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邑大學簡介
五邑大學所在地廣東省江門市位于珠三角地區,是我國著名僑鄉和知名的海濱城市。江門自古人才輩出,是梁啟超、陳白沙、陳垣、馮如等杰出英才的故鄉,江門市出生或祖籍江門五邑地區的兩院院士共32人。
五邑大學于1985年建校,1990年成為學士學位授予單位,1998年成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共設有17個教學院(部),擁有工、理、經、管、文、法、藝術等7個學科門類,45個本科專業,6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7個二級碩士學位授權點,有教育碩士、工程碩士2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類別。
現有各類在籍學生2.4萬余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1.8萬余人,研究生350余人。在職教職工1000余人,其中專任教師800余人,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占專任教師比例近40%,具有碩、博學位的教師占專任教師比例近80%。
二應用物理與材料學院簡介
應用物理與材料學院擁有“新型材料與元器件”廣東省高校特色重點學科,以及廣東省粉體材料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廣東高校省級重點建設平臺“江門LED研究院”、廣東省半導體綠色光源專業校企協同育人平臺、“金屬氧化物光電材料與器件”廣東普通高校創新團隊等多個省市級科研平臺,面向以下三個碩士點專業方向招生:“化學工程與技術(學術型)”、化學工程(專業型)和信息與通信工程(學術型)。
學院下設有三個實驗室:基礎物理實驗中心、光電子技術專業實驗室、光電材料與元器件研究所,擁有如超高分辨場發射掃描電鏡、顯微共聚焦激光拉曼光譜儀、X射線衍射儀等大型精密儀器和設備,價值超過2000萬元,實驗室面積超過5000平方米。
場發射掃描電子顯微鏡
共焦顯微拉曼光譜儀
近五年來,學院先后承擔國家、省和市級等科研項目近100項,與珠三角20余家企業開展產學研合作,與德國KIT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理工大學、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等境內外高校進行科研交流與合作,科研經費超過1800萬元。在AppliedPhysicsLetters、JournalofMaterialsChemistryA、SolarEnergyMaterials&Solarcells等國內外著名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240余篇,出版專著2部,申請專利78項,獲得授權專利30項
三研究生培養優勢
3.1培養經費充足和良好的科研獎勵制度。學院每年用于科研的經費數百萬元,各級各類縱向、橫向項目幾十項,每個研究生都有充足的科研課題和經費保障。為了鼓勵研究生提升研究水平,學校制定了研究生作為主要完成人所發表的研究成果,學生的獎金不低于學校獎勵總額的50%。
3.2與國(境)外優秀院校聯合培養。目前學院已在德國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KIT)、香港科技大學、香港理工大學等國(境)外高水平大學建立了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為優秀研究生提供到國外高水平大學及研究機構進行交流學習的條件。研究生入學后,一年級考核優秀(學業成績和科研工作考核優秀),而且導師或者研究生所在團隊與國外高水平大學或研究機構有實質性的合作基礎,研究生即可以按照國家公派留學生的資助標準到國外合作單位進行聯合培養。
3.3與國內科研院所、高校和知名企業聯合培養。學院目前與中山大學、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暨南大學、南方科技大學、華南農業大學、江粉磁材、科恒光電、朗達電池、國星光電上市公司或大型企業已建立密切的研究生培養合作關系。可提供大量的企事業單位實習實踐機會,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四研究生主要培養方向
4.1LED發光材料
本培養方向以發光及發光學的理論為基礎,主要研究無機固體發光材料的合成、表征分析及其在白光LED照明領域中的應用,比較終實現研發與生產一體化的目標。本培養方向重點培養面向珠三角半導體照明行業的專業技術人才。(本方向在國星光電、科恒等大型企業有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
4.2新能源材料
本培養方向緊密結合珠三角新能源產業的技術升級和新產品研發,涉及鋰離子電池及超級電容器等儲能材料及器件,主要研究儲能領域材料的組成、結構、合成、性質、使用性能等要素及它們之間相互關系的規律,以提升材料及器件的性能。該方向以物理、化學、力學以及數學等自然科學學科為基礎,其研究領域涉及自然科學和工程應用。(本方向在中科院長春應化所、山東大學、中山大學和德國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KIT)有聯合培養研究生的合作關系)
4.3光電薄膜材料
本培養方向以材料科學理論為基礎,以光電薄膜材料及應用為重點,涉及包括光電薄膜材料的合成、表征、性能測試以及器件應用等方面的研究,為開發新型光電材料及器件進行基礎應用研究,為光電材料及器件企業培養高層次的技術研發人員。(本方向在中山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華南農業大學有研究生聯合培養的合作關系)
4.4電光源
本培養方向緊密結合江門及珠三角地區、長三角地區豐富多彩的LED照明和顯示企業,以應用開發為重點,基于車燈、路燈、電視背光、投影顯示、植物照明、舞臺照明、商業照明、醫療照明、特種照明等照明與顯示領域進行光學、散熱和結構設計,并進行比較優輸運設計法、裁剪邊緣光線設計等非成像光學和成像光學設計思想的前沿基礎研究,為相關企業提供光學設計工程師和照明設計工程師等人才。(本方向在華南農業大學有研究生聯合培養的合作關系)
4.5光電器件
本培養方向面向光電器件的應用,開展新型透明電極材料、智能變色材料等研究,如金屬納米線導電網絡、石墨烯、導電聚合物及其復合物、金屬氧化物納米材料等。為開發柔性光電器件、可穿戴式光電器件、智能調光與調溫器件提供科學依據和新型材料。結合廣東省光電產業發展的需求,開發滿足新一代光電器件需求的相關產品。(本方向在華南理工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漢理工大學有研究生聯合培養的合作關系)
4.6光電傳感器
本培養方向面向光電傳感器的應用,開展包括光電傳感材料的合成、表征、性能測試和器件制作等研究,為開發各類光電傳感器提供新型材料與元器件單元,結合廣東省光電產業發展的需求,開發滿足智能制造控制、環境監控和自動化生產所需的光電傳感器產品。(本方向在中山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暨南大學有研究生聯合培養的合作關系)
4.7先進制造設備及材料工藝
本培養方向面向金屬3D打印技術,加快3D打印成型速度。建立世界先進的一體化加工檢測優化平臺。設計并制造可用于企業生產的金屬3D打印設備。與德國大學研究團隊合作,開發新型3D打印材料。(本方向在香港科技大學和德國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KIT)有聯合培養研究生的合作關系)
五收費標準及優惠政策
1上線即錄取;
2符合破格條件,積極爭取(總分低于國家線10分或單科低5分);
3學習費用壓力小:
●全日制學生學費,每生每年8000元;
●第一志愿報考我校并且錄取的同學一次性獎勵8000元;
●全日制學生享受國家助學金,每生每年6000元,覆蓋面100%;
●全日制學生按國家有關規定發放學業獎學金,每生4000-6000元/年,覆蓋面100%;
●導師支付研究生生活補助,每生不低于5000元/年,覆蓋面100%;
●學校提供助研、助教、助管崗位,按學校核定工作量發放相關津貼;
●全日制學生每年可以申請國家獎學金,每生每年20000元,覆蓋面按國家政策標準執行;
●學校免費提供3-4人的標間住宿;
●報銷復試期間往返路費(硬臥)及住宿費用,開學報到時報銷;
4其他:學院為每個研究生提供5000元的學術交流費。
六報考專業
081700化學工程與技術(01.LED發光材料;02.新能源材料;03.光電薄膜材料),學術型碩士學位
0810000信息與通信工程(01.電光源;02.光電器件;03.光電傳感器),學術型碩士學位
085216化學工程(01.LED發光材料;02.新能源材料;03.光電薄膜材料),專業型工程碩士
七考試和復試科目
政治;英語一;數學二;專業基礎課:普通物理學、材料科學基礎任選一門。
綜合化學或考試科目中任選一門(初試科目除外)
八報考和調劑專業
歡迎物理類、電子類、材料類、信息類、化工類等相關專業的學生報考和調劑。
相關推薦: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
27
2017.02
考研調劑信息......
27
2017.02
考研調劑信息......
27
2017.02
考研調劑信息......
27
2017.02
考研調劑信息......
27
2017.02
考研調劑信息......
27
2017.02
考研調劑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