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報名工作日前結束,128.2萬的報名人數,相比去年只增長了0.5%。而2001年到2006年,年均增長率高達22%。
出現這種變化的絕非一系一校。湖北歷來是考研“大戶”,今年報名總人數比去年減少了7000多人;上海的報名人數,13年來首度跌破10萬。 北京、江蘇、山東……今年全國共有10余個省區的報考人數呈減少態勢。
考研熱為何“退燒”?浙江大學研究生招生辦公室葉主任認為,收費改革是主要原因。明年進入北大、清華、浙大、復旦等17所高校的研究生不再區分公費和自費,而是給予優秀者獎勵助學金。上海大學新聞專業的一位女同學原本一心備考,得知收費改革的消息后,不得不打消了念頭。她說:“家里實在沒有錢再供我上學了。”
另外,研究生就業行情每況愈下,也是調節考研人數的重要“杠桿”。普健是明年畢業的碩士生,前兩天到上海參加了聯合利華的面試被淘汰。他說:“我一點兒優勢都沒體現出來,研究生算是白讀了。”但聯合利華的人事經理認為,普健一點都不冤。絕大多數外資企業招聘歷來就輕學歷、重能力,給研究生和本科生的薪資報酬幾乎完全一樣。
有關專家表示,考研熱的“退燒”,從深層次上說,是市場之手對目前國內研究生培養模式的反饋和評價結果。“很多高校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南京大學研究生院的江老師說,我國的碩士生培養模式,正在從單純追求數量的粗放型增長轉變為注重質量的效益型增長。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