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MBA邏輯考題從解題思路上可分為"自下而上"與"自上而下"兩個推理方向,下面分別舉例說明:
(一)自下而上
假設、支持、反對、評價這四類題型的解題思路是"自下而上",即這四類題型都是讓我們從下面尋求一個選項放到上面段落中對段落推理起到評價作用,因此段落是由一個"有待評價的推理"組成的,又加上段落推理的成立還有賴于一些隱含假設,因此根據不同的問題目的而對隱含假設起到一定的作用是解題的關鍵。邏輯題的推理過程,是指前提到結論的思維變遷。
假設、支持、反對、評價這四類題所面臨的是一個"待評價的推理",也就是從前提到結論的這個推理是否能成立我們是不知道的,需要對它進行評價。根據不同的問題目的,確定不同的解題方向:問支持,就找一個選項說它可能對,即將答案放在論據(前提)和結論之間,對段落推理或者結論有支持作用就可以,所以既可非充分又可非必要;問削弱,就找一個選項說它不一定對,即將答案放在論據(前提)和結論之間,對段落推理或者結論有駁斥作用就可以,所以也是既可非充分又可非必要;問假設,則考慮使結論成立需要什么,哪一個是使其成立的一個必要條件;問評價,就是要去尋找一個能對段落推理起到正反兩方面作用的選項。
(二)自上而下
歸納與假設、支持、反對、評價題型的解題思路正好相反,其解題思路是"自上而下",即假定我們所面臨的段落的推理成立,讓我們從段落推理中推出某些結果。
二、三大命題原則
(一)"一視同仁"原則
邏輯命題的一個首要原則是是對考生一視同仁,也就是真正體現公平性,試題作為對知識水平的測試,應盡可能避免許多客觀因素的影響,任何人接受測試都應享有充分的被公 平對待的權利,并且保證無專業(yè)背景之間的差異。即MBA邏輯考試對任何一個考生都是公平的。具體地說,雖然邏輯考題都是基于一個段落,所涉及的內容像閱讀理解的文章一樣,內容包羅萬象,但讀懂文章、回答問題,無需任何學科、專業(yè)的特定知識,你回答問題所需的一切信息均已包容在段落之中,考生只需著重從邏輯推理的角度來思維。盡管有些考題涉及邏輯學中的專用術語,但并不需要正式邏輯學的知識來解答。
(二)"假設正確"原則
"假設正確"原則包含兩層意思:
一是對假設、支持、削弱和評價這四類推理思路自下而上的考題,在問題部分典型的問法是"下面哪個,如果正確(可行),……"。這使得選項在即使違反常識或專業(yè)知識的情況下,我們也不能質疑其正確性。應牢記的是:在五個選項內容本身無可質疑的情況下,通過考察推理能否成立,有無缺陷,去實現問題目的。段落或選項中所表述的信息、觀點或事實是否正確并不是我們所關注的問題。也就是說,段落中所呈現的觀點或事實是否正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體會推理方法是否成立,有何缺陷,以及如何通過問題的目的去評價它。
二是對歸納類推理思路自上而下的考題,我們要認為題干段落所描述的內容都是正確的,即題干內容在即使違反常識或專業(yè)知識的情況下,我們也不能質疑其正確性。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從題干出發(fā),進一步往下推,能推出什么結論。
(三)"五中選二"原則
邏輯考題編寫的一個基本原則是五個選項中的一個選項必須比其他的四個好。然而,正確選項的設計不能比其他四個選項明顯地好以致問題的難度變得太小。從某種意義上講,命題者構造高質量的迷惑性選項比構造正確選項的難度要大得多,對命題者來說,編制邏輯考題的最大痛苦與挑戰(zhàn)不在于如何編制出一個正確答案,而在于如何編制出一個非常像正確答案但又絕對不是正確答案的選項。因此,通常五個選項中只有兩個選項值得考慮(兩者中僅僅有一個是對的)。另外三個選項,盡管有時與推理主題有點關聯,但它們都忽略了論點的推理結構。
這個原則在"最能支持型"和"最能削弱型"考題中體現最充分,比如在"最能削弱型"考題中,至少有兩個選項能起到削弱作用,這時需要衡量其削弱的力度才能確定正確答案。
三大解題原則
(一)"答案不需充分性"原則
這個原則是針對以支持和削弱型考題為主要代表的解題思路為"自下而上"的題目而言的。
自然界和社會中的各個現象都是與其他現象互相聯系、互相制約的。如果某一個現象的存在必然引起另一個現象的發(fā)生,那么這兩個現象之間就具有因果聯系。其中,引起某一現象產生的現象叫做原因,被另一現象引起的現象叫做結果。因果現象是相對的,一個現象對于某現象來說是結果,而對于另一現象來說可能又是原因。例如,爆炸既是火藥達到一定溫度的結果,又是造成人員傷亡的原因。因果聯系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在時間上具有先后相繼的順序,即對一對因果事件來說,總是原因在前,結果在后,概莫例外。因果聯系的另一個重要特點是確定的原因總是產生確定的結果,而確定的結果總是由確定的原因產生的,兩者的關系是確定的。既無無因之果,也無無果之因。但任何確定事物的發(fā)生都依賴于許多條件或許多原因,現實生活中,我們很難找到某一確定發(fā)生的所有條件或原因,因此當問題目的讓我們尋求一個支持或反對段落推理的答案時,我們的目標是去尋求一個(僅僅是許多條件或許多原因中的一個)使結論成立的可能性增大或減少的答案,而絕非一定要去尋求一個使結論必然成立或必然錯誤的答案。切記:邏輯考題是要我們尋找一個與段落推理有關并對段落推理起到某種作用的選項,而并不是一個真理。
最典型的一道例題是曾有一道國外考題:題干是"某人正好看到天空中飛過兩只渡鴉,因此,他看到的下一只飛鳥也是渡鴉",問題是"下列哪一個選項能支持上面論述",正確答案是"渡鴉成群飛"。有的考生認為這個答案不正確,因為他看到的兩只渡鴉可能是成群飛的渡鴉中最后的兩只。這種思維錯誤主要在對答案并不需要充分性沒有清楚的認識。就這道題而言,渡鴉成群飛這個條件確定使得上面論述的結論"他看到的下一只鳥也是渡鴉"的可能性增大,因此它是正確答案。但即使這個條件找到了,我們也并不保證結論就一定正確,我們對于支持題型,僅僅是找一個使結論成立可能性增大的選項而已。
(二)"收斂思維"原則
這是與"假設正確"命題原則相關的解題原則。由于邏輯題只是選項本身字面所體現的意思,并且在段落中只能就給出的信息進行推理,因此千萬不能發(fā)散思維、聯想。許多考生總是對考題進行遞進推理,看到某一選項就得出一個并不必然的推理,總喜歡對選項進行諸如"如果,那么"的遞進,但是MBA邏輯題的思維推理大多只在一個層面上進行,并且只能在段落所給出的信息的基礎上進行推理。邏輯考題的正確答案必須是其本身含義加上段落之中的信息來實現問題目的,決不能對選項的意思進行遞進推理。換而言之,思維只能在段落之內,不能有段落之外信息的進一步推導。
(三)"相對最好"原則
這是與"五中選二"命題原則相關的解題原則。邏輯考題要求你根據段落里所給信息及邏輯推理,從下面五個選項中選出一個選項,從而實現問題目的。很多情況下,這個選項并不是專業(yè)知識背景下或常識中的最佳選項,但只要是五個選項中最能實現問題目的的選項就可以了,也就是要讓考生從五個選項中挑選一個相對最好的選項。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chuàng)"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