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教育網,權威招生服務平臺
新東方在線

時政與相關理論專題十:國際局部沖突與反恐斗爭形勢

來源:啟航學校 時間:2006-12-24 18:56:22

    專題概述

    傳統安全威脅方面,局部沖突和戰爭仍然是當今世界和平的重要威脅:巴勒斯坦問題懸而未決,伊拉克重建困難重重,黎以戰火硝煙又起。非傳統安全威脅方面,“9·11”五年來,恐怖主義陰云在世界各地已漸呈蔓延之勢。學習本專題,不僅要把握當今世界面臨的各種安全威脅,還要注意分析局部沖突和各種形式恐怖主義所帶來的深遠影響。

    相關時政

    1.2006年1月26日,伊斯蘭武裝組織哈馬斯宣布,他們贏得了巴勒斯坦立法委員會選舉,而且席位超過半數。哈馬斯將組建下一屆巴勒斯坦自治政府。

    【背景知識】這是巴勒斯坦歷史上第二次立法委員會選舉。約135萬選民將在約旦河西岸(包括東耶路撒冷)和加沙地帶的1008個投票中心參加投票。巴勒斯坦立法委員會是立法機構,主要是代表巴勒斯坦自治區內的巴勒斯坦人行使立法、監督巴民族權力機構主席和自治政府、批準政府預算、通過或否決政府信任案等職能。

    【考點拓展】4月7日,美國宣布暫停向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領導的巴勒斯坦新政府提供直接經濟援助。同一天,歐盟委員會宣布暫停向哈馬斯領導的巴勒斯坦政府提供直接經濟援助,但是通過非政府組織或聯合國機構向巴勒斯坦提供的人道援助不會受到影響,歐盟每年對巴勒斯坦的援助額都高達5億歐元。美國做出這一決定是因為由哈馬斯領導的巴勒斯坦政府沒有按照中東問題有關四方(美國、歐盟、聯合國和俄羅斯)的要求,停止暴力活動、承認以色列的生存權并且尊重巴以雙方以前達成的協議。巴勒斯坦新政府必須接受上述三項原則,美國對其直接經濟援助才有恢復的可能。

    2.2006年3月28日奧爾默特正式當選以色列新任總理。6月28日,以色列坦克和裝甲車開進加沙南部的拉法地區,開展了代號“夏雨”的軍事行動,并占領了拉法國際機場。這是以軍自2005年9月份撤離以來,首次大規模進入加沙地帶。

    【相關鏈接】1月4日,沙龍突然中風后,以色列司法部部長宣布沙龍暫時無法履行其職能,由副總理代理總理之職。根據以色列法律,代總理“任期”為100天。如果總理100天內未能返回工作崗位,他將被視為永久無法履行職務。這一期限到4月7日屆滿。4月11日,以色列司法部宣布,昏迷3個月之久的以色列總理沙龍永久無法履行職務,正式結束沙龍執政時代。

    6月25日凌晨,8名巴武裝人員通過地道潛入以色列靠近加沙地帶南部的一個哨所,向那里的坦克和碉堡發射火箭彈,并炸毀一輛裝甲車。2名以軍士兵被炸身亡,4名士兵受傷,現年19歲的士兵吉拉德·沙利特遭綁架。6月25日,以色列安全內閣舉行特別會議,一致同意以軍著手營救被綁架的士兵,同時繼續通過外交斡旋和國際輿論向巴方施加壓力。

    【考點拓展】2006年8月30日,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在拉姆安拉強調,盡快建立獨立的巴勒斯坦國是解決中東問題的關鍵所在。安南指出,結束以色列對巴勒斯坦的占領,盡快建立獨立的巴勒斯坦國,實現與以色列和平共處是解決中東問題的關鍵。敦促有關方面執行聯合國相關決議,并解除對加沙地帶的封鎖,開放人員通道和貨物關口,緩解巴勒斯坦人民的艱難處境。安南還要求巴勒斯坦武裝人員釋放被抓的以色列士兵,同時也呼吁以色列釋放在押的巴勒斯坦內閣官員和議員。安南還表示,目前聯合國沒有計劃在巴勒斯坦領土部署維和部隊。

    3.2006年7月12日,黎以邊境地區爆發了自2000年以軍撤離黎南部以來比較大規模的軍事沖突。

    【相關鏈接】2006年7月12日聯合國秘書長安南發表聲明,敦促黎巴嫩真主黨武裝釋放被其俘獲的以色列士兵,并呼吁有關各方保持比較大的克制、避免事態進一步惡化。聲明對黎巴嫩真主黨游擊隊越過由聯合國劃定的黎以邊界“藍線”并襲擊以方目標予以譴責。聲明指出,真主黨此舉公然違反了聯合國安理會第425、第1559、第1655和第1680等四項決議,將給該地區動蕩的局勢帶來更多不穩定因素。

    【考點拓展】布什政府在通過外交渠道解決中東危機方面主要有3個目標:第一是幫助盡快釋放被抓走的以軍士兵;第二是要求以色列對黎巴嫩采取軍事行動時保持克制;第三是支持黎巴嫩總理西尼烏拉。但布什政府要實現上述3個目標也絕非易事。與歐盟和中東國家相比,美國對待以色列的態度顯得蒼白無力,甚至許多美國官員都認為布什政府在對壓制以色列的軍事行動方面影響力有限。美國拒絕批評以色列,因為在它看來,以色列因遭受到真主黨的恐怖襲擊才被迫采取軍事行動。因此美國只是希望以色列在對黎巴嫩動武時能夠保持克制,這主要是出于擔心導致人道主義危機或經濟危機,會削弱親美的黎巴嫩西尼烏拉政府的影響力。

    7月21日,中國常駐聯合國副代表劉振民在安理會就中東問題舉行的公開辯論會上發言,呼吁中東地區沖突各方立即停止敵對行動。中方反對任何破壞中東地區穩定的行動,譴責針對平民和民用設施的襲擊,呼吁沖突各方立即停止敵對行動。中方要求有關各方保持比較大限度的克制,避免傷及平民,避免事態進一步惡化。有關方面應為國際人道主義救援提供便利和幫助,確保聯合國和救援人員的安全。國際社會應加大外交斡旋努力,為實現停火創造條件。

    4.7月25日,聯合國駐黎巴嫩臨時部隊在黎巴嫩南部的一處觀察哨所遭到以色列軍隊空襲,造成包括中國杜照宇4名國際觀察員死亡。

    【考點拓展】7月27日,聯合國安理會發表主席聲明,對以色列襲擊位于黎巴嫩南部的聯合國觀察哨所并造成4名觀察員喪生的嚴重事件表示“極度震驚和悲痛”。

    5.8月11日,聯合國安理會一致通過1701號決議,呼吁沖突各方“全面停止敵對行動”。根據決議,以色列在黎巴嫩政府軍和聯合國駐黎維和部隊開始在黎南部地區部署的同時從黎撤軍。這是安理會自7月12日黎以沖突爆發以來通過的第一份決議。

    【相關鏈接】聯合國秘書長安南8月12日宣布,以色列和黎巴嫩真主黨將于當地時間8月14日上午8時停火。

    【考點拓展】決議的文本是美國和法國在8月5日散發的草案文本基礎上,考慮了黎巴嫩和阿拉伯國家的要求后修改而成的。根據決議,聯合國駐黎維和部隊將得到更大的授權和更先進的裝備,總兵力也將從目前的不到2000人擴充到比較多1.5萬人,這支部隊將與黎巴嫩日前決定派遣的1.5萬政府軍一同部署在黎巴嫩南部。

    根據決議,在敵對行動停止后,以色列將在黎政府軍和聯合國駐黎維和部隊開始在黎南部地區部署的同時撤出其全部軍隊。決議還要求有關各方完全尊重聯合國劃定的黎以臨時邊界“藍線”,重申對黎巴嫩的領土完整、主權和政治獨立的堅定支持。決議還為實現永久性停火和達成長期的政治解決方案設定了一系列條件,其中包括設立緩沖區,劃定包括有爭議地區在內的黎巴嫩國際邊界,解除黎巴嫩境內所有民兵組織的武裝以及提供人道主義援助等。決議要求黎巴嫩政府加強對其邊境和其他入境口岸的安全檢查,防止未經黎政府授權的武器裝備進入黎巴嫩,并呼吁國際社會對黎巴嫩實行除黎政府和聯合國維和部隊以外的武器禁運。

    6.2006年9月11日,布什發表全國電視講話紀念“9?11”事件五周年,突出強調了三個觀點:其一,反恐戰爭是為文明而戰。其二,美國人并不愿發動這場戰爭,而是美國的敵人發動的恐怖襲擊迫使美國采取這樣的舉措。其三,希望美國和世界各國堅定信心,團結反恐。

    【相關鏈接】2006年8月31日,美國總統布什在美國退伍軍人大會上首次正式將美國的全球“反恐戰爭”重新定義為“反伊斯蘭法西斯戰爭”,指明美國的這場戰爭是“一場21世紀的意識形態決戰”,是“西方的民主自由力量”與“伊斯蘭法西斯主義”的一場戰爭。他提出了三項新戰略以應對,一,繼續在全球范圍內對抗“基地組織”及其追隨者。美國將不再簡單地將恐怖主義定性為一種單純行為。美國將“繼續在全世界奮戰,絕不讓他們在美國重現”。二,美國向所有國家再次表明:“不管哪個國家,哪個人,只要你寬容恐怖分子,你就被視同恐怖分子,你就是美國的敵人。”三,美國將提出一個大膽的、新的“自由綱領”,以戰勝這些“邪惡的意識形態敵人”。

    2006年9月5日,美國白宮發布比較新國家反恐戰略報告(NSCT)強調,美國將從意識形態和實際戰場兩個方面和恐怖分子作戰。為贏得長期勝利而制定的國家反恐戰略是:建立并履行共同的國際義務責任標準;加強合作同盟;加強政府機構和國際機構協作;建立反恐專家智庫。

    【考點拓展】布什之所以在“9·11”事件五周年前夕,公開將戰爭定義為“反伊斯蘭法西斯戰爭”,其用意有三個方面:一是,布什政府意圖將原來的“恐怖主義”定義為“法西斯主義”,可以證明戰爭的合理性和長期性,從而贏得美國國內強有力的支持。二是,布什政府試圖從意識形態上將伊斯蘭社會徹底妖魔化,將這種“沖突”上升到意識形態高度,將為美國下一步發動新的戰爭作出鋪墊。第三個用意是,為美國國內政治斗爭服務。

    美國“9.11”恐怖襲擊事件改變了美國的國際政治戰略,從而也改變了世界的政治格局。美國政府一下子將目光集中轉移到應對威脅美國國家安全的國際恐怖主義問題上,并調整了國際政治戰略,領導全球反恐成了美國的中心政治任務。美國的反恐理念就是意識形態沖突理念,文明沖突理念和民主沖突理念。其反恐戰爭具有兩大戰略目標:一是戰勝殘暴的極端主義,因為它是對當今自由和民主社會的巨大威脅;二是在全球形成讓殘暴的極端主義分子無法藏身的國際大環境。

    7.2006年9月8日,聯合國大會一致通過了有關在全球范圍內打擊恐怖主義的《全球反恐戰略》,以協調和加強聯合國各個成員國在打擊恐怖主義方面的努力。這是聯合國192個成員國第一次就打擊恐怖主義的全球戰略達成一致意見。

    【考點拓展】決議強調,恐怖主義是國際和平與安全面臨的比較為嚴重的威脅之一,因此要“堅決和明確地強烈譴責各種形式的恐怖主義,不論其在何處發生、何人所為和何種目的”。決議還重申了國際關系中的一些普遍準則,例如維護所有國家的主權平等,尊重各國領土完整和政治獨立,不采取有悖于聯合國的宗旨和原則的行為,不以使用或威脅使用武力來處理國際關系等。決議強調,為比較終達成全面的國際反恐公約,成員國將盡一切努力來解決懸而未決的問題,其中包括制定“恐怖主義”的法律定義。

    傳統和非傳統安全威脅與相關政治理論知識

    1.當今時代主題與局部地區的動蕩

    和平與發展已經成為當今世界的主題,局部地區的動蕩不能改變這一主題。和平是發展的基礎,沒有和平,發展無從談起,局勢動蕩的地區通常也是貧窮和落后的地區,長期的戰亂對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造成了嚴重影響。發展是持久和平的保障,只有經濟社會發展了,人們才能安居樂業,世界的和平才能成為現實。

    2.恐怖主義與反恐問題上的基本立場

    恐怖主義產生原因主要是:第一,當今世界政治、經濟秩序仍然存在不公正,不平等的現象,人們沒有享受到平等的政治和經濟權利,貧富懸殊,南北貧富差距加大。第二,霸權主義制造了恐怖主義。第三,戰爭消滅不了恐怖主義。

    中國反恐問題上的基本立場:第一,要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第二,要加強南北合作,消滅貧困。第三,在國際事務中要實行多邊主義,反對單邊主義和霸權主義。第四,要加強不同文明和不同宗教之間的了解與合作,建立和諧的國際社會。第五,全世界各國應該團結合作,共同打擊恐怖主義。第六,反恐應該有統一標準,不能實行雙重或者多重標準。

結束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有用

25人覺得有用

閱讀全文

2019考研VIP資料免費領取

【隱私保障】

育路為您提供專業解答

相關文章推薦
您可能感興趣
為什么要報考研輔導班? 如何選擇考研輔導班? 考研輔導班哪個好? 哪些北京考研輔導班靠譜? 2019考研輔導班大全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日本中文字幕一区高清在线 | 久久人人做人人爽 | 伊人中文在线最新版天堂 | 日韩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 | 婷婷色五月在线看网站 | 亚洲日韩中文在线 |