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類
第一招:跨專業者忌“死學”
傳授嘉賓:劉同學
所報專業:經濟學專業
所報學校:南京大學
復試情景:
1.復試老師:博士生導師劉東教授、博士生導師楊德才教授、碩士生導師葛揚教授。
2.復試問題:
劉老師:你從數學專業跨考到經濟學專業,是因為對經濟學感興趣,還是因為你有數學底子跨考容易?
答:兩個原因都有。但我對經濟學一直很感興趣。
法學類
第二招:考官論文要參考
傳授嘉賓:楊同學
所報學校:浙江大學
所報專業:憲法與行政法學專業
復試情景:
1.浙江大學憲法與行政法學專業的復試分為筆試與面試。筆試科目為:憲法學、行政法學和行政訴訟法學。只要把復試的三本參考書目:《中國憲法》、《行政法學》、《行政訴訟法學》復習好,一般問題不大。
2.面試主要考查本專業綜合知識。復試考官們提出的專業問題,大多與他們比較近的研究側重點有關。
現身說法:
考生比較好查閱比較近法學界涉及憲法與行政法學的熱點問題,并關注近期的學術文章,以便對現階段憲法與行政法學專業的研究狀況有清晰的認識。另外,對國內外著名法學著作還要有重點地進行涉獵,因為復試中導師們提的問題往往與之有關,以考查學生是否具有一定的法學基礎與視野。復試前,比較好能與所報考學校的在讀研究生聯系上,以便打聽各位主考導師目前的研究方向,并利用網上資源搜索一下導師的具體情況與研究重點。
教育學類
第三招:老套問題新答法
傳授嘉賓:左同學
所報專業:教育學專業
所報學校:西南大學
復試情景:
1.復試老師:博士生導師廖其發教授、博士生導師李森教授、博士生導師任一明教授。
2.復試問題:
李老師:你為什么要跨專業從中文系考到教育學?
答:(這個問題在復試輔導中老師羅列過同樣的問題,所以提前有一些準備)原因有:第一,揚長避短。我學的專業雖然說是屬于中文系,但專業方向其實是從中文細化出來的“廣告設計”,要學畫畫、設計等藝術課程,而我自認為沒有太多的藝術細胞,所以盡早作了換專業的打算。同時我在與孩子溝通方面比較有優勢,較具親和力并且很有耐心,比較主要的是我喜歡與孩子們相處。第二,比較喜歡教育學。大學時候上公共選修課選了教育學,覺得比較有意思,激發了學習的興趣。第三,教育學是我教學實踐與理論的結合點。大學四年中我沒有參加太多的實踐活動,唯一的社會實踐就是做了三年的家教,已經能夠初步用自己掌握的一點淺顯的教育學知識來理解、分析家教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例如,我做家教主要是輔導學生學習英語,在做家教過程中發現有的學生對英語一點都不感興趣。我的切入點就是,我如何才能讓他對英語感興趣呢?面對這樣的學生,我的方法是:選擇一些好玩、好聽但并不太難的東西作為學生學習英語的起點,投其所好;在他的興趣被調動起來的時候及時地給予他鼓勵,也就是激勵機制;還要讓學生的創造力與想象力充分地發揮,注重對他能力的培養而不是死板的教學等等。不過這僅是我在家教過程中總結出的一點經驗,有的時候會有效,有的時候效果也并不大,所以我希望在今后的學習過程中能夠掌握更專業的方法。
現身說法:
“為什么跨考?”是一個老套的問題,回答這樣的問題既是挑戰又是機會。因為老師們已經聽太多遍“我喜歡這個專業”這樣千篇一律的回答了,如果我們還是這樣回答就不會給老師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我們必須另辟蹊徑,才能博得頭彩。老套問題不老套回答,才能真正體現出自己的能力和個性。所以在表達觀點時,可以把每個人都會談到的原因簡要的羅列一下,對具有自己特色的原因則可大談特談,詳細地闡述自己的觀點,讓老師印象深刻。(開學后,我們導師依然對我印象很深刻)
第四招:投其所好說經典
傳授嘉賓:王同學
所報專業:心理學
所報學校:西南大學
復試情景:
1.復試老師:張慶林教授、張進輔教授。
2.復試問題:
張老師:如何看待羅杰斯人本主義理論的基本觀點?
答:羅杰斯人本主義思想主要體現在“以人為本 ”的人性觀、以尊重與理解為內涵的“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論”以及“來訪者中心”咨詢理論中。即以無條件的關懷和無條件的積極尊重為核心,以人的可發展、可塑造性為前提,提倡在真誠和諧的關系中促進個體自身內在的健康成長。羅杰斯人本主義思想的主要觀點體現在“人性本善”、“自我實現”性、“潛能”性以及“以人為中心,達到良好的心理氛圍中的尊重與理解”。羅杰斯還認為,人具有理解自己、不斷趨向成熟、產生積極建設性變化的巨大潛能,這種潛能使人得以發展和進行自我塑造。
現身說法:
可取之處:突擊專業經典書籍成功,因為好多老師他們在出題的時候都喜歡走“經典”路線,會問你對經典著作、經典理論和知名作者觀點的看法。所以,多看一點經典的著作,有益無害。
不足之處:對于經典的理論,你可以贊成也可以駁倒,但是絕對不能完全否定。而我的回答對這本經典著作的某些看法表達的觀點太主觀,有些甚至與作者的觀點完全相反,有點過了度,易引起老師的反感。所以在回答一些靈活的問題時盡可能的要從兩方面看,觀點的合理與不合理都要考慮到。
文學類
第五招:理論、實事相結合
傳授嘉賓:小俞
所報專業:傳播學
所報學校:廈門大學
復試情景:
廈門大學傳播學的復試分為筆試和面試,我考的是傳播學專業的廣告學方向。
面試時,我隨機抽到的題目是:手機能否成為大眾傳媒中的第五媒體?
答:我認為手機能成為大眾傳媒中的第五媒體,原因如下:A.未來手機將是覆蓋人群比較廣的一種媒體形式;B.傳播成本比較低廉;C.手機可方便地把人們的零碎時間利用起來,極為快捷地傳播信息;D.手機媒體傳播信息帶有一定的強制性。因此我認為目前手機是所有媒體形式中比較具普及性、比較快捷、比較為方便的媒體平臺,未來的手機媒體將很可能處于一個比較強勢的地位,成為第五媒體。
第二個問題是:你認為廣告界近期的重要論題有哪些?
答:據我平時對學術刊物的了解,我覺得廣告界比較近談論比較多的是分眾傳媒,包括框架傳媒與樓宇電視。近期廣告界越來越重視廣告的細分,以比較合適的成本,選擇比較適合的途徑,到達自己的廣告客戶。
現身說法:
傳播學面試回答導師的問題時,需事先整理思緒,然后分點闡述,清晰簡明是比較好的回答。導師隨機問的問題比較寬泛,考生比較好多翻閱一些如《新聞大學》、《現代廣告》之類的專業期刊,同時對本年度業內發生的熱點事件要有一定的了解。
歡迎關注研究生微信公眾號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
17
2017.02
2017年考研復試活動匯總......
16
2017.02
海南大學考研復試時間及復試安排......
16
2017.02
天津大學考研復試時間及復試安排......
16
2017.02
南開大學考研復試時間及復試安排......
16
2017.02
天津醫科大學考研復試時間及復試安排......
16
2017.02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考研復試時間及復試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