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語:無獨有偶,上周兩家全球知名的商學院美國愛荷華大學商學院、美國仁斯利爾理工大學拉里學院競相來滬宣布,計劃于今年進入中國市場,希望吸引更多中國學生報考他們的MBA,而且這兩大學院還不約而同打起了國際牌和特色牌。為此本報記者分別對兩位學院的院長進行了專訪,了解他們對中國MBA市場的看法和在我國的招生計劃——
愛荷華大學商學院:中國需要百萬MBA人才
美國愛荷華大學(TheUniversityofIowa)商學院被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評為全美排名29,并被商業周刊和財經時報評為全球50家頂尖商學院之一,在商業周刊的評選中,還被評為最快收回投資的MBA項目中第八位。身為經濟學家的Fethke教授對上海自有他獨特的見解。他認為中國有這么大的市場,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需要將近100萬以上、甚至更多的具有綜合性管理技能的MBA人士,才能支持中國如此快速的發展。人才的需求,特別是對于那些位于頂端的高層管理人員,不是過剩,而是不夠。
海外的頂級院校選擇現在這樣一個時期進入中國教育市場并不晚,雖然將面對激烈的競爭,但在歷經10多年的發展后,MBA教育有成熟的潛在學生和政府管理體制,中國的MBA教育市場經過短暫的調整之后,將會進入一個嶄新階段,在這個嶄新的階段里MBA會有以下幾種改變:
一是更多世界著名學府將在中國開設其MBA課程。二是課程設置將更加合理,面授的時間將加長,派到中國授課的教授質量將更高,授課內容授課方式將緊隨世界潮流,如更多采用案例、課前自學、網上工具,實戰模擬游戲和項目將成為課程一部分等。
此外,國外大學總部和中國分部的溝通將從單線(總部到分部)聯絡發展到雙線(總部與分部之間)聯系,到后來多線(總部,分部,學友會,商界等)的溝通。
而愛荷華大學進入中國市場的優勢是其MBA注重企業高層管理,但也以金融專業和保險專業見長,強調理論結合實踐,培養學生實際財務管理、財務信息技術管理能力。同時,老師隊伍均擁有美國一流大學的博士學位,其中有一位教授曾幫助多個國家建立股票和證券市場,另一名教授是CFA考試的發明者之一。
仁斯利爾理工大學拉里學院:中國市場呼喚“技術MBA”
成立于1824年的美國仁斯利爾理工大學,是美國最早的工科大學,而拉里學院是仁斯利爾理工大學五大學院之一,一直致力于科技創業和創新教育的發展和推廣,是美國技術MBA教育領域的佼佼者,在創業者雜志的MBA排名中排名前12位。“技術MBA”是以高新技術企業管理為背景和專門方向MBA教育新模式,已在美國得到企業和工商界的廣泛認可和推薦。該學院院長斯丹凝博士這樣詮釋“技術MBA”:“發明=創造+溝通+發展,而創新,則需要將發明付諸實施,因而需要培養眾多成功的創業家和服務于技術密集型企業的優秀管理人才——技術MBA。”斯丹凝博士認為,中國的經濟飛速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要求,使得企業對于科學研究和尖端技術領域的科研成果的市場化要求日趨提高,中國在需要諸多擁有技術背景的專業人才的同時,還需要更多能夠把技術和市場結合并進行綜合化管理的人才,這也正是他們“技術MBA”所要培養的對象和進軍中國市場的信心。
“技術MBA”課程將主要包括技術的導入、企業關系網絡的形成、企業伙伴合作關系、以及企業危機管理等,并將把傳統的工程科技課程與金融、市場及經濟學相互交融在一起,從而幫助學生融會貫通。并專為MBA新生開設了“領袖、英雄和創新家”的入門課程,教授學生掌握在國際型大企業、或置身于小公司的成長運作中所需的鼓勵合作、引領變革和駕馭創新的本領。
拉里學院今年計劃在中國招收15-20名學生到美國留學,并正在與國內10家大學商討開展“技術MBA”項目的合作,頒發聯合辦學文憑。
結束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