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重慶大學工商管理碩士(MBA)招生面試有下題: 受原料價格上漲、競爭日益激烈及宏觀經濟環境影響,一家主營機械制造的大型上市公司近年經營日益下滑,公司董事會引入職業經理人陳先生期望扭轉乾坤。
陳先生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查后發現,經營下滑主要還是受宏觀經濟環境的影響較深,挖潛增效、加強市場銷售力度等措施會有一定效果,但不會太顯著。同時,陳先生覺得目前房地產市場火爆,應該可以有所作為。但房地產是一個需要大量資本投入的行業,稍有不慎就會導致很大損失。并且公司多年前就定下了發展戰略,要在本行業做深做細,成為行業老大。但陳先生還是對進入房地產行業的可行性進行了理性分析,包括投資風險收益分析等,顯示進入房地產行業是可行的。陳先生有以下方案可以選擇向董事會提出戰略調整:
1、 全面調整公司戰略,利用資金優勢高調進入房地產行業;
2、 局部調整公司戰略,與有項目有實力有經驗但缺資金的房地產企業合資,有限度介入房地產行業;
3、 小范圍調整公司戰略,收購小型房地產公司進入房地產行業;
4、 投資房地產上市公司股票,通過資本市場分享房地產行業發展利益;
5、 不作調整,按公司既定戰略深耕細作。
請考生幫助陳先生選擇向董事會提交的方案,按優選順序排列,并說明理由。
在經濟活動中面臨這樣的抉擇是經常的。一方面,企業在自己的傳統領域多年耕耘已達到一定高度,此時要追求高的增長率變得異常困難;另一方面,自己所不熟悉的新興行業屢傳財富傳奇吸引我們;但對風險的意識又使我們裹足不前。這樣,我們就可能錯過發展的機遇,也可能避開了前進路上的陷阱。
面對這一問題,董事會和職業經理人會作出不同反應。
董事會由投資者或其代表構成。通常投資者在創業初期會因激情而激進,到事業成熟穩定后會趨于保守,對他們來說,保持現有成果是底線,發展中的任何風險都需要特別關注,甚至放大。另一方面,董事會采用集體決策制,對風險的擔憂會傳染并放大,承擔風險的責任會使得成員慎言,因此說服董事會接受他們認為風險較高的方案會非常困難。
職業經理人沒有守成的思想包袱,沒有集體的約束,他的決策代表自己,因此易于作出。基于職業素養和向董事會負責的精神,他可以不帶傾向地做出理智分析,甚至請專業的咨詢機構作評估,他需要考慮的是方案本身的可行性。通過科學分析做出的決策考慮了投資、收益、風險等各個方面,因此他不應當定義為“保守”,也不應當定義為“激進”。
當然,優秀的職業經理人會根據對董事會的了解有策略地向其提交方案,以期順利通過。對在董事會通過時可能遇到的問題沒有足夠認識并據此準備預案,他就不可能成為一個真正優秀的職業經理人,他就可能斷送一個可能給股東帶來巨大收益的方案,這同樣是對股東不負責任的。
職業經理人可能犯的另一種錯誤是,在理性分析中加入個人傾向。個人的職業經歷會對某些行業產生好惡,對不熟悉的行業天然地、下意識地拒絕,此乃人之常情。但是如果職業經理人也如同投資者一樣用好惡或經驗來影響決策,那么他就不是一個真正優秀的職業經理人,他就可能將企業帶入歧途。
考生對試題的解答也很有意思,但最大問題是大多數考生加入了個人對行業的理解,擯棄或削弱了題干中理性分析的結論,來自傳統行業的考生傾向于不作戰略調整堅守傳統產業的方案,而來自房地產行業或相關行業的考生傾向于高調進入房地產行業的激進方案。
結束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