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簡答題(60分)
1.根據李嘉圖的比較優勢理論,試判斷國際貿易能否導致兩國工資水平趨于
一致?為什么?(16分)
2.在凱恩斯主義非充分就業假設下,設邊際進口傾向為0.2,邊際儲蓄傾向
為O.1,那么政府增加10億美元支出對該國進口影響的凈效應是多少?(不
考慮外國影響)(10分)
3.在開放條件下,小國的經濟增長對本國福利的影響效果如何?對他國的福
利會產生什么影響?(10分)
4.在國際收支調整的吸收方法中,通過貨幣貶值減少國際收支逆差時須配合
什么樣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為什么?(15分)
5.如何運用產品周期理論來解釋產業內貿易現象?(15分)
二論述題(40分)
1.WTO/GATT在其規則中明確規定禁止采用數量限制措施(即透明度原則),
但又允許一國在國際收支出現嚴重惡化時可暫時采取數量限制措施(如配
額),試從理論角度解釋這些規則的依據。(20分)
2.結合IS—LM—FE曲線,說明在固定匯率下資本完全自由流動對貨幣政策
和財政政策有效性的影響。(20分)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