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3月24日,北京東方廣場的一間會議室里,《藍海戰略》作者之一——錢·金教授熱情洋溢地向聽眾們介紹著他的著作。“大家愛你們的祖母嗎?”“愛!”所有的人回答。“大家曾經對你的祖母說過‘我愛你’嗎?” 錢·金又問。聽眾們紛紛搖頭。“那今天,從這里回去之后,就對她說吧!” 錢·金教授繼續用充滿鼓舞的語氣說,“今天晚上回家的時候請對你的親人說‘我愛你’……我們的生活不應該充滿遺憾,有什么就要去做!不要有遺憾,這就是藍海戰略的力量。”
3月31日,在錢·金演講一周后,《數字化生存》的作者,全球知名的數字化大師、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創辦人尼葛洛龐帝教授帶著他的“數字化教育”夢想來到北京。在清華大學大講堂里,尼葛洛龐帝、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西蒙與清華大學副校長龔克、副教務長康飛宇等展開了一場“數字化教育文藝復興”的討論。
尼葛洛龐帝預言說:10年之后,全球將不可阻擋地進入數字化學習時代,我們的學習將以完全不同于過去的方式進行,并帶來顛覆性革命……
這不僅是對未來教育的大膽預言,也為中國企業家如何參與慈善事業,承擔社會責任帶來了啟發——用現代科技解決基礎教育問題,不得不說這是一片慈善事業的“藍海”。正如錢·金所說:“藍海戰略不僅僅可以實用于企業,也可以適用于個人與政府,它是一種思維方式。”
何為“人人電腦”?
龔克:尼葛洛龐帝教授用“100美元以下的電腦”推動“人人電腦”的理念,我們容易產生一個誤解,是不是尼葛洛龐帝教授、西蒙教授是來推銷電腦的?當然不是。他們推廣的,是在信息化時代我們需要轉變的學習觀念和模式,以及我們如何采用新的學習手段,來實現人的全面自由發展。而這種全面的自由發展是在新的數字化環境條件下發展起來的。為了實現這樣的理念和理想,我們必須讓教育走出校園。
尼葛洛龐帝:我們現在所講的關于教育、學習、學校和培訓,都是為了人。現在,主要的社會問題(例如:和平、饑餓)的解決方案都涉及到了教育。世界上35%的地區還沒有電,40%的兒童還不能受教育。教育是一個全球問題,我們需要一個巨大而不是漸進的改變。
我們提出“每個兒童一部電腦(人人電腦)”,是因為我們不可能建更多的教室,所以我們必須全面地實現數字化教育。
“人人電腦”是一個非盈利機構, 我們和七個國家進行了聯系。其中,中國和印度是非常重要的國家,因為世界上有50%的兒童都是在中國和印度。我們的計劃將會在明年初開始實施。有些人會問我們會不會做一個試點?我們的答案是:不會。“人人電腦”一開始就會達到大規模使用。
有一點要強調的是:我們的目的不是要達到100美元的價格,而是達到100美元以下。我們要求每一個國家建立一個專門的項目組,中國現在是惟一還沒有建立工作組的國家。我們希望各國的項目組能夠進行合作。
為何“人人電腦”?
康飛宇:四年前清華承擔了一個國家項目,叫網絡學院示范工程,其目的就是在中國研究如何在網絡的條件下,全部依托于網絡進行教育和管理。在過去兩年當中,清華對兩萬多名學生通過網絡進行管理和教學。
從2002年起,清華認識到東西部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產生了鴻溝。比如:城里孩子小學就會上網,可是農村孩子到高中時還沒見過電腦。怎樣縮小這個鴻溝呢?清華就提出了教育扶貧——把清華大學或者是北京的優質教育資源送到最貧困的地方。
以前這個想法是不可想像的,但是在今天信息技術高速發展,我們完全可以利用信息手段把這些知識送到那些最貧困的邊遠地區,讓他們可以像城里人一樣學到他們需要的東西。
西蒙:其實電腦產業給我們下了一個咒語,使我們誤認為筆記本都是昂貴的,也有人會認為我們必須像以前一樣建立學校才能使人們獲得學習的機會。而我們要打破這個魔咒。
世界上幾十億的兒童根本就沒有受教育的機會,改變教育系統會涉及到很多環節,我認為:電腦可以顛覆性的改變學習方式,讓所有的孩子學到最好的學校最好的學生所學到的東西。
問題是我們怎樣能夠使那些根本沒有受過教育的兒童獲得教育機會呢?第一步我認為就是給這些兒童每人一臺電腦。有人說:孩子不能生活在一個網絡制造的虛幻世界里,那我就要問了,書籍是什么?我想書籍是比電腦更加虛幻的世界。
還有人說:電腦只鍛煉學生的智力,卻不能提供情感的培養。我想說的是:當我看到柬埔寨村莊里的孩子拿到筆記本電腦的時候,他們是多么高興!而五年前美國緬因州州長發起讓每一個孩子擁有一臺筆記本電腦的運動時,大家也都反對。后來結果怎樣?有幾百名反對這個項目的教師都成為了堅定的支持者,因為孩子們變得非常愿意去學習。而從教育效果上來說,我們看到孩子不光在智力上得到了啟發,情感也得到了教育。孩子看到了一個非常有趣的事情時就會跟家人分享。因此從這個角度上講,所謂電腦碰不得的說法是錯誤的。
第三個反對意見是沒有必要每人一臺電腦。那么,學生如何控制自己的學習呢?你是想自己控制自己的學習,還是通過別人的管理、通過學校來進行學習呢?
北師大的一位何老師做了一項研究。他的實驗是讓一、二年級的學生用電腦學漢字。結果,使用電腦學習漢字的孩子的學習速度比傳統教學方法下的學生要快三倍。因為用電腦的孩子是在自主地學習,他們通過電腦找到了自己感興趣的東西。
最后一點人們會問為什么要給孩子電腦?這個問題本身就是錯的,因為它似乎暗示著給孩子電腦是一件特殊的事。孩子只是一個很小的群體,他們也是知識工作者的一部分。一個孩子一部電腦只是一個隱喻,一個孩子也可以有三部電腦,我們可以在未來給孩子們更強大的輔助工具。一個孩子一部電腦(人人電腦)只是一個最基本的權力。
如何“人人電腦”?
尼葛洛龐帝:我們必須有中國本地的合作伙伴,否則項目就不會取得成功。我和一些大公司的CEO講,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一臺設備,我們需要的是相關的投資。我們需要企業做出一些貢獻,同時你也會為此感到自豪。
那么如何把筆記本電腦降到很低的價格呢?一個普通筆記本,大約有65%的成本是來自于營銷,現在我們通過自己的工作完全可以把這部分成本去掉。我們還通過其他技術手段成功地降低了筆記本的硬件和軟件成本。
而購買電腦的資金一開始將由中央政府資助,但是未來孩子得到電腦的渠道會更多,比如:當孩子長大之后,這個電腦會作為禮物送給其他孩子。這個項目一開始會有大概兩億電腦的需求,其實這對于每一個孩子來說所需要的資金是非常少的,而我們的合作伙伴GOOGLE會極大地參與到這個項目當中。
最后我想說三點。第一點,在過去的兩年內,我幾乎都是每個月來一次中國,我來得越多卻覺得我知道得越少。我們希望人們可以把眼光放遠一些,而不僅僅局限于“100美元”的電腦上。我們的目的就是讓大家看到,我們要在全球范圍內開展這個項目。
第二點,這個項目是一個非盈利性項目。我們認為:為讓每個孩子獲得教育而收費是一件非常丟人的事情。
第三點,這是一個全球性的人道主義項目,但僅僅靠我們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在全球范圍內攜起手來。
責任編輯:孔 龍
結束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