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影視升級為產業,當工作室升級為企業,當藝術家升級為企業家,誰有資格去分得中國影視產業價值數百億元的市場蛋糕?
有兩個世界環繞在蕭鋒左右。
左邊的世界,是創意、故事、劇本、演員、攝影棚、后期制作工作臺;右邊的世界,是策劃、談判、客戶、員工、商業計劃書、營收報表。
身為國家一級導演的蕭鋒,左邊的藝術世界曾經是他唯一的理想國;身為北京華映人國際影業投資有限公司董事、執行總裁的蕭鋒,這幾年越來越發現,右邊的商業世界很精彩。并且,離開了商業之橋,藝術的理想國也難以到達。
影視人的商業緊迫感,正在被不斷刷新的行業統計數據所激勵和鞭策。以內地電影市場為例,這個總量雖然不大、但增速極為驚人的商業領域中,總票房已經從寥寥十幾億元倍增至百億元。如果類比好萊塢及其衍生產業對美國GDP將近三分之一的貢獻率,國內電影產業未來的空間更是大得驚人。
但另一組數據又著實令人難堪。盡管有張藝謀和張偉平、馮小剛和王中軍等黃金搭檔,但2006~2009年票房最高的50部國產影片中,有36部影片由中國港臺導演或外國導演執導,其中又以香港導演占大多數。在這些導演身后,是一整條成熟而完善的影視運作商業鏈,在各個環節上都不乏杰出乃至卓越的經理人,他們深諳市場規律、熟稔商戰技巧、掌握最新的數字信息技術,能夠在短時間內迅速聚合一部影視劇作品所需要的國際資源,并通過巧妙運作獲得良好的市場口碑和商業收益。
兩個活生生的現實世界,對身為內地影視精英的蕭鋒們來說,充滿了挑戰和誘惑!
EMBA是一把金鑰匙
2005年,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商學院EMBA第五期班,來了一個名叫蕭鋒的“新同學”。
EMBA,堪稱商界精英的黃埔軍校,雄厚的師資、豐厚的商界人脈,是一個個事業有成的企業家向往的課堂!一名藝術家,來“湊什么熱鬧”?
蕭鋒自己心里,當然很清楚。
“要說編劇、導演、拍片、獲獎,這些對我來說已經是家常便飯,可當我想轉型嘗試作制片人時,發現自己的知識結構和人脈關系,都太單一了”,蕭鋒笑著告訴記者,“這是我當初下決心攻讀EMBA的原因。說實話,當初不單EMBA班上的同學感到稀罕,我在影視圈的朋友們也多有不解——老蕭啊老蕭,你哪兒有時間去學什么EMBA?”
沒時間?擠也得擠出來!
攻讀對外經貿大學EMBA期間,蕭鋒每個月上4個全天的課,“只要是學習日,我經常是凌晨三四點才放下書本,從商業的ABC開始學起,得從頭補啊!但回過頭想想,真值!”
蕭鋒告訴記者,EMBA帶給他的最大收獲,是通過知識結構的復合更新與升級,“換了一種思維方式,重新審視影視產業的機遇,重構藝術、技術和商業的融合,并從中捕捉到新的靈感與契機。”
“拿香港和內地的電影產業相比,素有商業片傳統的香港,經由幾十年發展,形成了成熟的產業體系,以及復合型人才的培養和篩選機制,而內地電影產業化改革還處于初級階段,成熟的產業體系還沒有建立,還有一大批沒有適應市場經濟的導演、制片人、編劇、監制……其中專業人才短缺是行業的短板,而復合型專業人才更是稀缺。”蕭鋒認為,內地影視業的藝術、技術和商業之間,形成了很深的隔閡。
更要命的是,身處其中的“圈里人”很難主動意識到應該打破這種隔閡,反而基于各自的“真理”爭執不下,令本來應該成功的影視項目變成雞肋。
2010年初,國務院辦公廳下發的《關于促進電影產業繁榮發展的指導意見》指出,“要大力加強隊伍建設,要培養出既懂藝術又懂現代信息技術的復合型人才,既懂經營管理又有外語交流能力、熟悉國際運作的外向型人才。”
2006年底,順利通過對外經貿大學EMBA全部課程學習的蕭鋒,以《中國電影產業化發展進程中復合型人才的培養》為題,形成了對現代影視產業發展的復合世界觀。
這樣的世界觀,以及在對外經貿大學EMBA學習期間積累的全新商界人脈關系,為蕭鋒的事業不斷帶來全新的發展。
最具代表性的“衍生品”,就是“北京華映人國際影業投資有限公司”(下稱“華映人”)。
畢業后,蕭鋒和幾個志同道合的EMBA同學合伙創辦了華映人。蕭鋒成為公司董事、執行總裁。國內EMBA學員合作辦公司并不少見,與影視行業相關的成功案例卻沒有。
華映人成立初期,也曾面臨困境。蕭鋒和他的EMBA同學抬頭四顧,發現別人已經在影視商業化發展的路上跑出很遠了,而且速度越來越快,而自己卻做什么賠什么。合伙人急了,作為合伙人中唯一專業人士的蕭鋒就更急了。
在影片《五顆子彈》做后期的時候,蕭鋒通過與國外頂尖公司的交流獲得了啟發。他和股東們將公司方向調整為電影高端技術。“我這幾年有三分之一的精力在拍戲,三分之一的精力在折騰公司,折騰數字特效及3D、4D立體電影,還有三分之一的精力在世界各國去跑、去追。”
《阿凡達》火了,華映人也被帶起來了,蕭鋒品嘗到了渴望已久的成功的滋味。成功總是給那些有準備的人。業界有人說:“在3D電影這個領域,華映人在國內至少比別人早啟動三年。”
最近,華映人還與長虹集團簽訂關于“3D影視節目技術合作”的戰略合作協議。接受采訪時,蕭鋒興奮地為記者展示了剛為長虹立體電視制作的“3D實拍節目展示片”,“華映人自主研發的2D轉3D的技術,與國際先進技術相比一點不差,但成本和價格都要便宜許多。”
培養復合型人才
什么是復合型人才?說白了就是讓搞技術的懂電影、懂商業,讓搞商業的懂技術、懂電影,讓搞電影的懂技術、懂商業——簡簡單單的排列組合,在企業的具體運作中可不簡單。
比如,華映人的大多數員工都是計算機專業的高材生,于是蕭鋒就經常安排他們觀摩研討電影,提高員工在電影語言方面的素質。他想要培養的是藝術和技術高度結合的團隊。“我們從劇本階段就要融入技術理念。每個人都要學會通過技術與藝術融為一體的表達方式,對每一個作品進行詮釋和構思。”
無論是公司內部管理還是外部合作,蕭鋒和他的EMBA同學們的一個深刻感覺是,有太多人看好影視產業這個蓬勃發展的文化創意市場,但來自文化、技術和商業圈子的精英伙伴,雖然積極的在融合實踐中不斷取得新的收獲、積累起新的經驗,但這種自發的進步與瞬息萬變的市場相比,還是太慢了,亟待進行系統化的現代影視復合人才鍛造。
于是,在與對外經貿大學領導的數輪“頭腦風暴”中,蕭鋒與母校共同碰撞出了“現代影視管理EMBA項目”。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商學院從事國際工商管理教育已近30年,作為首批獲準開辦EMBA教育的院校也積累了7年豐富的辦學經驗,以優異的教學品質著稱于國內強校林立的EMBA領域。對外經濟貿易大學EMBA一直致力于探求中國企業發展之道,推動中國經濟全球化進程, 對國內影視產業的關注已有時日。“把培養影視界高級管理人才的戰略任務和中國的商學院聯系在一起,以此項目為依托進行影視行業與商業教育的融合,是培養我國影視界領軍人才的戰略性探索。”對外經貿大學副校長張新民這樣闡釋開設這個項目的意義。
在 “現代影視管理EMBA”項目啟動新聞發布會上,作為兩大創辦方的另一方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會長楊步亭也指出了電影管理的特殊性。“電影管理既有一般行政管理和商務管理的特征,又有文化產品管理的特殊要求,所以電影既有藝術又有技術,急需一批復合型的高管人才。”
“這是影視產業一件令人興奮的事情!”蕭鋒告訴記者。曾受惠于對外經貿大學國際商學院綜合性EMBA的蕭鋒,已經成為“現代影視管理EMBA”這個細分領域的重要推手。結合自身的理論研究與經營實踐,蕭鋒認為此項目的要旨,即在學科設置上跨越影視和管理,培養既懂藝術又懂經營管理、熟悉國際運作的復合型人才。
比如,即將入學的首批現代影視管理EMBA班40位學員,將在入學模塊就開始體驗極為精彩且充滿挑戰的“沙盤演練”環節。“這樣的課程設置,初衷是讓學員們快速進入一個全新的商業帝國,在知識破冰的同時,重新認識自我、挑戰自我和塑造自我。”
所謂沙盤演練,即由老師給出商業目標、制定游戲規則并分配商戰小組,各小組中同學們分別擔任董事長、總經理、人力資源總監、銷售總監、財務總監等,組成虛擬運營團隊。通過沙盤推演,還原商戰中從公司發展戰略制定、產品市場定位、新產品研發、市場培育、對市場的判斷到產品的銷售、人力資源的待崗與培訓等全過程。
“沙盤中那一堆像賭場里籌碼的東西給你的沖擊比財務報表里的數字要有力量得多。”EMBA 17班的伊險峰談了自己的體會,“當然,還有我們司空見慣的研發、生產、產品、銷售、市場競爭,也簡簡單單地飄浮在沙盤之上。真正有趣的還在于,在同等市場條件下,在經營上沒有壓力的情況下,甚至在融資能力上不但條件相當而且可以隨意融資的情況下,為什么企業發展的差別會如此之大——有人做到了資產凈增三倍,我們卻虧損一空?”
“決策者的魄力、團隊調動能力、投入程度,放到我們這個沙盤故事當中,可能還包括游戲精神,都是左右成敗的關鍵。那句老掉牙的話,叫性格決定命運——一個企業的性格、一個團隊的性格、一個領導者的性格,最終決定了結果。”伊險峰說。
“經歷過這樣的沙盤推演,傳統影視人都會受到極大的內心沖擊和震撼,啟動從藝術家向企業家的快速一躍!”蕭鋒笑著對記者說。
現代影視管理EMBA學位項目作為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商學院傾力打造的重點項目,集結了國內外教育界、影視界和其他藝術領域的頂級大師,還結合影視行業管理的特殊性專門設立了影視策劃與制作、制片管理、營銷管理、電影營銷與發行、全球電影產業化現狀與研究等特色課程,該項目11月將開班的第一期既引起了業內的高度關注,據悉學員中將不乏一些影視界知名人士,但校方暫不便透露姓名。
“EMBA的最大特色,就是源于實踐,經過理論,指導實踐。”蕭鋒告訴記者,“在影視管理EMBA班,我們將共同選擇劇本,共同融資,共同配備導演及團隊,共同完成一個完全市場意義的畢業作品,用票房和衍生價值來檢驗學習是否提升了自己。”
附1:中國對外經貿大學現代影視管理EMBA部分師資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校長、博士生導師 施建軍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副校長、博士生導師 張新民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商學院執行院長、博士生導師 湯谷良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張建平
北京電影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鄭洞天
著名導演 陳家林
中國傳媒大學副校長、博士生導師 高福安
中國傳媒大學影視藝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胡 克
中國藝術研究院院長助理、博士生導師 賈磊磊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 尹 鴻
著名導演、中國電視劇導演工作委員會副會長 閻建鋼
著名導演 馮小剛
附2:蕭鋒簡介
蕭鋒,國家一級導演、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會員、中國電影導演協會會員。先后畢業于南京藝術學院、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高導班、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商學院,EMBA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北京在職MBA學費因院校不同有差異,如北京林業大學學費2.2萬、北京大學39.8萬、北京信息科技大學5.8萬等。涵蓋周末班、集中班等授課形式,獲學位證+畢業證(...
在職MBA報考一般有非全日制碩士、中外合作辦學碩士及國際碩士三種類型。非全日制MBA報考要求本科畢業3年、專科畢業5年、碩士博士畢業2年,需通過國家統一研究生考...
在職MBA院校學費匯總,在職MBA有同等學力申碩、中外合作辦學碩士、國際碩士三種好考途徑。同等學力申碩先學后考,專科及以上可報課程班,本科有學位工作滿3年能申碩...
北京在職mba院校同等學力申碩MBA如武漢輕工大學、西北民族大學等免試入學,學費低至2.2萬,適合體制內晉升且可網絡授課。中外合作辦學MBA像北京郵電大學-法國...
在職MBA有學歷和學位證書嗎?同等學力申碩在職MBA完成課程、通過考試及答辯獲碩士學位證,無學歷證,單位認可度在職稱評定等場景有優勢;中外合作辦學碩士完成課程獲...
mba有在職研究生嗎?在職攻讀MBA有四種路徑:同等學力申碩免試入學,適合追求高性價比的在職管理者,但僅獲單證;中外合作辦學碩士結合國內外資源,提升國際視野,獲...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