校幾乎持平,但香港學校的EMBA排名要遠遠高于內地,這筆賬,內地高校也應算一算。”她說,她更看中的是學校給自己提供的師資力量、資源和人脈,還有最重要的人文底蘊。
各校EMBA學費簡表
學校 2009秋季 2010春季 2010秋季 2011秋季
復旦大學 33.8萬 41.8萬 41.8萬 49.8萬
上海交大 33.8萬 33.8萬 38.8萬 45.8萬
清華 32.8萬 38萬 45萬 45萬
北大 32.6萬 38萬 45.8萬 53.8萬
同濟大學 21萬 21萬 21萬 21萬
上海財大 20萬 20萬 22萬 27萬
MBA和EMBA的區別
■學生構成不同:讀MBA須大學畢業工作3年以上,EMBA學生至少是大學畢業工作8年以上。
■職位不同:MBA學生的職位可高可低,現在大部分職位都比較低;EMBA的學生必須是企業、公司高級管理人員。
■教師不同:都要有實踐經驗,MBA的教師可以是間接的經驗,比如案例教學;EMBA的教師必須自己做過企業顧問、獨立董事、總經理等,且教育部規定要有不少于30%的外籍教師。
■教學內容不同:MBA是系統地對管理學的核心課程作介紹,比如財務、會計、人力資源、營銷等,EMBA核心課程的課時比MBA要少,它關注的是企業新的問題,如著重介紹資本運作、全球營銷等。
■學習方法不同:MBA講授模擬案例,EMBA強調學員之間的互相學習和溝通。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在職MBA學費排行榜,西南財經大學學費3萬元,授課有周末班和集中班,3年學制,獲雙證;北京林業大學學費2.2萬元,同樣授課方式與學制,也獲雙證;香港亞洲商學院學...
在職mba是什么學歷?在職MBA是國家認可的正規研究生學歷,畢業獲碩士研究生畢業證+工商管理碩士學位證(雙證),學歷層次明確為“研究生”。法律效力、社會認可度與...
在職MBA報考面試技巧包括:深入了解所申請的MBA項目、梳理個人經歷,突出亮點、模擬常見面試問題、展現團隊協作與領導力、注意儀表與禮儀、準備好問題并積極互動、冷...
在職MBA項目獎學金政策:香港亞洲商學院線下面授班最高減免1.38萬元學費。MBA、EMBA的線上、面授班都有不同額度獎學金,政策亮點多。申請攻略包括三重價值評...
本文深入探討報考在職MBA對拓展人脈的作用及核心優勢,分析其人脈圈層的多元性、資源整合價值,結合課程體系、師資力量、行業合作等維度,闡述在職MBA在職業發展中的...
在職mba報名遵循“院校自主招生、專業定向培養”原則,需完成信息提交、資格審核、繳費注冊三步驟。部分院校有特殊要求,如提供證件照、企業推薦信等,還提供團隊報名優...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