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旅游與環境碩士(MTM)項目是經中國教育部批準,中、美大學聯合培養,修業年限為三學期(1.5年),頒發美方學校文憑的新型研究生培養模式。旨在培養具有國際化視野的區域旅游與環境領域高水平管理人才。
中國旅游研究院武漢分院成立于2010年8月,是經國家旅游局、中國旅游研究院批準,報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備案,以獨立法人機構“湖北區域旅游研究院”為依托,開放式旅游專業化研究機構,也是目前國家旅游局在中國高校設立的唯一一家分院;是凝聚各方力量,為深入開展旅游熱點、難點與重點問題研究,搭建起的“政府、企業、學界”三位一體、良性互動的新型協同創新平臺。
分院下設四個中心:旅游學術研究與學術交流中心、旅游政策研究中心、旅游行業專業化咨詢中心、旅游業發展信息數據中心,且設有理事會和學術委員會,理事會對分院運行和發展進行全面指導,學術委員會是分院權威性的學術評議機構和技術咨詢機構。現有專職研究人員13人(截止2015年底),兼職研究人員25人。其中,教授15人,具有博士學位者38人。團隊人員長期從事旅游及相關的研究和教學工作,視野開闊,學風嚴謹,成員秉承“政府智庫、業界智囊、學術高地”的宗旨和“突出重點,體現特色,理論應用并重,學科交叉互動”的發展原則,立足國家需要,緊密貼近旅游發展實際,從旅游發展的熱點與重大問題切入,尤其關注湖北與華中地區,以區域發展、旅游資源開發與保護、旅游信息技術等為重點,開展了廣泛而深入的理論和應用研究。
分院近五年承擔了國家級、省部級以及企事業單位委托的研究項目百余項,相關研究成果對國家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如分院自成立以來每年出版《中國旅游業發展報告》,全盤梳理中國旅游業發展狀況,為中國旅游可持續發展提供了超前的思想引領和有力的學術支撐,為國家及各地旅游業發展提供了決策依據和重要參考,獲得各界贊譽;又如僅2015年分院承擔 “國家旅游中心城市建設理論與實踐”、“國際旅游示范區標準研究”、“武漢市兩江四岸旅游區總體規劃”等,為旅游推動城市發展,提升城市品質提供了重要理論支撐;“清江流域綜合開發——以文化旅游為引擎的流域協同發展研究”為少數民族地區脫貧致富提供了重要指引;“以旅游為突破口促進長江經濟帶發展研究”為長江經濟帶沿線政府實施中央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戰略提供了政策參考;“武漢市首批國家休閑旅游示范城市創建方案”為武漢市創建國家休閑示范城市提供了重要的實踐指導。同時,分院積極開展高層次國際交流與合作,在加拿大成立了“中加旅游研究中心”,與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聯合舉辦區域旅游與環境專業碩士研究生,并通過論壇機制積極推動高水準旅游學術交流。
本項目的招生對象為旅游及相關專業本科畢業生,采用中英雙語教學方式。該教學方式為中國學生創造了具有國際標準的學習環境,為我國因語言障礙而無法獲得學習世界先進旅游管理理論和實踐的學子開辟了一條新通道。這是中美辦學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也是引進和學習國際先進教學理念、思路和方法以及辦學模式的有益探索。
目前,MTM項目2017秋季還有少量招生名額接受校內外優秀碩士研究生調劑,詳見MTM項目招生簡章
聯系人:楊老師龔老師
郵箱:wuhancta@163.com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
13
2017.03
2017年武漢科技大學考研調劑公告......
13
2017.03
2017年中南林業科技大學考研預調劑公告......
13
2017.03
2017年西安科技大學考研調劑公告......
13
2017.03
2017年寧夏師范學院考研預調劑信息......
13
2017.03
2017年蘭州理工大學考研調劑公告......
13
2017.03
2017年塔里木大學考研調劑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