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海洋大學2004年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入學考試
《海洋生態學》(412)試卷
(請將答案寫在答題紙上,寫在試卷上不給分。本科目滿分150分)
一、 填空(每小題4分,共60分)
1、海洋生物的生態類群可以分為三大類即 、 、 。
2、按照組織層次劃分,生態學可以分為個體生態學、 、 、 和 。
3、有效積溫是指 。
4、海水中垂直方向上的光照條件可分為三個層次即透光層、 和 。
5、海水中溶解氧的消耗主要有兩個途徑即 和 。
6、影響種群大小和變動的四個基本參數是出生率、 、 和 。
7、海洋生物之間共生現象的類別有 、 、 、 和原始合作。
8、魚類的洄游大致可以分為三類即產卵洄游、 和 ;魚類在產卵時的洄游又有三種類型:從外海向近岸洄游,如小黃魚;從大洋經過河口到達上游產卵,如 這類洄游叫做 ;從內河經過河口到達大洋產卵,
如 這類洄游叫做 。
9、群落演替最后達到一個相對穩定的群落叫做 。演替開始時第一批在新環境下定居下來的生物叫做 。
10、海洋初級生產力的測定方法有 和 。
11、補償光強是指 ;
臨界深度是指 。
12、按群落代謝的特征來劃分,群落演替可分為 和 。
13、硝化作用是指 ;氨化作用是指
。
14、生物多樣性包括 、 和 三個基本層次。
15、生物地化循環按物質貯存的性質分為三種循環類型 、 和
。
二、不定項選擇題 (每小題2分,共30分)
1、 大洋區中層帶水深的范圍是······································································ ( )
a、200~2000m b、200~1000m c、500~4000m d、1000~4000m
2、 種群數量調節的內源性因素包括······························································· ( )
a、行為 b、內分泌 c、溫度 d、遺傳
3、 影響海水中溶解氣體含量的因素有··························································· ( )
a、氣體的溶解度 b、分壓 c、生物的活動 d、溫度和鹽度
4、 海水中溶解有機物DOM的來源································································ ( )
a、徑流輸入 b、植物細胞釋出 c、動物代謝排泄 d、POM分解
5、 灘涂上某種生物在t1時的密度為226個/m2,平均重量0.15克,t2時在同一地點調查的密度為41個/m,平均重量0.32克,則用股群法(年齡組法)計算該段時間內每平方米的產量為·············· ( )
a、22.7克 b、27.2克 c、43.5克 d、45.3克
6、 下列哪些生態錐體可以倒置································································ ( )
a、能量錐體 b、生物量錐體 c、數量錐體
7、 生態系統基本結構中的主要組成成分·················································· ( )
a、生產者 b、消費者 c、分解者 d、非生物環境成分
8、 營底表生活型的生物有哪些································································ ( )
a、鉆蝕生物 b、附著生物 c、管棲生物 d、固著生物
9、 高溫下生物死亡的原因可能是···························································· ( )
a、蛋白質凝固而變性 b、酶活性在高溫下被破壞
c、氧供應不足,排泄器官功能失調 d、神經系統麻痹
10、主要吸收紅光的海洋藻類是······························································· ( )
a、褐藻 b、紅藻 c、綠藻
11、影響種群動態的因素有密度制約因素和非密度制約因素,下列哪些是密度制約因素
········································································································· ( )
a、種內競爭 b、種間競爭 c、疾病 d、溫度
12、小型浮游生物個體大小范圍是··························································· ( )
a、 〈2um b、2~20um c、20~200um d、200~2000um
13、按照食物的性質分,動物食性的基本類型:······································ ( )
a、植食性動物 b、濾食性動物 c、肉食性動物 d、腐食性動物
14、海洋中的主要分解者生物類別有:···················································· ( )
a、細菌 b、微型食植者 c、有機凝聚體 d、后生動物
15、海洋污染的特點有:········································································· ( )
a、污染源廣 b、持續性短、危害大 c、擴散范圍廣 d、防治困難
三、判斷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1、 因子補償作用多見于群落水平,但在種內同樣可以見到。································ ( )
2、 生活在冷水或深層水中的海洋動物個體通常比生活在暖水中同類動物的個體大。 ( )
3、 水溫與魚類的脊椎數目有關,水溫高,魚類脊椎數目增加。···························· ( )
4、 植物的光合作用率隨著光照強度的增加而增強。·············································· ( )
5、 大洋海水鹽度是可變的,但其主要組分的比值是恒定的。································ ( )
6、 不同海區的動物種類數目與鹽度有關,通常鹽度降低,物種數目增加。··········· ( )
7、 熱帶(赤道)CO2在海水中的溶解度小于兩極。·············································· ( )
8、捕食對被捕食者和被捕食種群來說是不利的。·················································· ( )
9、群落的多樣性隨著緯度的增加而增大。···························································· ( )
10、在一個群落中,各個種占的相對比例越均勻,群落的異質性程度越大。·········· ( )
四、問答題(每小題5分,共30分)
1、 什么是食物鏈?為什么食物鏈不能太長?請寫出一條具有四個營養級的海洋牧食食物鏈。
2、近岸水域的初級生產力有何特點?
3、什么是赤潮?赤潮現象有哪些危害?
4、什么是海洋生物泵?說明海洋生物泵(包括碳酸鹽泵)對吸收大氣CO2、緩解全球溫室效應的作用機理。
5、 群落的多樣性和穩定性之間有何關系?
6、簡述海洋氮循環中,氮的補充和損失的途徑,及海水中氮有哪些化學形態存在?
五、分析題(共20分)
1、右圖是r對策和K對策種群的種群數量增長曲線,試分析兩條曲線與虛線交點分別是什么點?再解釋為何很多有害生物(如害蟲、雜草等)很難防治。(5分)
2、右圖是高斯做的大草履蟲和雙核小草履蟲單獨和混合培養的種群動態實驗結果圖。試分析造成該實驗結果的原因,這個實驗說明了什么?(5分)
3、什么叫海洋微型生物食物環?微型生物食物環有哪些主要的種類組成類別?微型生物食物環在海洋生態系統能流、物流中有何重要作用?(10分)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