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復試幾乎對每個參與者都很重要,幾乎每個人都可能體驗到緊張的情續,這是正常現象。誰也不想功虧一簣,讓自己的努力付諸東流。那么在這關鍵的時刻,誰能把握好自己的心態,誰就能順利通過復試,在考研大戰中勝出。“大風大浪都過來了,小河溝里怎么能翻船?”如果在面試的過程中過于緊張,或者過于看重結果,對自己不夠自信等,都可能會使自己不能正常發揮。
1.復試過程中過于緊張過于焦慮。 美國著名的成人教育學專家卡耐基發現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生來就膽怯、害羞、臉紅的人。這些心理的異常現象都是人在后天的成長過程中因某種經歷誘發生成的。既然是后天,就是能克服。卡耐基還說:“世界上沒有一點都不膽怯、害羞和臉紅的人,包括我自己。人人都有,只是程度不同、持續的時間長短而已。”心理學家告訴我們:膽怯、害羞和臉紅的人往往對于人際關系格外敏感,也就是人家說的“臉皮兒太薄”。從心理學上講,這類人太在意別人對自己怎么看,而對自己缺少應有的自信。不敢當眾表達自己的感受,不僅自己活得很累,也讓別人感到不舒服。
2.目的性過強,太過于看重結果。 研究表明,動機與成績成倒U曲線,如果缺乏動機或動機太強都不利于復試中的正常發揮。越看重成績,越擔心成績不好,反而會抑制自己的正常發揮。
瓦倫達效應告訴我們,越是擔心失敗可能越會失敗。如果你越看重成績的好壞,往往結果越不會得到好成績。因此,你是關注整個復試的過程還是注重復試的結果,對你的心態影響很大,你的心態又直接決定你的行為。聰明的你該怎么做,知道了嗎?
3.以平常心對待考試過程中的焦慮。 焦慮主要是生理層面的內容,絕不會因人欲擺脫它的心理愿望而消失。通常是,焦慮給我們帶來不快,所以我們希望能擺脫它,但是你越想擺脫它,你也就在它身上加注了越多的注意力,生理層面的內容的典型特點便是:個體給它的注意力越多,它在個體的身上便越顯著。一句話,你越想擺脫焦慮,你也就會越焦慮,而越焦慮,你便越想擺脫它,結果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斬斷這個惡性循環的唯一辦法便是由它去罷。一旦你不再注意身上的焦慮,焦慮狀態便會自然而然地消失了。
其實在重要的事情之前出現一定的焦慮是好事情,研究表明只有適度的焦慮才能比較大程度地發揮你的潛能,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一般來說,考試前的適度緊張是必要的,它可以提高學習效率,有利于考試的臨場發揮。換言之,中等程度的焦慮水平,在考試的時候發揮比較好;對考試完全無所謂或過度焦慮,臨場發揮都不會理想,過度緊張還容易導致身體不適,甚至“考砸了”。
由于復試是研究生入學考試的比較后一個環節,幾乎每一個通過初試的人都會很緊張復試,誰也不想在這比較后一搏中敗下陣。借用德國作家歌德的一句話,目標越接近,困難越增加,但愿每一個人都像星星一樣從容地沿著既定的目標走完自己的路程。希望大家都能順利通過復試,攻克這比較后堡壘,拿到研究生的入場券。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
27
2017.02
又是一年復試時,剛剛結束了考研初試的學子們又要馬不停歇開始新一輪復試準備。而在這個溫暖的春風還沒......
27
2017.02
倒數第一”——消極的代碼,更是一個絕望的代名詞,往往得到這樣的名次的考生......
27
2017.02
調整面試心態初試的高分就意味著面試時的絕對優勢嗎?很多事實告訴我們......
27
2017.02
017考研復試在即,不少考生受到了不良情緒的困擾,如緊張、焦慮、恐懼等,進而影響學習狀態;也有同學能......
27
2017.02
考研復試中,有些人和我們的水平相差無幾,甚至不如我們,為什么他們的成績比我們好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