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人民的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滿足人們的多方面需求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以上這段表述揭示了科學發展觀的:
A.核心和本質 B.實質 C.基本要求 D.內涵
2.2000年國內生產總值是1980年的6倍以上,超過原定20年翻兩番的目標;商品供應普遍短缺的狀況根本改觀;經濟結構實現重大調整;基礎設施薄弱的狀況得到明顯改善,人民生活實現了歷史性跨越。這段材料表明:
A.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目標已經基本實現 B.“三步走”戰略的第一步已基本實現
C.“三步走”戰略的第二步已基本實現 D.“三步走”戰略已基本實現
3.我國現代化的發展戰略,富強是指經濟現代化,民主是指政治現代化,文明是文化現代化。從以上這段話可以直接得出我國現代化發展戰略的特點是:
A.戰略實現過程具有不平衡性 B.既具有雄心壯志,又實事求是
C.注重社會全面協調發展 D.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為出發點和歸宿點
4.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必須大力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我國產業結構優化和升級的目標是:
A.形成以高新技術產業為先導、基礎產業和制造業為支撐、服務業全面發展的產業格局
B.形成以農業為基礎、工業為支撐、第三產業全面發展的產業格局
C.形成以效益為中心、結構為基礎、速度為條件的產業格局
D.形成東西互動、優勢互補、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產業格局
答案:1.A 2.C 3.C 4.A
二、多項選擇題Ⅱ:下列每題的選項中,至少有一項是符合題意的,少選、多選、錯選,該題不得分。
1.溫家寶在“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講話中指出,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關系黨和國家工作的大局,關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長遠發展。其依據是:
A.科學發展觀是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體現
B.科學發展觀是我們黨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規律認識的進一步深化
C.科學發展觀的實質是要實現經濟社會更快更好的發展
D.科學發展觀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實現現代化的根本指針
2.十六屆三中全會指出,按照“五個統籌”的要求,深化經濟體制改革。下列選項中是對“五個統籌”具體內涵的體現的是:
A.在推進經濟發展的同時,大力發展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等事業
B.逐步建立城鄉統一的勞動就業制度、戶籍管理制度、義務教育制度和稅收制度
C.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D.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
3.在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中,15個小康實現程度達90%以上,9個達80~90%,7個在80%以下;目前農村還有3000萬人的溫飽還沒有完全解決,相當數量的人口雖然已經解決了溫飽,但還未達到小康。這段材料表明:
A.我國目前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發展很不平衡的
B.鞏固和提高目前達到的小康水平,還需要長時期的奮斗
C.人民生活總體上還沒有達到小康水平D.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提出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4.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戰略的特點表現在:
A.既具有雄心壯志,又堅持實事求是B.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為出發點和歸宿點
C.注重社會的全面協調發展D.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5.“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并不是比較近提出來的,上世紀50年代就曾用過這一提法。改革開放以來,至少在1984年中央1號文件、1987年中央5號文件和1991年中央21號文件即十三屆八中全會《決定》中出現過這一提法。但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其背景和涵義與以前有很大不同。具體表現在:
A.是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
B.我國總體上經濟發展已進入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新階段
C.在以人為本與構建和諧社會理念深入人心的新形勢下
D.是統籌城鄉發展,實行“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方針的具體化
答案:1.ABCD 2.ABCD 3.ABD 4.ABCD 5.ABCD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
14
2009.04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在各方面先進和落后的并存,是我國基本國情的重要特點,它決定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發......
14
2009.04
新時期的解放思想,關鍵就是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首要的基本理論問題的思想解放,這個首要的基本理......
14
2009.04
1.社會主義興衰成敗的重要歷史經驗,即能否從本國的實際出發,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進行......
14
2009.04
鄧小平指出:“我們現在所干的事業是一項新事業,馬克思沒有講過,我們的前人沒有做過,其他社會主義國......
14
2009.04
口試老師一般面試的老師都是該系外語比較好的老師,像北大這樣的重點大學,各個院系都有很多老師到國外......
14
2009.04
從2005年起研究生初試中英語取消聽力,英語聽力和口語的考查放到復試中進行,英語聽力和口語的分值要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