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各大研招單位陸續公布院校分數線,大家對復試、調劑、或者其他進路有了一個明確的方向。順利進入復試的同學,下面馬上就要迎來決定生死的復試環節啦,千萬不可掉以輕心。很多院校在復試的考試大綱里不提供參考書目,這讓許多同學不知從何下手準備考試。其實這種情況下,復習備考還是有章可循的。
考研是一門應試考查,如果找到專業課出題的源頭參考書,自然事半功倍,勝券在握了。對于跨專業考生而言,尤其如此。但是,不指定參考書,不意味著沒有參考書。而找到這些“秘而不宣”的參考書,其實很簡單。下面告訴大家可供參考的幾個規則:
相信經典的力量
為什么要“擁抱”經典教材?因為經典教材是對本學科知識的高度濃縮和概括,提出本學科的“真問題”,引導你去追問,去思考。經典教材可以“讀厚”,因為有容乃大;也可以“讀薄”,因為含英咀華、去粗取精。就經典教材的選擇而言,任何學科或專業中經過時間淘洗、實踐篩選后剩下的所謂經典教材為數并不多(注意,是教材,不是原典),怎么重視都不為過。
選擇教材不要抱有偏見
在選擇經典教材時,千萬不要以派別定親疏。比如,經常有同學會問:人民大學出版社的書要不要看?出版社的書要不要看?或者人大老師的書或論文要不要看?清華老師的書或論文要不要看?當然要看。僅就人文社科領域而言,中國各個大學之間并未形成觀點、立場明確的“學派”,根本無需考慮流派的區別!盡情去看就好!
真題會說話
不指定參考書,那真題便是終極的參照!如果說,經典教材和導師寫的書,是一縱一橫的經緯網,那真題便是數據分析里的熱力圖,它會告訴你到底哪些內容是你需要牢牢記住的,哪些領域是從未被關注過的不毛之地。
但不建議主張大水漫灌式地看書,因為研究生入學考試所考查的范圍和深度是極其有限的,所以我們對書目的選擇,必須建立在對歷年真題的而深入的分析基礎上,有的放矢,把時間花在真正能幫你產生分數的地方。
善用方法
其實,比較直接比較有效的方法就是向考上的師兄師姐取經。每年學校都會公布錄取名單,拿著這些名單,想辦法聯系到他們,要資料,求經驗,說幾句好話,什么資料信息都要出來了!
但給大家一個建議,在問“前輩”之前先要有自己的思考,比較忌諱這類讓人啼笑皆非、不知道該怎么回答的問題:師兄(師姐),我該怎么復習?
出題必然開放
題目開放的好處是不拘束、可拓展、有充分的緩沖或轉換空間。舉一道題目為例。北大傳播學考卷中,有一道題要求分析“鳥叔之風靡全球”。這是一個很好的考查時事熱點與專業理論結合的題目,有許多角度可供分析,似乎誰都能說上幾句,但要想把問題說透,就不那么容易了,需要帶上傳播學的眼鏡,以學科視角來審視分析。既緊貼社會關注,又有理論延展的空間,這樣的題目,參考書自然不會給你答案。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
28
2017.03
師最會問什么問題?是通過什么樣的形式進行考察?下文總結了常見面試及口試問題,還沒復試的同學參考準備......
28
2017.03
在面試過程中小伙伴們一定要調整自己的情緒,進考場前多做幾次深呼吸,告訴自己,沒問題的!......
28
2017.03
首先,要仔細看指定的參考書,同時應注意基礎知識點的鞏固,把初試之前準備的內容看一遍。......
28
2017.03
想到學姐自己在兩年前,一戰結束的這個時候,考完就感覺不是很理想,對過試卷答案后哭了好幾回。......
28
2017.03
如何見招拆招,來給你支招。......
26
2017.03
部分招生單位將實踐(實驗)技能考核納入復試。下面就具體來談談各部分如何通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