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研還是就業?成為擺在高校畢業生面前的一道難題
10月10日至10月30日是2008年研究生入學考試的報名時間。盡管碩士研究生的學歷,吸引了眾多學生爭相追捧,但現在也有不少學生對這個“頭銜”不再迷戀,記者在上海各高校采訪中發現,許多準備考研的考生,似乎還在猶豫:究竟要不要考研?也有一些已拿到了學校保研資格的學生,也在考慮要不要接受這塊“天上掉下的餡餅”。讀研,究竟值不值呢?
[現象分析]
考研隊伍以三種類型為主
目前的考研隊伍中,大概有這么幾種類型:一是為考研而考研,并因此荒廢了許多學業;二是考研是為了逃避就業壓力;三是隨大流,別人都考研,我也要考一下。
一些學生讀大二的時候就開始為考研做準備,積極參加各種培訓班,而且還有意放棄一些基礎課程的學習,騰出時間復習將來考研有用的科目。也有些同學從一開始就不喜歡所學的專業,一心想通過考研來改變專業方向。
而下定決心通過考研改變自己的職業命運,以便獲得更好的發展平臺是絕大多數考生的想法。一位大四學生在網上發帖,自己本科讀的不是名校。為了不讓一畢業就失業這種情況發生,家里人早在大一入學之際,就讓她準備考研,“家里人說,不考研,就很難找到一份好工作”。她也想繼續深造,首先是讀英語文學語言專業。
收獲與當初的期望值有距離
-畢業研究生:讀研不值
兩年前的10月,因為想繼續學習,中文專業本科四年級學生小林選擇了考研。2005年她順利地考上了自己所在學校的中文專業的研究生。“在考上研究生的那一刻,對研究生的生活滿懷憧憬。可是辛苦地修完研一上學期的課程后,我卻感覺自己又回到了本科時代。有些課程甚至是我本科已學過的。”小林認為學校對兩年制研究生培養方式并不是自己認同的:“一年讀書一年實習,在該段學習的時間里,導師基本不管,花兩年時間讀研究生一點效果都沒有。”
本市某高校新聞專業的在讀研究生小鄭說,真的有點后悔考研了,這幾年每年的高校畢業生都在增加,就怕自己畢業了,還找不到本科那時的工作。“現在文科畢業的研究生,基本工資與本科生沒啥區別,干的活與本科畢業生也沒什么不同。”
張同學明年畢業,他覺得自己很失落,“作為一個研究生,應該可以找到一份比本科生更好的工作”。小郭也很清楚自己找工作的狀態,他認為,“相比本科生來說,因為是研究生,所以總想著能去大公司拿高工資,差的公司基本不投簡歷,比較后可能會自食苦果,但還是放不下面子。”
一些文科類的畢業生回想自己的研究生生活,都認為,“要說讀研一點收獲都沒有,那不客觀,但比較終收獲的與當初自己的期望值距離很遠。”
-棄研族:為就業放棄保研
張華(化名)是本市一所教育部重點高校工商管理專業的大四學生。作為班里排名第二的她,在今年秋季開學后,就接到學院的通知,自己有資格保研,但在經過了一番“思想斗爭”后,張華選擇了放棄。她解釋,自己是學商的,很希望能夠到企業里鍛煉,積累一定的實踐經驗,工商管理的碩士都要求有3到5年的工作經驗,如果保研,必定要放棄原來的專業,覺得不值得。她的打算是在企業工作幾年后,再嘗試選擇讀研,考MBA,一步步完成自己的職業理想。而且,她表示,比較關鍵是她對自己找工作有信心。
華東師大的林欣(化名)讀的是新聞專業,比較近也作出放棄保研的選擇,她說,盡管自己考進大學后,就一門心思希望能讀研,但經過在新聞單位幾年的實習,她現在則選擇了放棄。在她看來,目前許多新聞單位對研究生和本科生都是一視同仁,誰有能力誰上,讀了三年的碩士,出來還和本科生干同樣的活,太浪費了。
同濟大學新聞專業畢業生小羅也同樣放棄了考研究生,她表示,現在的研究生課程,有的都變成“大五”、“大六”了,有的甚至和社會很脫節,學起來也沒意思。
“許多過來人讀完研之后發現就業壓力依舊很大,一張研究生文憑并沒有給工作增添重量級的砝碼,卻發現本科畢業就工作的同學已經‘混’得很不錯,為此許多學生會認為讀研并不是好選擇。”一位在高校長年從事研究生招生的老師坦言,他說,就業市場的壓力,是學生選擇放棄直研的一個主要原因,也使研究生的光環越來越黯淡。
一名研究生說,現在研究生越來越多,找不到高薪工作好像對不住三年寒窗。而事實上,國內的高薪崗位并沒有那么多,絕大部分碩士、博士還是供職于高校和實際工作崗位,因此,對于年齡偏大的或者家庭經濟困難的大學畢業生,考研并不是上策。當然,對于一些有抱負、有理想的學生而言,考研還是不能放棄的。在采訪中,一名負責就業指導的教師告訴記者,根據以往的經驗,每年年底的兩個月,一般是企業招聘人才的“蜜月期”。在這段時期,企業人才需求度一般可占到全年的70%,而春節過后到10月份,人才需求只能占到30%。與此相反的是,學生的就業意向在“蜜月期”只能占到30%,因為有一大部分畢業生在準備考研。當一部分畢業生考研無望后,才轉向選擇就業崗位,如此一來,便形成了“70%的人競爭30%崗位”的局面。
在高校從事學生就業工作多年的張女士表示,無論是考研、放棄保研還是選擇工作,都是大學生自己作出的人生選擇。對于大學生來說,不論怎樣選擇,比較為關鍵的是,要了解自己,自己確定一條比較適合的路來走。 作者:董川峰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