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在職MBA招生簡章 開門見山,講講我的備考攻略。首先,分析自己的長短優劣,制定總體戰略目標。每一個想報考mba的人,在開始復習之前,最好先瀏覽了一些往年的考題和復習資料,收集mba聯考信息,對考試有個全面的了解。然后分析一下對mba聯考三科:綜合(數學、邏輯和寫作)、英語掌握的程度,制定一個“跳一跳能夠得著”的目標。 以我為例,我1997年從成都科技大學(今四川大學)畢業,受過四年系統的理工科教育;自幼博覽群書,語文功底扎實;英語基礎好,通過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97年開始接觸管理知識,曾廣泛閱讀管理類書籍雜志,專業基礎比較好。綜合考慮上述情況,我覺得自己考mba有相當的優勢,成功的幾率非常大,因此我給自己制定了總分230分以上的總體目標,其中數學80分,英語70分,語文邏輯80分。以后的所有努力就是沖著這個目標去的。對付高考和mba聯考我都是用這個方法,結果最后mba聯考226分,與目標只差四分,可謂屢試不爽。需要注意的是,制定目標要實事求是,注意揚長補短,各科均衡發展。其次,在總體戰略目標的指導下,合理安排各科的復習。計劃是很重要的,但制定計劃之前,一定要有正確的復習戰略,而不是一味的花時間。每一步都要有助于實現你的最終目標,而不是為了做題而做題。以下是對聯考各科戰略的分別論述。
綜合篇
我的綜合考試戰略可歸納為八個字:丟車保帥,保七爭三。我覺得對于絕大多數考生來說,要在3個小時內做出(不是猜出)綜合試卷上的每一道題是不可能的。因為綜合考試題量很大,時間很緊,許多考生出于習慣思維,總想按順序把所有題目(尤其是數學題)給做出來。其結果往往是數學花的時間過多,碰到難題糾纏好長時間做不出來,會做的題沒時間做了,邏輯題連猜帶蒙,作文寫不完,甚至沒有時間涂卡,導致大幅度的扣分。傳統上認為的"得數學者得聯考"已經不太適用了。因為考綱突變之后,綜合科的分量劇增,而綜合科能否考好,往往是看考生能否正確的權衡數學、邏輯、語文三個部分,合理分配時間,通觀全局,揚長避短。“丟車保帥”就是說要權衡每道題的難度、所需時間和分值,做“投入產出分析”,來確定哪些題目先做、哪些后做、哪些必做、哪些試做、哪些不做。而"保七爭三"的含義就在于,每次考試中,簡單和中等難度的題至少占70%,這70%的分數是一定要穩拿的;在此基礎上,那30%的難題則是能做就做,不會做就猜一個。
對于數學我沒多費心,基礎階段除了按時上輔導班聽課之外,就是挨個做經濟數學基礎教材后面的習題。我覺得那套教材是經過千錘百煉的,題目質量很高,難度適中,緊扣經濟學應用實例,非常適合備考mba復習使用。我并沒有去看其它的復習資料,那三本經濟數學基礎教材后面的習題以及例題我至少是做了兩遍。我知道自己并不是數學天才,所以從不跟難題計較,但是那些基本題目和中等難度的題是一定要做熟的,而且在第一階段就應該做到。 由于去年數學考試方式變化,我在最后沖刺階段針對充分型判斷和選擇題型又進行了強化訓練。用的是機工版出的白皮書模擬試題,反反復復做了兩三遍。剛開始兩個小時還做不完,錯的也很多,到后來基本上能在90分鐘內完成,正確率也提高不少,基本達到了自己的要求。后來參加模考時,成績已經基本穩定在80分左右。另外的四次模考共七套試題,經陳老師講評過以后,又至少做了兩遍。之所以這樣反芻,就是要訓練自己第一時間找對思路,在熟練計算的基礎上,靈活運用分析、推斷、猜測等各種方法,在最短時間內找到最佳答案的能力。
邏輯篇
邏輯是我比較擅長的科目,因為邏輯題其實就是考察一個人的閱讀理解能力、周密思考能力和批判思維能力。復習邏輯不必花太多的時間,也不需要死記邏輯知識,但是必須非常注重復習的方法。我覺得復習過程中應該關注五個方面的問題:第一:題型對許多傳統的邏輯題如削弱題和加強題,一般人都能一眼看出答案,但是近幾年新出現的幾種題型如預設題、推斷題、評價題和數字推理題,卻有很強的技巧性,直接憑常識做非常難,而用特別的技巧則能做的又快又好。這幾種題在今后考試中出現的會越來越多。以考察逆向思維的預設題為例,陳君華老師講的“否定代入”,就是對付預設題的天才方法,沒有老師提示一般人是想不到的。邏輯的每種題型都有自己最簡單的解法,熟練掌握之是提高邏輯解題速度和準確率的最佳方法。第二:題眼每一道邏輯題都有自己的“題眼”。也就是題目評論的“靶子”。“題眼”往往是一個詞或短語,如果“題眼”抓錯了,就會出現“想歪了”的現象,選了無關的干擾項或次要項。所以說邏輯很大程度上是在考察閱讀理解能力,對語言敏感的人看完題干后不但能抓住“題眼”,而且能看出文字背后的弦外之音或者漏洞,甚至預測到作者會從那些角度設置題目。做到這一點,邏輯就算成功了一半了。 第三:語言理解的前提是能夠輕松的讀懂題目,但是mba考試的邏輯題都是抄gmat的英文題,翻譯的非常別扭,讀起來令人頭疼,甚至產生誤解,更談不上深層次理解了。所以一定要多讀多做這樣的拗口題,正式考試時就感覺不到譯文的障礙了。我是11月份買了機工版白皮書模擬試題,10套模擬題做完,感覺順口了許多。第四:速度與其他科目不同,邏輯的解題速度與正確率在一定范圍內成正比,做得太慢往往是不得法或者想歪了。邏輯題與充分性判斷一樣,每個2分,但是邏輯高手可以在30分鐘左右做完25道題,并達到90%左右的正確率,而數學則幾乎不可能,因此做邏輯題是非常合算的事。所以應該著重訓練自己的邏輯解題速度,方法是每25道題一組,用最快的速度做完。第五:狀態做邏輯題的狀態非常重要,不論是平時還是考試,如果覺得自己狀態不對,那就不要硬做。另外不要太摳一些艱深的數字推斷題,正式考試這種題非常少。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