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河北遷安的首鋼礦業公司,是首鋼的鐵礦石基地,是首鋼的“糧倉”。這個曾經讓職工喊出“紅旗還能打多久”的礦業公司,如何在一位“老總”及其管理團隊的精心管理下,又喊出了還想再活50年?對此,首鋼礦業公"/>
時看到趨勢,超前發現和解決問題
在實際工作中,我們努力培養處室管理者形成超前想到問題、超前采取措施的思維方式。郝總感覺,管理有三種境界:第一種是出現問題解決問題,人們天天被動地去應付、解決問題,如果不及時解決,就會出更大的問題。這是最低水平的管理。第二種是發現、解決問題,現在我們很多是處于這種管理境界。第三種是預測到事物的發展趨勢,超前想到問題、超前采取措施,在解決問題中創新,過一段時間就能夠看到超前思維的特殊作用。這是一種境界。我們積極朝著這個方向努力。比如,降低球團廠皂土消耗,這件事看上去很小,抓住了這個關鍵,把全流程都解放了。
把工作反反復復議透,不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實事求是出效益。這是超前行動的捷徑,也是低成本發展之路,大家在這個過程中都提高了水平。比如,球團廠的煤氣混噴熱工制度,形成了數學模型,將來就是核心技術。機械廠的軋球工藝,用數學模型一分析,能耗下去了,產量上來了。這使郝總意識到,有些工作是可以定量分析的,所以堅定了礦業公司搞數學模型的信心。比如,在不進行風量定量分析的情況下,球團廠環冷機系統要增加一臺風機,上了三次請示報告。后來,郝總建議他們把熱工制度分析一下,通過分析,知道風量到底能夠供應多少了,也就不用再買了。
郝總覺得,稱職的管理者。就是要通過超前思維、超前判斷,做到既挖掘人的內在潛力,也挖掘物的內在潛力,防止人力資源與物力資源的浪費以及資金的濫用。在這方面,首鋼礦業公司還大有潛力可挖。
感悟之五:要抓好管理。就必須創造性地開展工作
工作是在精神指導下進行的具體實踐,我們的任務是結合上級精神把我們這里的事情辦好。這些年,礦業公司也一直在思考到底怎樣才是對上級領導負責,怎樣才是貫徹執行上級的指示精神,怎樣才能夠真正有效地開展工作。我們形成的做法是:對于總公司的決策,我們首先是做到理解,這是做工作的前提。然后再把它落到實處。郝總對礦業公司廠礦黨政一把手說過:“我從來不照本宣科地傳達過上級文件,上級開會是給我開的,理解了就行。我給你們開會,你們記不記沒關系,理解了就行了。”
遠離總公司大院這種實際情況,也要求我們必須在吃透總公司政策、理解總公司文件精神的基礎上,創造性地去開展工作。如果用文件落實文件、用會議落實會議,工作倒也簡單,好像也挺對上面負責,但如果你把不完整的記錄傳達給員工,這本身就是走樣了。那么做,還不如給每人發一個錄相帶的效果好。
感悟之六:要抓好管理,就必須開動腦筋、轉變觀念和思維方式
原來問紅旗能打多久,現在看來,我們突圍到什么地方,就能打到什么時候。原來說是兩三年就死了,現在十幾年過去了,也沒有死。過去困擾我們的,實際上是一些老框子和舊觀念。當時,馬蘭莊鐵礦是地方的包袱,是上訪大戶。我們大膽嘗試著與他們合作,并且迅速扭轉局面。現在每年供礦業100多萬噸礦石,60、70萬噸精礦粉,還有很大的利稅。孟家溝有2億多資源,2001年我們把采礦證辦了。資源增加了,大家也看到前途了。水廠剝巖欠賬也還不了。我們又開始謀劃發展,延伸產業鏈,把礦區建成百億元工業園區,建球團二系列,建焦化。我們要在垃圾堆里撿金礦,再運作成幾件事之后,就有了年產800萬噸的能力,就會僅次于鞍鋼,資源在50年內還不是什么問題。
思維方式不變,人們的工作方式也就不會變;工作方式不變,一個單位的面貌也就很難改變。礦業公司一些單位長期被動,長期發低工資。郝總就下力氣調整管理者的思維方式,使他們知道應該抓什么,應該從什么地方開始著手抓。有一年的大年三十,郝總去球團廠,看到球團廠的領導班子正在研究解決鏈蓖機鏈節的材質問題。郝總說:“你們要解決好這個問題,就可以得諾貝爾獎。”什么意思?那不是他們工作的重點,更不是解決生產被動的關鍵,企業有很多基礎工作要抓,要從制度上去抓。現在,球團廠發生很大變化,來源于管理者思維方式的轉變。
關于工作方法,郝總覺得,能夠解決問題的方法是最好的工作方法。有人認為說話讓人好接受是好的工作方法,但這種方法可能10年解決不了問題,而說話嚴厲些、可能不好聽些,但兩天解決問題了,我們提倡哪種工作方法?當然能夠解決問題的方法才是最好的工作方法。在執行層,可以先沒有民主,但方法是要讓大家逐步養成自覺自愿地去作的習慣。礦業公司就是這樣:事情定下來了,就先去執行,對于總公司定下來的事情,礦業公司也是如此。
礦業公司面對的復雜社會環境,要求管理者必須始終開動腦筋、轉變觀念和轉變思維方式。這既是學習型組織理論的基本要求,也是他們創造學習型組織過程中的一點體會。
郝總謙虛地說:我們曾經講過,礦業發生的變化,其實礦業公司領導班子沒做什么工作,只是做了發現典型、推廣典型,總結經驗、推廣經驗的工作,尊重了群眾的首創精神。積極性上來了,大家就會飆著勁工作,就會有很多創造;工作形成氛圍了,領導就可以少管了;實現了信息化,領導不用到現場,就可以從計算機上隨時發現問題,工作效率也就提高了。我們所提出的“市場化、自動化、信息化和加強管理基礎工作”,其實就是把總公司的“創新、創優、創業”與礦業實際相結合的一個具體過程。我們通過“三化一加強”這個工作主線,使生產自動化、管理信息化等方面不斷升級,管理基礎工作的內涵也發生了很大變化。
聽完郝總的一番話,我們被一位國企領導人的強烈的責任心所震撼,看到他那種干事創業的激情。我們似乎也明白了他們為什么敢于喊出“真的還想再活50年”。
責任編輯 叢 容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