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每個人都可以向YouTube上傳視頻,每個人都成了電影制作人。當大家都是出版人、狗仔隊或是電影制作人的時候,所有人都成為被注視、被追逐、被書寫的公眾人物
三年前,有一次在波士頓洛根機場趕飛機,我去買幾本雜志旅行時看。當我走近收款臺的時候,一個婦女隨后從另一個方向也走了過來,我認為她是排在我之后的。但是,當我拿出錢準備付款時,那個婦女突然很大聲地嚷道:“對不起,我比你先到。”她示威式地瞪著我仿佛在說:“我知道你是誰。”我說,非常抱歉,但的確是我先到的。
如果這件事發生在今天,我可能會做出完全不同的反應。我可能會說:“女士,實在對不起,您先請!請允許我替您付這幾本雜志的錢吧?我可以請您吃午餐嗎?我能為您擦擦鞋嗎?”
這是為什么呢?因為這位女士很有可能有個博客,或者她的手機是帶拍照功能的。只要她愿意,她可以完全從她的角度,告訴整個世界我們的邂逅——說我極端無理,粗俗,傲慢,隨意插隊!
當每個人都有一個博客,有一個Myspace頁面或是Facebook的賬號,每個人就都成了出版商。當每個人的手機都帶了照相功能,那么每個人都可以是狗仔隊。當每個人都可以向YouTube上傳視頻,每個人都成了電影制作人。當大家都是出版人、狗仔隊或是電影制作人的時候,所有人都成為被注視、被追逐、被書寫的公眾人物。現在,我們都是公眾人物。博客已經使全球的討論更為豐富,同時,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都前所未有的更加透明了。
Dov Seidman有一本新書的主題正是探討上述種種應運而生的變化所產生的影響。Dov Seidman是專門從事商業道德研究的LRN公司的CEO。他的新書書名十分簡單直接,就叫《HOW》(如何,怎么樣)。Seidman的論題就是,在這個透明化的世界,你“如何”生活、“怎么樣”開始商業活動變得前所未有的重要,因為現在,有如此之多的人可以看到你的所作所為,并且人們可以不加任何編輯修飾地把所見所聞向更多的人傳播。Seidman認為,今天想要獲得成功,你必須順應環境的變化,把這些新的趨勢變成您的優勢。
Seidman寫道,對于年輕人來說,這種透明化就意味你個人名聲和信譽的建立期將大大地提早了。你的所作所為也會越來越多地留下數字印跡,再不能抹去。我們這一代人,即便也會把一些事情搞砸,但卻不必在第一份求職履歷表上把這些過往一一列舉。而當今的一代,他們的所作所為卻會永久性在線記錄并保留下來。雇主們甚至在看個人簡歷之前,就會先上GOOGLE去搜索一下應聘人的情況。
在商務上也同樣如此。如果公司在“HOW”——企業行為方式上走錯了路,不可能通過雇傭一家公關公司,請幾個記者吃吃飯就能收拾局面了。當每個人都是“記者”,都能夠向全世界表達的時候,這樣的做法行不通了。
當然,這些變化也帶來了新的機遇。今天,不論你做什么很快都會被別人所復制拷貝。但是,你如何(“How”)與客戶溝通,你如何(“How”)信守承諾,如何(“How”)與合作伙伴協作,卻不那么容易被復制,公司企業也正是在這些方面真正顯現出與別不同。
我們并不是生活玻璃房子里,因為房屋總有屋墻;我們是生活在顯微鏡下的玻璃片上,一切都在公眾的注視中一覽無余。不論你是賣車或是賣報紙的(或者只是在報亭買了份報紙),都要讓你的行為舉止得當。比如,你如何贏得信賴,如何與人合作,如何帶領團隊以及你如何表達歉意。與過去相比,現在會有更多的人知道你做了什么,你沒做什么。
(作者為《紐約時報》專欄作家,《紐約時報》授權刊登,翻譯:商容)
結束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