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笑話,20年前,中國本土MBA首次招生。廣告一出,很多觀者大呼“你看看,還有專門研究打籃球的學問。”20年過去了,人們再不會分不清MBA和NBA的區別,如今已有十幾萬MBA畢業生活躍在各種行業的各個崗位。
從最初的教育“奢侈品”,到現在的“日用品”,本埠的MBA教育歷經了從光環到務實的蛻變,從草創起家的迷茫、到洋氣撲鼻的照搬、再到回歸本土的頓悟。
有數據顯示,與入學前相比,MBA整體年薪層次普遍提高,無論總體還是個體均增幅顯著。在整體平均年薪方面,2010屆畢業生平均年薪為16.1萬元,而就讀前平均年薪為11.1萬元,畢業后平均年薪約是原來的1.5倍;在個體年薪方面,畢業后最高年薪達62萬元,最低年薪為4.2萬元,與就讀MBA前相比,增長幅度從30%—800%不等。
入學人數:20年增長20倍
1991年,9位企業、部門高管成為我省第一批MBA研究生,當時,全國9所試點院校共有94名學生入學,他們被稱為中國本土MBA的“黃埔一期”
1991年,哈工大被授權試點招收MBA(工商管理碩士),這是MBA第一次在中國內地登場。這一次亮相并沒有引來驚艷,更多的是觀望。據哈工大MBA教育中心主任錢國明教授介紹:“哈工大第一次招收工商管理碩士,只有9名學生入學。他們都是當時省內一些知名企業的高管,還有幾位是處級以上的干部,是的的確確的‘高管班’。”當年,9個學生并不算少,全國9所高校一共也不過94名學生入學,平均每所學校都不過10個人。
“此后,招生人數從每年10多個、30多個、90多個發展到如今每年近200個。”錢國明對于招生人數的擴張,感同身受。“現在每年的報名人數已經趨于穩定了,大約六七百人。雖然入學人數相對提高,但從報名火爆程度來說,這幾年應該已經趨于穩定,并不是最火的階段。”
2000年左右,MBA在內地的熱度達到巔峰,哈工大當年報名人數在千人以上。“20年來,年入學人數大約增長20倍,這可以反映MBA被認可速度之快。”到目前為止,除哈工大以外,哈爾濱工程大學、哈爾濱商業大學、黑龍江大學和哈爾濱理工大學也具備了招收MBA的資格。
同步,2010年,全國有超過3.6萬人入學MBA,比1991年增長了383倍。雖然不能期盼用20年走過別人100多年的路(MBA項目首創于1908年的哈佛大學),但是可供對比的是,作為管理大師輩出的商業強國,美國在開創MBA項目68年后的1976年,才達到了每年4萬多名畢業生的規模。而30年來震驚全球的中國速度,同樣投射在MBA教育上。
平均年齡:30歲-35歲
在MBA早期學生的記憶里,班里聚集的都是“老總”級的人物。他們事業有成、年齡偏長、經驗豐富。而現在的工商管理碩士則年輕得多,平均年齡在30歲-35歲,風華正茂、出生牛犢、對未來定位清晰
比規模更重要的是,這20年間,中國MBA教育、中國MBA畢業生從沒停止過找尋自己的真正歸位。
“老陳”從事MBA教育9年。9年前他大學畢業剛負責MBA的班級管理時,來讀MBA的都是真正的“老總”,除了企業的經理、副經理的頭銜外,他們的年齡也都是“老大哥”、“老大姐”級別,40多歲非常典型。當時,在這些老前輩眼里,27歲的他還是個孩子。但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的轉型以及整個企業管理結構的變革,如今的工商管理碩士們年輕的越來越多。據了解:目前哈工大的工商管理碩士平均年齡多在30歲-35歲,他們在社會鍛煉了幾年,已經小有建樹,希望通過工商管理碩士的學習充電,實現自己未來職業經理人的夢。
和早年“公派”的潮流相比,如今自費讀MBA正逐年增長。多元化人群,讓MBA越來越顯示出區別于其他高校教育的特色。哈工大MBA教育中心錢國明主任介紹:已經擁有碩士學位又來報考MBA的學生大有人在,顯然他們不是為了拿證而來。他們有的是為了換個職場甚至生活環境,有的則遇到了管理上的問題甚至瓶頸前來尋求解決辦法。這種非功利性的目的,讓MBA教育更凸顯其務實特性。而反過來,這種特點也使得MBA越來越受到職場青睞。
與此同時,中國本土培養出的MBA畢業生們,也在20年里走出了各不相同的職業路徑。不論他們當初踏進MBA的原因如何,也不管最終學成出山時選擇了怎樣的人生道路,但他們都共同意識到了一點,那就是MBA教育給予了他們足以決定自身命運的巨大影響。MBA,帶來的不僅是職業道路,更是一種思維方式。
服務本地:20年成長的頓悟
國內漲價潮當中保持原有學費價格,哈工大MBA在國內一流院校中獨樹一幟。“辦學成本的增長,漲價可能勢在必行,但不會太高。原因很簡單,MBA要為本地服務,離開本地經濟水平、社會現狀,MBA的意義將大打折扣”
從草創起家的迷茫,到洋氣撲鼻的照搬,再到今天回歸本土的頓悟,20年中國MBA教育的發展是一個學習與模仿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醞釀著改革創新的過程。如今,致力于提供給學生更為全面的能力塑造,在知識與實踐之間搭建更通暢的橋梁,已成為各中國商學院的基本共識。特別是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中國MBA教育在更迅速地本土化,還有獨立商學院的興起———在中國MBA走過20年之際,中國商學院們正在迎來最新的蛻變。
多年來,MBA被吹捧,也常被質疑,就因為它的舶來品身份。曾經,借鑒國外的經驗,很大程度上推進了中國企業管理標準化的提升。但是,時代不同了。隨著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世界工廠地位的奠定、世界知名企業的入駐和中國國內企業的迅猛發展,一直用外國案例教育中國學生的MBA老師們,感到了真正的被動。擁有千千萬萬成長型企業的中國,已經不能滿足于改革開放之初照搬美日標桿企業,建立自己獨有的盈利模式和管理文化,成為這些新興企業最關注的話題。
“20年來,我們通過摸索與實踐,已經比較成熟。”錢國明教授對MBA的教學模式非常重視,“我們引入了案例教學,這是MBA的特色之一,學生們通過實際案例,分析、解決、增長經驗,與老師、同學互動。”實踐證明,案例教學受到了學生們的擁護。“MBA的一大特色就是實用性強,對于理論的來龍去脈不去深究,重點在于如何應用。”據介紹:這幾年,哈爾濱及其周邊的很多企業都委托哈工大培訓管理人才,比如三大動力、大慶石油管理局、哈飛等等。“服務本地,才是本地MBA的根本。用本地案例作為學生們探討、分析的案例,解決他們自己企業的癥結,為本地培養高級管理人才,這是MBA發展的重要方向。”這也使得MBA遠遠高于普通的職業教育。
為本地服務、回歸本土,MBA20年的轉型,讓其“奢侈品”的光環逐漸蛻去。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在職MBA學費排行榜,西南財經大學學費3萬元,授課有周末班和集中班,3年學制,獲雙證;北京林業大學學費2.2萬元,同樣授課方式與學制,也獲雙證;香港亞洲商學院學...
在職mba是什么學歷?在職MBA是國家認可的正規研究生學歷,畢業獲碩士研究生畢業證+工商管理碩士學位證(雙證),學歷層次明確為“研究生”。法律效力、社會認可度與...
在職MBA報考面試技巧包括:深入了解所申請的MBA項目、梳理個人經歷,突出亮點、模擬常見面試問題、展現團隊協作與領導力、注意儀表與禮儀、準備好問題并積極互動、冷...
在職MBA項目獎學金政策:香港亞洲商學院線下面授班最高減免1.38萬元學費。MBA、EMBA的線上、面授班都有不同額度獎學金,政策亮點多。申請攻略包括三重價值評...
本文深入探討報考在職MBA對拓展人脈的作用及核心優勢,分析其人脈圈層的多元性、資源整合價值,結合課程體系、師資力量、行業合作等維度,闡述在職MBA在職業發展中的...
在職mba報名遵循“院校自主招生、專業定向培養”原則,需完成信息提交、資格審核、繳費注冊三步驟。部分院校有特殊要求,如提供證件照、企業推薦信等,還提供團隊報名優...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