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擴招轉眼已經走過了10個年頭,在全球金融危機影響造成就業難的背景下,近日教育部又確認2009年碩士生招收計劃比2008年增長5% 。消息一出,立即在社會上引起熱議,有人認為此舉無異于飲鴆止渴;也有人認為有助于與國際先進的研究生(論壇) 培養模式接軌,提高國民受教育水平。而3月6日,住魯全國政協委員、山東大學副校長、威海分校校長韓圣浩在接受采訪時稱,他在全國兩會的提案就涉及合理控制研究生規模。
全球金融危機背景下,高校畢業生就業難成了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全國兩會上代表委員們紛紛為這一難題想辦法。針對有的代表委員提出,通過擴大研究生規模緩解就業壓力的建議 ,住魯全國政協委員、山東大學副校長、威海分校校長韓圣浩予以堅決否定。
韓圣浩:不宜擴招
“借研究生擴招來解決就業難問題無異于‘飲鴆止渴’。”3月6日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韓圣浩委員指出,近年來研究生擴招已經帶來了教育質量下滑問題。2001年到2005年間,大學畢業生就業率逐年下降,沒法落實工作的人數大幅增加。高校擴招在導致畢業生就業困難的同時還帶來了人才閑置、高才低用的“人才高消費”現象。
韓圣浩在接受采訪時明確表示:“為了緩解就業壓力,把本科畢業生繼續留在學校接受研究生教育,當然對減輕比較近幾年的就業壓力有幫助,可是三年過后等他們畢業了,同樣會面臨很大的就業壓力。”
高校:就業率走低
中國大學的擴招是從本科生開始的,始于1999年。這一舉動改變了大學生的供應關系,使得越來越多的本科生選擇了考研(論壇)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中國海洋大學、青島大學、青島科技大學等駐青高校近幾年的研究生擴招率一直保持在5%以上。盡管島城高校就業部門不愿公布研究生的具體就業率,但都承認這一數據持續走低。
今年韓圣浩委員提交的提案,就是針對如何解決當前研究生教育存在的諸多問題。韓圣浩為此支招,比較重要的一點就是,應以實際需求為導向,強化市場意識,合理控制研究生教育規模。
■校園調查 七成受訪大學生愿考研
為了解大學生對研究生擴招的看法,3月3日,記者在青島科技大學高分子學院、傳播與動漫學院分團委的幫助下,對兩院242名大三學生進行了調查,結果有171名學生愿選擇考研,占70%以上,對于前途規劃,剩下的學生也都表示考研在他們的考慮之列。另據記者采訪了解,由于就業壓力大,應屆畢業生中青睞讀研的人數比例更大。
■“復讀生”考到啥時都有家長支持
從調查結果可見,大學生對于研究生擴招普遍持歡迎態度。
為什么大學生對考研抱有如此高的熱情?除了大學生自身希望以考研來逃避就業壓力,大學生父母背后的支持也非常關鍵,這個年齡段的家長一般都沒能接受高層次的教育,所以普遍對學歷很看重,他們認為高學歷就代表了好工作。
2008年從青大法學院畢業的趙英佐,考研失利 ,今年又報考了北航的研究生,“現在經濟不景氣,想找個好工作太難了,所以我才想去讀研究生,等三年以后經濟好轉再去就業,而且父母也非常支持我去考研,告訴我不用擔心增加家里負擔 。”小趙告訴記者,如果今年考不上,他還會考慮再考一年,父母都希望他能夠一心一意學習,如果能讀到博士,家里也會一直供著。
“我爸媽都非常支持我去考研,覺得學歷提高以后,就業后勁肯定比本科要強,但我覺得工作經驗比學歷更重要,所以選擇了先就業。”青科大大四生王光耀說。
■非畢業生考研不如去職場占位子
比起有過找工作經歷的師哥師姐們,青科大高分子學院大三學生朱博江比較“ 看得開”。“我感覺去讀研是浪費自己的時間和精力,而且還會給家里面造成很大的負擔,自己不掙錢,還要讓家里面掏學費,那就成啃老族了,還不如早工作,自己養活自己。”除了擔心增加家庭經濟負擔以外,小朱還考慮讀研的時間成本,他認為與其去費心費力提高學歷,還不如先去職場上占個位置。“在我看來,3年的工作經驗,要比去讀3年的研究生重要得多,一個有3年工作經驗的本科生,在職場上要比毫無工作經驗的研究生更受歡迎。”
有趣的是,盡管小朱寧可工作也不去考研,但他在青大上大四的女朋友卻保送研究生成功,“剛要保研的時候,她也很猶豫,不知道該去讀研還是該去工作,我覺得女孩子還是讀研比較輕松,就支持她保研。”但小朱還是勸女朋友多去積累些工作經驗。
在受訪的非畢業生中,和小朱持有同樣“位置論”的人有好幾個,他們擔憂以后的研究生就業還不如現在的本科生就業形勢,畢竟多數大學生考研的主要目的還是將來找工作。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
30
2008.07
學院名稱 專業代碼 招生專業 招生人數 聯系方式 聯系人 辦公電話 電子郵箱/學院網址 紡織學院......
07
2008.05
中國古代史學科是國家重點學科,擁有何茲全、黎虎、晁福林等著名學者,在先秦史、秦漢史、魏晉南北......
07
2008.05
歷史學系現有世界史、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歷史地理學、專門史、史學理論與史學史、歷史文獻......
30
2006.10
......
11
2006.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