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都知道,企業的競爭本質是人才的競爭,誰擁有優秀的人才,誰就能夠獲得技術的革新與品牌的強大。可以這么,經營企業,無非就是一個經營“人才”的游戲,對任何管理模式的探討,無非就是探討業績背后的團隊、文化與員工的心態。
精英
世界上幾乎所有的優秀企業,每一家企業都有一套自己吸引人才、打造人才的體系。然而從全球范圍來看,占統治地位的卻是以歐美公司為代表的“精英模式”。之所以叫“精英模式”,是因為這種模式強調的是精英管理,精英治企。
這種模式有三大特點:
第一、它是一個精英集權體系,這種管理體系強調“精英治企”,于是經營企業也就成了一個經營精英的游戲:招聘優秀的人,使用優秀的人,留住優秀的人。體現在技術上,就是強調研發部的技術精英體系,在管理上強調管理層的作用。企業發生任何問題,都是這些精英層的事,當然結果也就形成精英與平民之間巨大的收入差距,既然經營企業是精英的事,那利潤自然也是精英的事。
第二、它是一個績效考核體系。精英集權模式的基本業務單元是個人,所以,這種管理模式強調個人的貢獻,誰的能力大,提供的結果多,誰就應當獲得相應的報酬,這十分類似于“銷售提成體系”,所以,精英集權體系本質就是一個銷售管理體系,論功行賞,以結果論英雄,不問過程,只講結果,這樣長期下來,就是企業行為的短期化,那些致力于企業長期持續發展的人是不受歡迎的。
第三、它是一個快速解決問題的結果體系。由于精英的存在,可以快速地解決問題,如果問題解決不了,那就找“更優秀的精英”,可以這么說,美國式的企業管理模式,其實就是一套基于個人英雄主義的“新能人體系”。
大學的MBA模式,可以說是以上這種公司經營邏輯的體現之一。人們通過進入“MBA的精英培訓體系”,把個人的獨立性與成就感,推向極致。反過來,公司經營就成了一套如何使用MBA精英的游戲。
這種歷史背景說明,這三十年來,中國企業表面是在學習美國精英集權式的職業管理體系,但骨子里其實混雜著傳統計劃經濟下的那一套政治權術。特別是相當一部分民營企業,由于在企業內部權力體系上可以完全獨裁,于是,在企業家們完成第一次創業,功成名就之后,最重要的追求,就是在企業實現他們小時候的“權力夢”或“皇帝夢”。
我相信,這幾十年起起伏伏的一批知名企業的悲喜劇,都混雜著下面兩種東西方文化的沖突:一種是表面上向“韋爾奇們”學習的西方職業化精英管理體系,另一種是骨子里向“曾國藩們”學習的東方政治權術。這兩種體系既沖突,又融合,構成了時代的進步,同時也構成了時代的危機,中國制造為什么向中國創造的升級如此之難(印度制造不多,但印度創造為什么遠比中國為多),這背后不能不說與中國企業的管理體系有關,美國式的精英體系在骨子里是鼓勵創新的,而中國式的權術體系骨子中鼓勵的卻是奴性,顯然,創造體系與制造體系相比,需要的更多是創造性而不是奴性。
在我看來,如果我們不解決企業管理體系中的這種奴性,不從根本上意識到我們的企業并不具備職業化文化背景(甚至是基督教文化背景),那么,MBA模式造就出來的所謂精英體系,走的其實是“市場經濟之上的新蘇聯體系”——企業外是市場經濟體系,而企業內是蘇聯式的命令經濟。這種體系強調的是員工的服從與奴性,MBA越多,吹牛拍馬的人越多,對上負責,對下不負責的就越多,對形式負責,對內容不負責的人就越多。
這就是中國企業目前正面臨的最大困境,即企業信仰的缺失,人們信仰的是權力,而不是客戶價值。有句話說得好,一個文化的衰退是精英的衰退,而精英衰退的標志是精英開始指責他的人民。我過去指責過人民,那是我二十多歲的時候,在跨國公司工作幾年,后來又親自做公司之后,我就發現,尊重底層,尊重員工,那才是真正的覺醒,因為他們構成了文化的內核,所以他們不容易變,而尊重他們的目的是從他們那兒可以找到根,畢竟我們的價值是由他們成就的。
是人民成就了精英,而不是精英成就了人民,精英就是舞臺上的主角,是流行歌星,但舞臺是人民,似乎歌星都在踩著舞臺,其實是舞臺成就了歌星。
所以,MBA適合于中國嗎?在目前的中國,MBA精英們實際上連主角都算不上,只是相當一批企業家、老板的配角或跑龍套的而已。如果MBA體系的精英們懂這個道理,就不要去討好老板,而是與員工聯手,把客戶價值當成自己的信仰,把自己當成底層的代言人,而不是什么精英。而一旦當MBA精英們成為舞臺的一部分,那些“歌星企業家”、“造神企業家”們就會懂,到底是什么成就了他們的神話?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在職MBA學費排行榜,西南財經大學學費3萬元,授課有周末班和集中班,3年學制,獲雙證;北京林業大學學費2.2萬元,同樣授課方式與學制,也獲雙證;香港亞洲商學院學...
在職mba是什么學歷?在職MBA是國家認可的正規研究生學歷,畢業獲碩士研究生畢業證+工商管理碩士學位證(雙證),學歷層次明確為“研究生”。法律效力、社會認可度與...
在職MBA報考面試技巧包括:深入了解所申請的MBA項目、梳理個人經歷,突出亮點、模擬常見面試問題、展現團隊協作與領導力、注意儀表與禮儀、準備好問題并積極互動、冷...
在職MBA項目獎學金政策:香港亞洲商學院線下面授班最高減免1.38萬元學費。MBA、EMBA的線上、面授班都有不同額度獎學金,政策亮點多。申請攻略包括三重價值評...
本文深入探討報考在職MBA對拓展人脈的作用及核心優勢,分析其人脈圈層的多元性、資源整合價值,結合課程體系、師資力量、行業合作等維度,闡述在職MBA在職業發展中的...
在職mba報名遵循“院校自主招生、專業定向培養”原則,需完成信息提交、資格審核、繳費注冊三步驟。部分院校有特殊要求,如提供證件照、企業推薦信等,還提供團隊報名優...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