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考研初復試備考經驗吐血總結
一、大概的介紹
先說說自己的情況,本科雖然是985,但是是個十足的學渣,從來不做正事兒那種。因為是學的偏向軟件工程的一個專業,覺得非常不適合女孩子的工作類型。所以才下定決心跨專業考研。其實一開始我是打算考學碩的,高數書都買好了,但是后來實在難以進入狀態,聽高數聽得昏昏欲睡。于是重新調整狀態的時候來論壇了解了一下專碩,發現專碩相對于學碩可能更加適合我,所以就把書都送人了,決心考專碩。如果有跟我一樣,翻開高數書就想睡覺的孩子,我勸你們可以早點換成專碩。畢竟現在學碩漸漸在縮招,而專碩收的人一年比一年多。當然,許多考過CC的人都挺后悔當初怎么不報學碩的。因為學碩你學到多少可能就能在你的試卷上面反映出多少,但是CC就不一定了。CC的考試受時間限制非常大,有時候也跟運氣有一定關系。(比如我今年英語考得不好,本來以為沒戲了,結果寫作得到了一個非常高的分數,拉了我一把。)因此,怎么樣取舍你們就自己斟酌吧。
然后就是正式開始了初試的準備,我大概是從4月中旬正式開始的,差不多就是在看了很多個15屆學長學姐的經驗貼之后。但是到了后期我發現我前期的準備工作很多都是無效的。因為我有個研友,她因為大三下學期的課業很重,所以差不多是在放暑假的時候才開始,但是她差不多只用了半個月就趕上了我兩個月的進度。由此可以看出我前期的效率是多么的低。因此對于整個期間的備考,我結合我和研友的情況總結出了一下經驗和方法。
二、初試備考經驗教訓總結
1、前期(4月——6月)
首先我要說的是,前期真的沒有必要這么早開始準備邏輯,因為邏輯就那么一些知識點,很快就可以掌握。如果你太早開始,后期做太多的題,反而會混淆你一開始建立起來的分析方法。因此排除掉邏輯,你可以準備的科目就只有數學,英語,寫作。
如果你的高中數學比較好或者很會靈活使用數學方法的孩子,那么你前期可以不用準備數學,從中期開始準備即可。你可以把這部分時間勻給英語。而對于高中數學就不太好的孩子(我就是那種從小到大數學完全不會活學活用的類型),你從這個時候就要開始接觸數學了,至少你要在前期把數學到底有些什么內容全部有個大體印象。對于數學基礎比較差的孩子,在前期我推薦老呂的《數學要點精編》。因為老呂的數學講的比較簡單,不會有特別糾結難理解的方法,很適合基礎差的孩子。如果你在前期配合老呂的基礎班視頻把這本書過完一遍,我覺得基礎應該是沒有問題了。(別問我視頻從哪兒找,去問馬云)2017年的視頻如果還沒有更新,你們可以直接用2016年的,只要考綱不變,視頻講的都是差不多的。
然后再來說英語,前期我覺得比較該投入的就是英語。因為后期寫作邏輯數學的練習量比較大,英語的時間肯定會被擠掉一些。由于考研英語不考聽力,因此重中之重就是閱讀。閱讀之中比較重要的是單詞和長難句。單詞的記憶方法我可能跟別人不一樣,我并沒有拿著單詞書背,而是用的手機app——扇貝單詞,你們當然也可以用其他的。我是制定了8月之前背完第一遍的計劃,所以每天大概背200個單詞。英語基礎比較好的可以縮短這個時間,盡快地過一遍。(在這里說一個背單詞的方法,因為閱讀中的單詞只需要你認出來就可以,所以沒必要死揪著每個單詞不放,每天背的時候差不多能認出意思就過,第二天接著再認一遍。過幾天再復認一遍。再一遍遍復認中真正認識這個單詞。我這里可能說的不是很詳細,你們可以去找找論壇里面專門講英語的帖子。)對于英語基礎不是很好的孩子,我非常推薦老蔣的一個方法,就是把他的一本單詞書里面的句子翻譯練習打印出來,背單詞之后,把他的句子從中文翻譯成英語,再從英文翻譯成中文。
在前期英語就要開始適當的閱讀一些文章了,但是沒有必要做閱讀題,閱讀題的思維可以到中期去培養,前期主要是讀懂文章。這里要推薦的書是丁曉鐘的《英美外刊超精讀》,這個書就是沒有題,只是教你怎么去讀文章,怎么去分析文章講了什么。這種能力培養我覺得比起后期的解題方法更能提升自己的能力。
再來講講寫作,可能很多人會說寫作到了比較后來背背模板就夠用了。(也的確是這樣,所以如果是寫作只想拿到平均分的孩子你可以不用看我這一段了。)寫作為什么大家的分數都差不多,正是因為很多人都是照著模板來寫,沒有自己的思想深度。前期和中期的準備你們都不需要動手寫,我說的準備,是指你要開始培養你的思維方式,隨時積累一些你覺得有意義的文章、新聞評論等等。寫作我比較佩服的老師是王誠老師,有的人說王誠老師的方法太難了,不適合應試。的確,我也覺得要達到王誠老師要求的那種水準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我到了后期也是去找的其他老師的模板來修改的。但是我在考完之后回頭想想,其實王誠老師的方法可以在前期開始積累的時候就學習起來,這樣到了后期開始背模板的時候,你的思維跟其他人不一樣,模板自然就有自己的個性了。因此剛剛開始準備寫作的孩子你們可以去聽聽王誠老師的課,按他的方法去注意搜集各種新聞評論和素材。(當然,只想拿到平均分的孩子,的確是可以在比較后按某個老師的模板來修改成自己模板。這樣只要模板有個人特色,應該都是可以拿到平均分的。)
我前期說這么多,可能很多人會說我們現在很忙,沒有時間準備啦巴拉巴拉。。說實話,本來基礎就差,還不知道擠時間來比別人多努力,那你看多少經驗貼也是沒用的。但是沒有時間的你至少要做到以下兩點:1、單詞過完一遍。2、數學差的至少要把數學的基礎班過一遍。
2.中期(7月——9月)
這個期間差不多很多學校就放假了,這個時候你就可以全身心投入初試的準備中啦!首先要跟你們說,全心投入的效率真的是不一樣的!(我研友為什么能夠在半個月趕上我前期兩個月的進度,就是因為我前期太散漫了。)中期開始由于有研友跟我一起每天對進度,所以這個時候效率就慢慢提升上去了。
中期的數學,不管基礎好的不好的都要開始全力投入其中了。我和研友這個時候是選用的陳劍老師的《數學高分指南》。配合著基礎班和強化班的視頻,把這本書做了一遍,課后習題每一題都弄懂了。這本書我從頭到尾都是用鉛筆很輕的寫的,做錯了的題和不會做的題分別在題號前面標出來。然后在快要開學的時候,把這本書再做了一遍。做這本書的時候,基礎差的就能體會到為什么我叫你們先用老呂的打基礎了。因為陳劍這本真的挺難的,而且還有一些不太容易考的方法。我們做第一遍高分指南的時候都非常痛苦。但是第一遍聽完做完,認真總結了之后,在開學之前做第二遍的時候,就感覺沒有那么那么難了。這本書我的建議是做三遍。第一遍配合視頻把基礎強化班都聽了,邊聽邊跟著做,課后習題自己做完。課后習題不懂的陳劍老師的官網上有視頻解析。第二遍就緊跟在第一遍之后,算是復習和總結吧。然后可以在后期再很快地回顧一遍這本書。這個過程建議7.8月就要做完。9月份可以開啟大量的練習了,我從9月份中旬開始買的鑫全的《數學1000題一點通》。每天定時做一節。
邏輯,邏輯可以從8月底開始都不晚的。在說邏輯之前,我一定要跟你們強調:跟著一個老師走!跟著一個老師走!跟著一個老師走!反正我當初因為做的是《邏輯精點》,所以我就決定跟著趙鑫全老師一路走到頭,后來證明這確實是正確的。我推薦趙鑫全倒不是他講的比其他老師好(畢竟我也沒接觸過其他老師,也不知道其他老師講的怎么樣),而是因為鑫泉工作室的書都是成體系的,可以保證你的整個復習過程都有同一套思路的書可以用。這個時候我跟研友就開始做《邏輯精點》了,當然我們還是跟著視頻來的,把基礎班強化班全都跟著聽,邊聽邊做。然后做課后練習,錯了的題把每個選項都分析清楚,不要覺得好像自己懂了就不管了。如果這個題你錯了,那你應該把每個選項用的方法、謬誤都寫出來,然后再分析自己為什么選錯了。然后還有一點要告訴你們的是,邏輯一開始比別人差真的沒什么大不了。我一開始做邏輯就錯的很少,而我研友錯一大片,她那個時候覺得很挫敗。但是后來把《邏輯精點》做了兩遍之后,我們開始開啟1000題練習的時候,她跟我的錯誤率就差不多了。所以小伙伴們要是一開始邏輯錯很多也沒有關系。把邏輯精典做兩遍,認真總結每個知識點,分析自己的錯誤原因。這樣到了后期大家的水平應該是不會差太多的。我覺得邏輯比較重要就是總結:總結解題方法,每個選項的謬誤類型,每個題的陷阱,每個題的出題套路,自己錯誤的原因等等,這個你們在做完兩遍之后應該就會有所體會。在以上的都完成之后,由于今年鑫全的《邏輯1000題一點通》出的太慢了(差不多10月中旬才出來),所以我就先用了人大600題。(這個時候就知道為什么只能跟著一個老師了,因為600題很多答案都跟精典上的不一樣,講解也不一樣。)所以如果今年邏輯1000題出的比較早,那你們當然可以直接拿邏輯1000題來做。如果它還是出的很晚,那么你們也別用其他老師的教材,也可以去找找鑫全國慶特訓的題來做。16年的也是可以的。聽國慶特訓班,做做國慶特訓的題,把這段等1000題的空白時間度過去。(還是那句話,別問我去哪兒找,問馬云)
寫作,7—9月份的寫作還是可以看看新聞,搜集素材,不必急著寫。當然如果你要是實在心急想要寫,那么你可以開始著手看看論證有效性分析的視頻,開始練習一下書上那種一小段的謬誤分析。寫作的書我買了很多本,但是我還是首先推薦王誠老師的《寫作套路化攻略》,然后就是趙鑫全的《寫作精點》。前一本用于平時翻翻看看,第二本用于練習和模板熟悉。要求不高的同學用寫作精點就足夠了。
英語,這個期間的英語可以在讀完外刊之后適當做一些閱讀了。我和研友用的閱讀書主要是老蔣的《高分老蔣教程》,在看這本書的基礎上再加上了他的閱讀書《精讀80篇》和《高分80篇》。有時間的人可以兩本都做,我和研友都只做了其中一本。感覺兩本差別不大,你可以挑一本你覺得不錯的做。做閱讀的時候千萬不要做完了對完了答案就翻頁了。而是應該運用老蔣教程里面的方法,總結每個閱讀里面的題型和解題思路。我覺得老蔣的解題思路還是比較貼合英語二考試的。
3、后期(10月——12月)
整個10月基本上就是在做大量的練習,這個時候邏輯和數學可以不要急著做真題,就用鑫全工作室的《邏輯1000題一點通》和《數學1000題一點通》配合起來,每天定時做練習。記得一定要定時!這個時候開始你就必須訓練自己的速度了!我和研友都是每天早上到了圖書館立馬把這兩本書拿出來配套做,就當自己在考試,1個半小時至2個小時做完邏輯一套數學一套。(題簡單可以少點兒時間,題難可以延長時間。但是盡量不要超過2個小時。)基本上就做這個考試化練習,然后對答案,分析自己的問題,一上午就過去了。我和研友每天吃飯的時候會交流一下大家各錯了幾個,看看大家的水平差的多不多。然后吃完飯就把上午錯的題抄下來,在旁邊寫自己的總結。
到了11月數學和邏輯就可以開啟真題了,你們可以買那種套題的真題。直接把數學邏輯寫作套一起訓練。還是那句話,一定要定時!定時!!對于管理類聯考,時間就是生命!
其實到了11月份的時候,我的邏輯曾經出現過倒退的現象,就是越做錯的越多。尤其是論證邏輯。這個時候其實自己還是有點著急的。但是我當時采取的措施是,回到比較開始,把《邏輯精點》的論證邏輯課程聽了一遍,《邏輯精點》論證部分再做了一遍。然后分析自己錯過的論證題,總結每個題的出題思路,每個選項的思路,錯因。把這個工作做了一遍之后,我的正確率就基本上穩定下來了。所以,對于邏輯,總結真的非常重要。
對于英語,10月開始就可以做真題了。但是英語二的真題特別少,因此一定要省著點兒用,比如每周做一套看看自己的水平,做完之后總結自己的弱項,然后比較重要的是反復閱讀真題,整理每個考點和出題邏輯,總結每個解題方法。平時還是接著做之前提到的老蔣的閱讀題。當然你也可以做做其他老師的閱讀書。這個時候你可以開始著手準備背英語作文了。(額,英語作文我也沒有什么其他好方法,我就是直接背范文,但是考試不能直接默寫范文,這樣分會很低。而是要多背一些,改成你自己的模板。)
寫作,寫作進入10月的時候,你們的素材還是要繼續搜集。但是這個時候可以開始練習論證有效性分析了的真題了。這個真題比較多,你可以每兩天寫一篇。論證有效性分析在剛剛開始寫的時候你可能覺得比較困難。但是在聽了視頻,并且自己著手寫過幾篇之后,你應該能夠迅速抓住有效性分析的套路。因為出題會出的謬誤其實就只有那么幾種,只要掌握了抓住謬誤的方法,然后再學習怎么去論證。其實這個套路是比較簡單的。至于論說文要是著急的也可以開始寫起來了。但是論說文不必寫太頻繁,10月的時候論說文可以每周寫1-2篇就好了。主要是為了熟悉論說文的結構和寫作方法。到了11月的時候,你的有效性分析應該就鍛煉的差不多了,這個時候可以把時間分配給論說文。直接寫真題就好。寫完了之后可以看看范文。如果你搜集的材料足夠多,并且能夠學會怎么把素材用上去。那么到了這個時候你會發現書上的學生范文寫得可能還沒有你的好。這種情況下你可能就可以拿到比平均分更好的分數了。(當然,我說的是可能。。因為管理類聯考,不確定性太多了。)
進入12月的時候,如果你之前的準備工作做得足夠好,那么你現在應該有一定的信心了。基本上在11月中旬的時候就會有很多機構的模擬題出來。當然,像我這么喜歡買書的人,差不多都把各個機構的模擬題全部買下來了。但是!做完真題之后,你真的會覺得這些模擬題出的太次了。但是!這也沒有關系,模擬題主要是為了讓我們能掌握考試節奏,保持手感,建立信心的。所以我和研友這個時候,依舊是每天一套數學+邏輯的訓練。作文隔一天寫一次。就是一天3個小時的訓練,一天2個小時的訓練,這樣子。當然我覺得我們這樣可能有點太頻繁了,你們可以降低這個頻率。一周拿2-3天做這種3個小時的訓練就OK了。其他時候還是多總結自己的弱項,多翻翻錯題,多背背真題比較好。到了比較后一段時間老呂有一個寫作押題班,這個班也不一定非要看,但是他的課件里面有很多很多的范文,你可以看一下。看看里面的例子和寫作手法。我今年的論說文就用到了其中的一些方法。
然后,就好好休息,準備去考試吧~你們要慶幸管理類聯考一天就結束了,不用那么煎熬。
初試大概就是這些吧,可能還有很多細節的東西我沒有說到,但是我覺得每個人的備考都是不一樣的。這些細節的東西你們只能自己去經歷之后,才能體會出獨屬于自己的方法。當然我這些方法也只是一家之言,過一段時間應該會有很多的經驗貼,你們可以都看一看,選一些自己比較理解,比較喜歡的方法去使用就可以了。還有就是論壇的另一個分組——會計考研論壇,里面有許多240+的大神的經驗貼。雖然不一定是西財的,但是初試都是一樣的嘛。你們也可以去看看他們的方法。總之,獲取經驗的方法很多,比較重要的還是你們自己的執行力和意志力。
三、復試經驗——筆試
額。說到今年的復試,第一反應是想吐槽。因為今年西財實在是太任性,以往的經驗貼關于復試的內容完全不適用了。以往西財復試的筆試只是考考中級會計的一些分錄什么的,因此我們在準備的時候也是著重看了吳學斌那本《中級財務會計》和彭韶兵的《財務管理》。但是!今年的筆試一道分錄都沒有!一道題都沒有!唯一的兩道分錄還在選擇題里面!
沒錯,今年開始西財的復試筆試題型變了,它開始有單選,多選,判斷和計算了。而且考察的重點從中級變成了 基礎會計和高財的有關章節。(說實話,我一開始拿到卷子我還在想是不是發錯了。。。。)但是財務管理基本上還是那些知識點。因此,我覺得從17屆開始,你們就不能僅僅只看《中級財務會計》和《財務管理》這兩本書了。比較好還要把趙德武的《會計學》和配套的《會計學學習指導》認真看了做一做。而對于《中級》那本書上沒有,但是考綱上涉及了的考點,你們可以去認真聽聽東奧的中級課程。
首先呢要說明的是,我從工科跨到會計,完全沒有一點兒基礎。但是西財的復試并不是特別難,我覺得從初試結束開始準備(接近三個月的時間)是完全來得及的。額,我因為過年的時候特別懶散,一直在玩兒游戲。所以滿打滿算我真正的準備時間差不多就一個月多一點點。你們不要學習我,我只是想用我的事例告訴你們,時間真的來得及。但是如果你要像我一樣,等著初試成績下來了才開始準備,那么你就會真的體會到什么叫做焦頭爛額。所以!早做準備總是不會錯的啊!!我建議你們初試結束之后,讓自己稍微放松兩天就足夠了,千萬不要完全放松地去玩兒,不然就收不回來了。放松兩天之后,開始聽聽中級課程,看看書,找回狀態,慢慢的加時間達到初試的準備狀態。
然后來說一下我的準備方法。我的復試準備方法可能也跟其他人不太一樣,因為我是那種自己看書完全沒什么用的類型,所以一開始我就去找了鑫全工作室的復試課程,但是這個課程里面我覺得有用的只有中級會計。我就把中級會計的講義打印出來,跟著老師講的學。學完一遍之后,再自己看吳學斌的《中級財務會計》,邊看邊把書上的分錄默寫出來對照看看,之后再做一下課后習題。吳學斌那本書有些錯,我在先聽了一遍鑫全的復試課程之后,就能夠識別出這些錯誤了。所以不建議三跨生一開始就拿著吳那本書兩眼一抹黑地看。當然,不想看鑫全工作室復試課程的孩子,你們可以去看東奧的中級會計實務的課程。中級會計實務課程可能更完整一些。但是看的時候注意對照的考綱看,中級會計實務的課程并不全是考綱要求的。我也說了我是因為沒時間,只能看鑫全的課程了,如果從初試結束就開始準備的孩子還是建議看東奧的中級課程。當然,因為今年考了很多基礎會計,因此三跨的孩子們在看課程的時候,還是建議把趙的《會計學》看了然后做學習指導。考綱里面要求的高財的內容也要記得重點掌握一下。因為它可能不止會要求你要明白他們的定義,還要求你們知道怎么寫分錄。
財務管理,我是看的東奧的閆華紅老師的中級財務管理課程。覺得這個老師講的挺好的。我把講義打下來對照著聽講,講義里面的例題著重掌握,尤其是里面的計算題。在聽完這個課程之后,我再開始看彭韶兵的《財務管理》。說實話,這本書真的很抽象,我剛剛開始看的時候,簡直看不下去了。但是比較后還是逼著自己一點點看,一點點總結。把每一章的框架整理出來,知道每一章主要講了些什么。然后主要是看看里面有哪些論述題的考點,把論述題整理出來好好背。這個過程主要是為了面試的時候做準備,因此比較好是理解性的記憶。然后我在比較后十天把公司財務和財務管理的配套練習冊做了。兩本都做了。第一遍做的時候完全不會,但是第二遍就好了。我比較后十天就是把這兩本書反反復復地做了三遍。今年計算題好像正好是這上面的原題改了改,所以我當時很順地就把這40分的題做完了。我想說的是,財務管理計算題一定要做題去練習,不然光是看書你都不知道到底是考什么,怎么考的。
四、復試經驗——面試
今年的面試也是非常任性,以前都是把英語面試分開的。今年把英語一起面了。也就是面試主要分為這幾部分:自我介紹,小組抽題自由討論,老師追問,英語面試,政治面試。
面試的老師人的都很好,大家不要緊張。自我介紹說一下自己的本科成績,主要講研究生的規劃。后一點才是老師更關心的。比如我們組有三個都說想考CPA,后面老師追問就問他們為什么要取得CPA。而對于三跨考生,老師要是對你的本科專業有興趣,他還可能追問你本科專業有什么特點什么的。
小組討論的話,還是像以往一樣,你們可以選擇抽財管的題還是抽會計的題。從以往到現在的經驗來看,還是建議大家抽財管的題。然后就是盡量說自己知道的就行。注意聲音要大一些,讓老師聽得見你的聲音。然后你要是實在大腦一片空白不知道說什么,你可以先聽聽別人怎么說,然后把他們的話總結一下換一種方法說。總之,你要表現得自信大膽一些。面試之前可以帶一張白紙一支筆,便于記錄別人的觀點,整理自己的觀點。
英語面試,今年的英語面試改革說實話對三跨考生非常寬容。因為我們這組對三跨考生沒有問任何一個專業問題。而對于本專業的考生,我們這組有問審計和會計的區別呀什么的。對于三跨考生都各自問了一個生活問題。因此大家都準備一下生活問題,背一背基本的會計英語就OK了。當然不管本專業還是跨專業,只要你開口大膽地說,分數應該都是差不多的。我當時說的時候連詞都用錯了,但是我可能表現地特別像是我是對的,所以比較后分數依舊是挺好的。
政治面試,這個大家平時注意一下發生了什么,知道那些名詞在說什么就好了。主要是在說的時候要勇敢地表達自己的看法。但是大家的分數也都差不多,所以不用太緊張。
由于今年復試的變動挺多,我考下來其實挺沒有把握。但是幸好比較終還是被錄取了。雖然名次并不是特別好,但是作為一個三跨考生,能排在中游位置、跨行成功,我已經很滿足了。
還是那句話,看再多經驗貼,比較終決定你能否成功的都是你自己的執行力和意志力。MPACC看似簡單,其實競爭非常激烈。但是如果認真完成自己計劃,一步一腳印踏實地往前走。我相信你們一定可以的。如果我這篇帖子能夠在你迷茫的時候助你一臂之力。那就太好了~
2017,我們在西財等你們喲!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
22
2016.03
2016考研復試|筆試備戰絕技,讓你更強大! 大家都覺得復試中面試比筆試重要的多,也難搞定的多......
21
2016.03
2016考研復試經驗談:復試面試時,怎樣給考官留下好印象? 面試可以說是考研復試中非常重要的環......
21
2016.03
2016考研復試:十專十問攻克考研復試(一) 專題一考研復試基礎問題 1.考研復試注意事項? ......
18
2016.03
2016年考研復試面試經驗 本文不涉及復試筆試,只談面試相關問題。 1、材料準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